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葬花吟>>体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

如题所述

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非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热烈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至于“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未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并通过鹦鹉也会吟哦的描写,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的: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这是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心曲,是与这个罪恶的世界决裂的檄文。它真实地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矛盾而又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08
聪慧才高,无人能及
尤其是诗才超人一等。她的诗才很大来于聪慧的天赋和别样的情怀,不是宝钗类的博学。

那首〈葬花词〉,脂砚斋读此处批曰:余读〈葬花词〉凡三阅,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加批。有客曰“先生身非宝玉,何得而下笔,即字字双圈,料难遂颦儿之意。俟看过玉兄后文再批。”噫嘻!客亦〈石头记〉化来之人,故掷笔以待。——看看脂砚的话,还用多费口舌吗?指柔读葬花词无数遍,又有几次不曾下泪,叹颦儿聪慧才高,哀颦儿命运多舛。
第2个回答  2014-03-08
敏感、孤高、悲观、有发现美的眼光、无助、
第3个回答  2014-03-08
多愁善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