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华科新闻学院院长回应张雪峰言论?

如题所述

华科新闻学院院长回应张雪峰言论的评价主要有院长是在诡辩、违背辩证法、违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项基本原则、鼓励差异化、个性化发展等方面。

理解新闻学院院长心理的不服,甚至作为新闻行业高层为行业发展抗争的努力。然而,说实话,斗争是要讲技巧的。不只是新闻,对于任何专业来说,无疑都与就业高度关联,这是常识性问题。通过否定常识性问题来为自己辩论,注定只是自说自话。止增笑耳!

1、院长是在诡辩。“读大学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这一判断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从逻辑上,判断本身就肯定了读大学的目标应当包含找一份工作。只是除此之外,按我理解,可能还有理想、抱负、国家民族、诗和远方等等高大上。可是,他在后续的演绎中,却故意避重就轻,选择性忽视找一份工作这个基本的目标,而只谈后面的高大上。这就是其论点的漏洞所在。

2、违背辩证法。既然读新闻可以有这么多目标,那这些目标的主次如何?孰轻孰重?连一份工作这个基本目标都达不到,后面高大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还有多大?岂不成了镜花水月?日常说,是要仰望星空还是要脚踏实地的问题。忽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否认两点论和重点论,这不是老祖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违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四项基本原则和大政方针。就业率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经济建设无可回避的基本经济指标,要不要讲就业率,是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问题。否则,就会回到天天谈理想和主义的老路上去。

4、违反事实求是和群众路线。民以食为天,一箪食一瓢饮。对于绝大多数群众来说,柴米油盐是基本的现实问题,是民生问题。读书首先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是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期望。更是国家专业设置的首要出发点。饿着肚子谈理想的,只是个别人。要么是极度精英,要么是神经有问题。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接地气,没有实事求是,没走群众路线。

新闻行业是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是对指导思想和国家大政方针了解要求最高的行业。尤其是,事实求是,乃是新闻的生命线。一个985高校新闻学院的院长,以否认专业的就业导向回应张雪峰,其展示的专业素养,实在有辱其头顶上的帽子。

5、院长应说的话。作为新闻院长,当然不能将只讲丧气话。必须辩证地看待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既要承认就业严峻的现实,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迎接挑战。

第一,大方承认新闻专业总体就业不高。这也是对就业形势的客观认识。

第二,肯定新闻专业存在的价值和较广的就业市场。

第三,肯定优秀的头部学生并不愁就业。作为985高校的学生,起点已经很高了。应鼓励大家在此基础上积极应对竞争,争做脱颖而出的优秀学生。

第四,鼓励差异化、个性化发展。

对于第一志愿报考,确实热爱新闻专业的。将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结合,这当然是最好的状态,也是最有可能做出成就的。鼓励学生不忘初心,做一个优秀的新闻人,不愁找不到工作。

对于被调剂的,或者懵懂选择的学生。这就有一个如何面对现实的问题。应当安慰和鼓励他们,既来之,则安之,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作为985的大学生,已经相当优秀了。优秀的人,做什么都能做好,到哪里都会发光。不要怨天尤人。

没有兴趣的,可以试着培养兴趣;实在不喜欢的,也不要紧。其实大学,不仅仅在于专业学习,更在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通过文凭形式获得较高的社会准入门槛。毕业后并不从事所学专业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在商界和政界。不喜欢新闻的同学,将来可以选调、考公、考研等。可以扬长避短,定好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早做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