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白针多久见效

如题所述

升白针是一种治疗身体肿瘤疾病的一种方式,是通过注射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在化疗后可以进行注射,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升白针的见效时间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在注射升白针后12-24小时后起效,期间可以多注意身体休息,避免劳累。

升白针多久后见效

这个一般是在第二天就会有上升,但是有的人反应没有那么好,可能会长的不是很多,那就要多打一针,一般的升白胺的话,12小时内疚能起作用,化疗期间要要严密检测白细胞情况

为什么要用「升白针」

升白针在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中的意义,是缩短白细胞减少持续的时间,减少因「夜长梦多」而继发感染的风险,对于在此期间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应用升白针则是为了尽快提升白细胞到安全水平,以利于感染的控制。

哪些患者需要「升白」治疗?

从化疗方案的角度来说,使用高强度方案的患者,化疗后出现的白细胞减少,预计骨髓抑制持续的时间长(7 天或 10 天以上)、程度重(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低于 0.5×109/L),在此期间因「夜长梦多」,患者感染风险增加,则需要及时给予升白针,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降低感染风险。

从患者的角度来说,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合并慢性心、肺、肝、肾疾病及糖尿病的患者,机体代偿能力差,一旦感染很可能就「要了命」,在这种情况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要及早给予升白针,使患者尽快度过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这段时间,减少发生感染的风险。

但如果是中青年患者,没有脏器合并症,白细胞减少程度不重,预计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即便感染的话,你也有足够的信心控制感染,这类患者化疗后如果出现白细胞减少,给予密切观察也是可行的。

实际上,上面所谈的处理已经是比较积极的了。在大多数的指南中,对于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乃至粒细胞缺乏,如果患者不发热的话,并不常规推荐升白针。即便患者在粒细胞缺乏期间出现发热(指体温大于 38.5℃ 并持续 1 小时以上,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 0.5×109/L),首要的治疗是及时给予抗生素,升白针 也不是必须的。

在粒细胞缺乏乃至 FN 的治疗中,要根据患者当时的病情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来判断是否需要给予 升白针,只有合并了脓毒症、肺炎、真菌感染、粒细胞缺乏的程度重(<0.1×109/L)、预计 FN 持续的时间比较长(7 天以上)、患者出现低血压、脏器功能不全时,才推荐升白针。此外,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也推荐在 FN 中使用 升白针,以尽可能缩短粒细胞缺乏的持续时间、避免并发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