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给郎之万的信

居里夫人给郎之万的信

大致只能找到一些段落,例如:

1、“我们两人极有缘分,只要有一小块肥沃的土地,便能发展出来。

过去我们有时也感到此点,可是直到我在悲叹自己塑造的人生时,我俩面对面单独相处,才充分体会到这一事实。那时你也才找到在你家里完全找不到的感觉。”

2、“把我们俩拉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强烈的本能。”

你觉不觉得,毁灭一份真挚而深刻的感情,像是令自己珍爱的孩子死去一般?我们眼看着那份感情滋长,有时候毁掉它比失去孩子更加不幸,不是吗?”

3、“‘万事万物,不都是从这样的感情来的吗?我认为这是我们所有一切的根源——和谐的工作关系、密切坚贞的友谊、生活的勇气,甚至最美的爱情’。”

4、“你首先要做的是回到自己的卧室。我答应不再责难你,你可以相信我。我完全信任你的意向,可是我担心无法预见的事情——例如对方号啕大哭,令你无可抗拒;或用诡计让你使她在怀孕。

如果她再怀孩子,我们就一定要分手了,因为我不能接受这份耻辱。你的妻子若明白这一点,一定会加以利用。所以我求你别再睡在她的床上,不要让我等太久了。”

扩展资料

居里夫人与郎之万的故事

1906年4月皮埃尔被马车撞死了,可怜居里夫人39岁时就成了遗孀

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太大了,从此家庭和事业的两付重担都要她一个人来承担。可以想象她肯定非常痛苦,因为据说她有时会给亡夫写发不出去的信。

但是,后来她遇见了皮埃尔的学生朗之万,后者比她小5岁,也是一个物理学家。

居里夫人慢慢与他发展出了一种亲密的关系。但是不幸的是,朗之万在1902年就已经结婚了,并且有两个孩子。

1910年,朗之万的夫人拿到了居里夫人的情书,虽然她与朗之万的婚姻并不幸福,但是她不能容忍别的女人介入。

她意识到居里夫人是个名人,于是就恶毒的将信交给了报界。接着,报纸上就出现了下面这样可怕的报道:

"镭发出神秘的幽光......这点燃了一位专心研究这种元素的科学家心中的情欲之火。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现在正生活在泪水中......"

一时间,巴黎关于居里夫人的谣言和诽谤四起。

不少人指责居里夫人不应该破坏他人家庭,充当第三者。有人建议学校应该立即辞退居里夫人,报纸上也一再指出她不是法国人,是波兰人

。甚至有谣言称,皮埃尔活着时就知道这件事,他是在绝望中选择自杀的。总之,居里夫人一下子成了风暴的中心。

为了躲避关注,居里夫人带着孩子去朋友家避难。

而朗之万则和那位记者进行了决斗。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他和她不得不选择了分手,朗之万回到了妻子的身边。好在1911年,居里夫人得到了第二个诺贝尔奖,流言蜚语才渐渐平息下来。

在颁奖前夕,有人写信给她,劝她谢绝这个奖,遭到了居里夫人的断然拒绝。

此后,他们两人的生活中再也没有出现过波澜。

居里夫人于1934年逝世,终年67岁。朗之万于1946年逝世,终年74岁。

他们都取得了非凡的学术成就,都是被后人景仰的物理学家。但是又有谁能否认这个事实呢,他们的爱无法在人间得到满足,于是才全部献给了科学。

居里夫人是法国第一个女博士,巴黎大学第一个女教授,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这样一个非凡的女性,她的人生却不能说是美满和幸福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0
居里夫人给郎之万的一封信中是这样描述她对两人关系的看法的:“我们两人极有缘分,只要有一小块肥沃的土地,便能发展出来。过去我们有时也感到此点,可是直到我在悲叹自己塑造的人生时,我俩面对面单独相处,才充分体会到这一事实。那时你也才找到在你家里完全找不到的感觉。”

郎之万不能忍受和子女分离,他迟疑不决时,玛丽写道:“把我们俩拉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强烈的本能。你觉不觉得,毁灭一份真挚而深刻的感情,像是令自己珍爱的孩子死去一般?我们眼看着那份感情滋长,有时候毁掉它比失去孩子更加不幸,不是吗?”

“玛丽显然不怕写下她的感情。她写道:‘万事万物,不都是从这样的感情来的吗?我认为这是我们所有一切的根源——和谐的工作关系、密切坚贞的友谊、生活的勇气,甚至最美的爱情’。”

还有一段值得收入女性书信选集,也更说明了玛丽·居里的个性:“你首先要做的是回到自己的卧室。我答应不再责难你,你可以相信我。我完全信任你的意向,可是我担心无法预见的事情——例如对方号啕大哭,令你无可抗拒;或用诡计让你使她在怀孕。

如果她再怀孩子,我们就一定要分手了,因为我不能接受这份耻辱。你的妻子若明白这一点,一定会加以利用。所以我求你别再睡在她的床上,不要让我等太久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01
情爱需要艺术,任何生硬,生搬硬套以及只顾着自己丝毫不考虑对方的情感需求的做法只能是水到渠成的情缘化为水中月,镜中花,外寻为幻,内求为实,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