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费的三公数据

如题所述

文化部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36808.6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7401.9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3060.41万元,公务接待费6864.33万元。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合计3392.6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4667.6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2892.18万元,公务接待费63343.82万元。并说明称,此次公布的“三公经费”包括文化部本级和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29家直属事业单位因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三项。
民政部2010年“三公经费”
财政拨款决算数合计11412.1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为4115.04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为2544.75万元,公务接待费为1512.4万元。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合计11214.5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为4336.1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为5238.99万元,公务接待费为1429.36万元。
财政部2010年“三公经费”
支出为4172.0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费2026.81万元,公车购置费1776.73万元,公务接待支出368.47万元。此外,财政部2011年“三公”预算为4752.54万元,比2010年增加580.53万元,因公出国费增加600多万元,公车费减少28万多元。
科技部
2011年4月14日公布的《科学技术部2011年部门预算》(以下简称为《预算》)显示,科技部2011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4018.72万元。
计生委
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927.2万元,2011年预算数比2010年减少3.76万元。
引起公众质疑的是计生委因公出国(境)费用比例。在两年的“三公经费”中,2010年的决算数是470.54万元;2011年的预算数是494.01万元,都超过“三公经费”总额的五成。
住建部
住建部在公务接待费方面,2010年决算和2011年预算分别为26.07万元和13.95万元,2010年决算仅高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5.84万元,2011年预算甚至还低于后者的18万元。
中科院
中科院2010年公务接待费为9995万元,平均每天接待费为27万元。根据中科院公布,公务接待费包括内宾的公务接待和外宾的公务接待,由于国际科技合作交往比较频繁,外宾公务接待费较大。
气象局
2010年,全国气象部门“三公经费”支出22738.55万元,在已公开的54个部门中名列第三。其中,公车费用16940.73万元,公务接待费3959.54万元。以在职职工68191人计算,2010年人均三公3335元。
2011年预算21360.93万元,比2010年决算数减1377.62万元。
海洋局
2010年,国家海洋局“三公”拨款9784.3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992.20万元,公车费用4508.26万元,公务接待费4283.85万元。
依据已公开的部门统计发现,国家海洋局接待费4283.85万元,名列第二,仅低于中科院9995.5万元,而高于农业部(3655.68万元)、中国气象局(3959.54万元)。
而公车费用方面,国家海洋局4508.26万元,位列气象局、农业部、水利部、交通部、中科院、统计局之后。
中国红十字会
2011年7月19日,中国红十字会公布了三公消费数额。2010年红十字会三公消费决算总额为152万元,而红十字会2010年预算总额为29181万元,计算下来其三公消费占预算总额的0.5%。
红十字会的三项费用中,公费出国费为107万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为30万元,公务接待费为15万元。
红十字会2011年的三公消费预算总额与2010年相差不大,但公务接待费用却被大幅压缩。2011年,其三公消费总额为151万元,其中公费出国与2010年持平,为107万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为41万元,公务接待费仅为3万元。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1年7月20日公布“三公经费”显示,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901.54万元,而当年的决算数为675.55万元,比2010年预算降低225.99万元,降25.07%。
国务院办公厅
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438.46万元。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121.76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299.85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6.85万元。
2011年预算440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94万元,公务接待费17万元。
国务院扶贫办
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为144.94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55.6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56.86万元;公务接待费32.39万元。
扶贫办公布的信息显示,实有职工209人,其中在职人员134名。以在职人员为基数,2010年该办人均三公为10816元,为目前公布人均三公的部门中最高。 工程院“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表 (单位:万元)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 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 合计 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合计 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489.18 239.09 158.50 91.59 162.62 162.62    国家文物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表 单位:万元 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 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 合计 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公车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合计 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公车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593.53 368.65 176.56 48.32 667.43 367.50 148.08 151.85 新闻出版总署“三公经费”情况表       单位:万元 2010年“三公经费”执行数 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 合计 出国(境)费 车辆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合计 出国(境)费 车辆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1082.6 694.96 291.26 95.35 1126.54 540.51 366.01 2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三公经费”预决算表引(金额单位:万元)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 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 合计 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用车购
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合计 因公出国(境)费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761.33 330.08 359 72.25 575.48 303 221.48 51 农业部

农业部本级及49家部属二级预算单位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为23891.4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4918.6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5317.18万元,公务接待费3655.68万元。 截至2011年7月15日,已有24个中央部门公开了2010年“三公经费”。其中,交通部公车费用最高,占三公总额的80%;商务部因公出国费用最高,占总额的94%;而科技部公务接待费最多,占比达42%。
水利部

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为12,021.88万元,较2010预算数减少175.61万元。 账单总结
截至2011年7月26日18时,在已公布“三公经费”的86个中央部门中公务接待费年预算超千万的部门达20个。国家税务总局(含国税系统)、质检总局及中国科学院位列前三,分别达到66703.50万元、11384.66万元和8043.66万元。以一年工作250天计算,国税系统接待费平均每天267万元。
若以人均接待费计算,在同时公布在职人数的预算超千万的部门中,国家统计局以1445元“夺冠”,其余依次为中国科学院1292元、中国地震局656元、中国气象局505元、农业部400元、工信部379元。其中,中国地震局在解释中未标明在职人数,只公布了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总人数,因而实际数字应该更高。
预算增加
2011年7月14日,财政部公布的三公经费显示,2011年财政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为4752.54万元,比2010年实际支出增加580.53万元,增长近14%。中央部门的预算由财政部批复,但是财政部自身的三公预算就大幅增长,位居榜首。另外,交通运输部“三公”预算超过一亿元,比2010年实际支出增加540余万元,文化部增加了296.08万元,民政部增加了21.13万元。
增加理由
财政部:公费出国经费预算增加。理由是中美、中英的两个会2010年在国内办,2011年轮到外方做东,要到国外开,再加上一些国际会议以及2011年关税谈判等增多,出国境经费预算就多了。
交通部:公车经费增加。原因是随着交通安全监管、应急抢险保障等任务的增多和燃油成本的上涨。油价上涨也成为交通部增加公车经费的一个理由。
文化部:国家博物馆于2011年3月正式开馆,该馆从2007年因改扩建工程一直闭馆,国际间馆际交流活动相对减少,公务接待支出相对较低,因此,2011年该馆“三公经费”预算比2010年决算数有所增加。
民政部:并未对为何要增加21万的因公出国境经费作出说明。
支出排名 部门 “三公”总计消费(亿元) “公车”支出(亿元) 占比 国家税务总局(含国税系统) 66 86 68% 海关总署(含全国海关系统) 03 58 91% 质监总局 19 78 66% 银监会(含全国银监系统) 82 34 83% 气象局(含全国气象部门) 27 69 74% 农业部 36 51 64% 多个省份2013年“三公”比2012年预算或决算有所压缩。
数据
2013年京沪三公经费超10亿
包括北京、上海等省份在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多为5亿-10亿元。其中,北京三公经费在查询的省份中最高,达11.1亿元;新疆最低,为4.3亿元。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省份在说明中都表示,这些金额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压缩。
可查询的15个省份(3省份仅公布部分信息,未查询到三公预算总数)中,“三公经费”共114.72亿元。
经济发达、财政支出总额较高的省份,三公经费也偏高。10亿元以上的有北京11.1亿元,上海10.5亿元。8亿元以上的则有广西9.5亿元;河南8.8亿元;湖南8.73亿元;广东8.64亿元。
从增减幅度看,基本上都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都不大。山西下降5%;山东下降4.5%;新疆下降4.2%;浙江下降3.7%;北京下降0.9%。而广西则上升0.1%。
省级政府“三公”普遍较粗略
相比许多中央部门公布的包含出国人次团组、公车数量等信息的“三公”,省级政府的“三公”普遍较为粗略。
有的省份只公布了本级政府“三公”各项的总数,甚至没有说明,公众也难以由一个数字看出“三公”究竟是高是低,合理还是不合理。
此外,北京、上海、山东、湖南等9个省级政府公布了2013年“三公”预算比2012年的增减情况。能看出,多数省级政府本级“三公”有所压缩。不过,仅有北京、四川、山西等少数省份公布了“三公”各项预算同2012年的增减,能看出“三公”到底压缩在了什么地方。
在各省级政府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此次公布的自治区本级“三公”最为详尽。其中,列出了自治区本级共135个一级预算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共计190120人,包括行政编制人员38114人,事业编制人员59162人,工勤编制人员28330人,离退休人员64514人。另外还公布了公务用车总数13123辆,包括一般公务用车9792辆、执法执勤用车1480辆、其他车辆1851辆。
13个省份尚未公布“三公”
随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推进,各中央部门预决算报告公布时间也渐趋集中。2013年4月18日,80余个中央部门同日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其中单列“三公”经费及各项包括因公出国、公务接待、公车购置及运维的预算情况;7月19日,80余中央部门又集中公开了2012年部门决算情况。
和中央部门相比,作为地方政府中行政级别最高的省级政府,预决算报告及“三公”的公布时间不尽统一,时间也有早有晚。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7月发布的《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2013年各省级政府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
北京市2013年1月“两会”期间,随2013年预算报告就已披露了全市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预算情况。北京各个委办局2013年“三公”预算于2013年3月公布,早于中央部门。
截止到2013年8月7日,距离2013年末不足5个月,仅有18个省份公布了本级政府“三公”。另外宁夏、内蒙古等公布了部分组成部门的“三公”,部分省份“三公”还未公布。
公款出国
仅3个省份出国经费过亿元。
公务用车
辽宁公车支出占比高达84%
从各省份的支出看,公车支出额度最高。15个省份公车支出总额为75.54亿元,达到三公经费支出总额的65.85%。
公务接待
上海接待费比北京高2.39亿
从接待费看,多数省份在2亿元以内,有的在1亿元以内。比如,新疆接待费0.63亿元;辽宁接待费0.72亿元;吉林接待费0.77亿元。
中央部门
2012年5月29日,中国财政部确认,2012年中央“三公”经费公开“时间表”已定。2012年中央本级和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公开,行政经费支出情况也将一并公开。
2012年6月,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提请审查2011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时说,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用当年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即“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国(境)经费为19.77亿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为59.15亿元,公务接待费为14.72亿元。
谢旭人指出,中央部门要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公开车辆购置数量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及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等,并公开行政经费支出情况。省级政府在两年内公开“三公经费”。积极推进地方财政预决算、基层财政专项支出等公开工作。据悉,2011年中央决算报告显示,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行政经费,合计8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赤字6500亿元,比预算减少500亿元。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72044.51亿元,控制在年末国债余额限额以内。中央决算报告显示,2011年,中央公共财政收入51327.32亿元,完成预算111.9%;支出56435.32亿元,完成预算103.8%。
2012年7月11日,《关于201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公布,该报告已于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查通过。依照程序,预计从7月19日起有关中央部门将向社会公开2011年部门决算。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有关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中央决算后,财政部应在20日内批复中央部门决算,中央部门收到财政部批复后即可公开本部门决算。
201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84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21.45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3.48亿元,公务接待费14.91亿元。与2011年决算相比,201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减少13.8亿元,主要是从2012年起,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总额中,不包括武警部队。
行政经费是指行政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费用。行政经费的支出内容一是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二是维持本单位运行的项目支出。
中央部门公开2013年预算,“三公经费”预算首次同步亮相。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中央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各自2013年的部门预算,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全面启动,一并亮相的还有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这一数据比2012年的预算执行数减少1.26亿元。
对于预算公开,外界一直期待在细化上下工夫。长久以来,公众要求公开各级政府部门的“三公”消费支出详单。事实上,如果能坚持做到全面、细致公开各级财政消费,不仅能使浪费公款的行为有所收敛,对打击腐败行为也有益处。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能让一切利用公款“灰色消费”的行为无处遁形。实行阳光财政,有利于扭转一些官员“乱花公款不眨眼”的局面。 2014年4月18日,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央本级,包括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为71.54亿元,201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1.51亿元。
出国费超支
2014年6月24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做的《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中央部门预决算审计“晒”出了“三公经费”账单。14个中央部门本级和54个所属单位超标准、超预算或超范围列支出国(境)费用3229.53万元;14个中央部门本级和13个所属单位公务用车配备超编制289辆、超标准123辆。
“转嫁”出国费用,9个中央部门本级和14个所属单位由企事业单位承担出国(境)费用1568万元,其中,卫计委的3个所属单位756万元、发改委157万元。国资委2013年组织的19个出国(境)培训团组中,央企等承担国资委机关人员费用434万元。
擅自改为境外行程、延长停留时间,7个中央部门本级和9个所属单位的149个团组被查出此类问题,其中民航局及所属单位有113个团组、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有9个团组。如海洋局2012年组织的跨部门“赴南极长城站考察慰问司长团”,批复11天、实际行程13天,其中6天在法国和智利。
中央本级
201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1.51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9.7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1.27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6.63亿元,公务用车运行费34.64亿元),公务接待费10.48亿元。与2013年年初预算相比,201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减少8.18亿元,下降10.3%。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减少1.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2.72亿元,公务接待费减少3.86亿元。与2013年执行数相比,201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减少0.03亿元,下降0.04%。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增加2.84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1.26亿元,公务接待费减少1.61亿元。因公出国(境)费增加主要是受出国(境)费标准调整、出访任务增多、参加国际赛事等因素影响。
发改委
2014年4月18日,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今日公布,国家发展改革委2014 年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3,766.74万元。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数与2013年预算数相比减少177.44万元,与2013年预算执行数相比增加37.56万元,主要是“因公出国(境)费”有所增加。
发改委指出,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部门实际,制定了《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的若干措施》,提高了“三公”经费预算约束力,规范和控制了2013年“三公”经费支出。2014 年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3,766.74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2,480.0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710.99 万元、公务接待费575.67万元。2014 年“三公”经费预算数与2013 年预算数相比减少177.44 万元,与2013 年预算执行数相比增加37.56万元,主要是“因公出国(境)费”有所增加。
发改委表示,因公出国(境)费预算数与2013 年预算数相比减少145.0 万元,与2013 年预算执行数相比增加50.0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发展中国家需求调研和合作磋商、督促协调物资交付等关键环节进展。此类境外活动对于深入了解有关国家在气候变化方面的最新立场和主要关切,宣传我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扩大“南南合作”的品牌效应,确保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数与2013年预算数、2013年预算执行数相同。公务接待费预算数与2013年预算数相比减少32.44万元,与2013年预算执行数相比减少12.44万元。
司法部
司法部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为1419.44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237.68万元,比2013年预算数减少32.07万元,下降11.89%。司法部公布,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为1419.44万元,比2013年预算数减少92.44万元,下降6.11%。其中:因公出国(境)费413.13万元,与2013年预算数持平;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768.63万元(全部为公务用车运行费),比2013年预算数减少60.37万元,下降7.28%。
外交部
2014年外交部“三公”经费预算数11324.44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9605.8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1410.94万元,无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接待费307.70万元。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因公出国(境)费用最高,2014年的预算数达到2.09亿元,这一数字高于2013年预算的1.88亿元。国家体育总局的因公出国支出主要用于支付运动员参加国际赛事、适应性训练、进行友好体育交流以及体育援助等事项的开支,而邀请外来体能专家等开支则计算在公务接待内。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预算报告,2014年因公出国(境)预算增加主要是加入了索契冬奥会和仁川亚运会参赛的相关预算,但预算报告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出国团组数量和人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