表示“解决问题”的成语有哪些?

如题所述

釜底抽薪、出谋献策、抽薪止沸、抽丁拔楔、冰解的破。
一、釜底抽薪
白话释义: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朝代:汉
作者:董卓
出处:《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翻译:我听说过扬上热汤止烫的,还不如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
二、出谋献策
白话释义:出主意、想对策来帮助解决问题
朝代:近代
作者:浩然
出处:《艳阳天》第十章:“弯弯绕提出这个问题,明明是给马之悦出谋献策,眼前这个笨蛋,偏偏领会不了。”
三、抽薪止沸
白话释义:把锅底下燃着的柴抽掉,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解决问题从根本上着手。
朝代:北齐
作者:魏收
出处:《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
翻译:把锅底下燃着的柴抽掉,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
四、抽丁拔楔
白话释义:比喻解决疑难。丁,“钉”的古字。
朝代:元
作者:李寿卿
出处:《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抽丁拔楔。”
五、冰解的破
白话释义: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朝代:清
作者:曾国藩
出处:《序》:“冰解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26
安内攘外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出处: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二:“从至正十六年起,张士诚和朱元璋兵戎相见,大小数百战,互有胜负。”
不痛不痒 既不是痛,也不是痒。原形容说不出的一种难受。现多比喻不触及实质,不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出处:明·吴炳《情邮记·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
操之过蹙 犹言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语出《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扞齐人伐山戎呴,此齐侯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子司马子曰:‘盖以操之为已蹙矣!’”
操之过急 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遂要崤阸,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抽薪止沸 薪:柴草;沸:沸腾。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出谋献策 出主意、想对策来帮助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 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刮骨去毒 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横生枝节 枝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
出处:宋·叶适《水心文集·答少詹书》:“少詹既未能从人而舍己,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节横生,意见多疑。”
解衣包火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出处:《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解衣抱火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同“解衣包火”。
出处:《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清·唐训方《里语征实》卷下引作“解衣抱火”。
救火扬沸 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绝薪止火 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汉·枚乘《上书谏吴书》:“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苦心孤诣 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出处: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公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批郤导窾 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出处:《庄子·养生主》:“批大郤,导大窾。”
批隙导窾 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同“批郤导窾”。
批砉导窾 犹言批郄导窾。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剖决如流 剖决:分析、解决;如流:如同流水一般。形容分析、解决问题明快、敏捷。
出处:《隋书·裴政传》:“簿案盈几,剖决如流。”
清源正本 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手到病除 刚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很好,解决问题迅速。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嬷嬷,你放心,小人三代行医,医书脉诀,无不通晓,包的你手到病险除。”
问道于盲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出处:唐·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无济于事 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就是我们再帮点忙,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也无济于事。”
言语道断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出处:《缨珞经》:“言语道断,心行所灭。”
言语路绝 犹言言语道断。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扬汤止沸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三国志·魏书·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
因人制宜 因:依据;制:制定;宜:合适。根据人们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迎刃冰解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
迎刃而解 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迎刃而理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
出处:清·周在浚《行述》:“潍,剧邑也,事繁丛弊,先大夫以书生受事,迎刃而理。”
迎刃立解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
迎刃以解 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同“迎刃而解”。
游刃有余 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出处:语出《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治丝而棼 指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
出处:语出《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治丝益棼 治:整理;益:越发;棼:纷乱。理丝不找头绪,结果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第2个回答  2019-11-01
形容解决问题的成语有:
轻而易举、如汤沃雪、轻车熟路、举重若轻、得心应手、瓮中捉鳖、举手投足、一挥而就、易如反掌、十拿九稳
上述成语的解释:
1.
轻而易举【qīng
ér

jǔ】: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2.
如汤沃雪【rú
tāng

xuě 】:汤:热水;沃:浇。象用热水浇雪一样。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
3.
轻车熟路【qīng
chē
shú
lù】: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4.
举重若轻【jǔ
zhòng
ruò
qīng】: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5.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6.
瓮中捉鳖【wèng
zhōng
zhuō
biē】:从大坛子里捉王八。
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7.
举手投足【jǔ
shǒu
tóu
zú】:一抬手,一动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8.
一挥而就【yī
huī
ér
jiù】: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9.
易如反掌【yì

fǎn
zhǎng 】: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0.
十拿九稳【shí

jiǔ
wěn 】:比喻很有把握。
第3个回答  2019-09-15
1.
手到擒来【shǒu
dào
qín
lái】
解释:擒:捉。
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声叫道:‘那里用甚么人马!又那里管甚么时辰!趁如今酒醉饭饱,我共师兄去,手到擒来!’”
2.
迎刃而解【yíng
rèn
ér
jiě】
解释: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出处:《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3.
易如反掌【yì

fǎn
zhǎng】
解释: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出处: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4.
轻而易举【qīng
ér

jǔ】
解释: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出处:《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5.
势如破竹【shì


zhú】
解释: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6

    【冰解的破】: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澄源正本】:澄:澄清。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抽丁拔楔】:比喻解决疑难。丁,“钉”的古字。

    【抽钉拔楔】:抽:拔出;楔:楔子。抽去钉子,拔出木楔。比喻彻底解决问题。

    【抽薪止沸】:薪:柴草;沸:沸腾。抽掉锅底下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谋献策】:出主意、想对策来帮助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绝薪止火】: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决痈溃疽】:痈:疮;溃:破;疽:痈疽。疮痈破开了。比喻事情的症结得到解决。

    【事缓则圆】: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