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在和平建设年代,它也能起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针砭时弊的喉舌作用。比如《庄周买水》、《剃光头发微》等文章就是如此。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

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1
其实根本没啥特殊的。只是把他的那些细小点脓化了而已。
第2个回答  2018-02-04
杂体文章。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论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杂文具有战斗性,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杂文又有愉悦性,它使读者在笑声中愉快地和那些旧事物告别,获得美的精神享受。愉悦性伴随战斗性而生。
  第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它虽然写的是“一鼻,一嘴,一毛”,其“形象”却是可知可感的;把它们合起来读,不仅某一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可以从中看出“时代的眉目”。
  第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讽刺,是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
  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
  鉴赏杂文,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从杂文的特点出发,容易理解、欣赏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去阅读杂文;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阅读杂文。欣赏杂文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选材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和“实”(举实例),以虚统实,以实带虚;行文布局的“开”与“合”,合而能开,开而善合;语言文字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作。一般来说,鉴赏杂文,要熟悉杂文的时代背景。然而,优秀的杂文,它所概括出来的社会“类型”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读者不熟悉时代背景,也可以把握杂文的实质性内容。

怎样写杂文

  杂谈,杂论,随笔,札记一类文章通称之杂文.这类文章大都是"有感而发",对社会生活,民情风俗,日常工作,动态事件等或揭微显隐,针砭时弊,或扬清激浊,讴歌新风.因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体裁上归入杂文一类.杂感文章有如下一些特点:⑴,杂感的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杂感一般是贴近生活,"有感而发", 针对性就在这"有感"之中.杂感怎么写 是冷嘲热讽,还是热情歌颂;是金刚怒目,还是和颜悦色,这都取决于杂感的针对性.所以杂感一般都是短小精悍,一刀一枪,一招一式,对准目标,富有战斗力;绝不无病呻吟,无的放矢.⑵,杂感的写法一般是"由实论虚,以小见大".所谓"实"就是写的对象很具体,常常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首诗,一种现象,一段传说等等."论虚"就是善于从这些看似平凡的材料中见出奇崛,看似普通的材料中见出深刻.所谓"小"就是取材往往只是事件中的一个点或一个侧面."见大"就是从"一滴水里看世界",揭示出隐藏在素材中的意义来.⑶,杂感的语言富有文采.杂感的语言有的幽默泼辣,有的明白晓畅,有的恬淡明丽,有的含蓄凝炼,都是极富文采的.这是杂感文章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写杂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写杂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讽刺要分清对象.杂感常要用讽刺,但并不是对任何人或事都要讽刺.对假,恶,丑需要讽刺,需要无情地鞭挞,辛辣地嘲讽,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对真,善,美则要热情地讴歌,即使批评,也是与人为善,"道是无情却有情".②取材要贴近生活.杂感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它往往是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立即作出反响.所以生活中的偶然现象,远离生活的奇闻轶事,缺乏普遍意义的个人言行都不应是杂感的取材对象.③内容要有深度广度.所谓深度,就是立意要新,开掘要深.所谓广度,就是涉及面要广,也就是杂文要"杂",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读书,积累要丰富,知识要广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