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时,东三省老百姓的生活真的有说的那样美好吗?

如题所述

没有的,日本侵略者在对中国人民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和疯狂的经济掠夺的同时,在文化上也大力对中国人民实行奴化教育和欺骗宣传。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在长达十多年的殖民统治下,日本侵略者在对中国人民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和疯狂的经济掠夺的同时,在文化上也大力对中国人民实行奴化教育和欺骗宣传。日本在伪满洲国建立了完善的殖民奴化的教育体制,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对东北地区人民大众灌输奴化思想。

日本在中国东北的14年殖民统治中,奴化教育贯穿始终,对东北的青少年进行严厉的精神摧残,降低东北青少年的文化素质。更能看出日本殖民统治的残暴。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日本侵略者极力向东北青少年灌输奴化教育思想,教师也只能按照日本的意图授课。东北的教育非常压抑,令人窒息。东北沦陷的十四年中,青少年学生每天都要背诵“建国精神”、“回銮训民诏书”等。

扩展资料:

伪满洲国的相关情况:

1、1935年5月2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颁布《回銮训民诏书》,声称自己与日本天皇“精神如一体”,伪“满洲国”与日本“一德一心”,形成“不可分”的关系。

2、1937年11月5日,日本与伪“满洲国”缔约,日本撤废在伪“满洲国”地区的治外法权。所有以往根据日清政府条约由日本管辖的满铁附属地管辖权均转交于伪“满洲国政府”。

3、1940年6月26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第二次访问东京,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迎接日本天照大神到伪“满洲国”供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满洲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5

小时候一直听家里的老人讲关于满洲国的历史,所以想来聊聊,讲的都是老人曾经说过的话。我家是满族,当时也算家境富裕。祖辈曾经做过伪满复县政府的股长,也曾加入国民党,后期又追随国民党部队反正,国军投降后拿着部队开的证明回到家乡,我想我祖辈的经历应该能代表在这个动荡年代当时很多东北人的遭遇和想法。


首先,日本当时占领整个东北,并未像现在很多电视里说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而是大量迁徙国内的人口来到东北,工业迁到东北,所有得儿童都进行日语教学。日本人是把东北当做他们国家的国土来经营,把东北人当做日本的国民。当时大部分政府管理权还是伪政府控制的,整个复县公署当时只有日军13人,日本人也和中国人一样生活,经商。所以社会还是相对安宁的,老百姓也能平稳的生活。日本希望通过长期的日化教育,把东北人也培养成类似朝鲜人的“日本人”。所以东北人当时对于日本人并没有太多的怨恨,至少稍微富裕家的孩子都可以读书,工厂可以找到工作。


45年日本投降后,先来到复县(现在大连瓦房店)的是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只有几个人,穿着破烂,他们在国军之前收缴了日军枪支,组织了地方政府,至于苏军并未听老人说过,相必也没有太过危害地方,或者并未进入这个小县城。紧接着,国军从海岸线登陆,共产党听到消息,立即撤退了,国军接管了县城。当时国军穿着统一的美式军装,拿着先进的美国装备,后勤补给充足,得到了百姓的欢迎,大家都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政府军。当时来东北的,都是国民党王牌军,军纪严明,补给充足,真的是不动老百姓一针一线,反观当时八路军,由于长途抢占东北,装备及差,收编大量流民及伪满部队,军纪涣散,打砸抢时有发生,所以百姓都以为共军是乌合之众,国军必然能占据东北。我的祖辈由于在伪满政府任职,害怕遭到清算,只有逃离到当时的营口,遇到当时登陆的国民党一个师,由于当时家境比较好,也算是读书人,有些文化,就被收入军中担任书记官。几年之后,解放军经过整编,实力大增,国民党军土崩瓦解,我家祖辈也跟随当时国军的一个旅长与营口附近投诚,由于当时投诚有功,部队还给开具了证明,表示不追究之前,于是祖辈揣着这份证明回到家乡,在农村隐居了下来。后来县政府还多次来邀请老人去写县志,可惜老人都拒绝了。这就是我祖辈的真实经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9-14
本人近60,也是听爷爷奶奶辈说的,日本入侵东北,并没有对平民烧杀抢掠(反倒是土匪对老百姓烧杀抢掠),那个时候老百姓也没有国家意识,绝大多数汉人为了生存都是从关内跑过来的,他们那时还是大清时的思想,对百姓来说只是向谁交税,只是觉得被外族管理心里不舒服(改开后老人说过,日本官员对老百姓态度比中国官员好,可能说的是国民党吧,没有细问);即便是日据时期,每年都有很多人从关内跑过来(后来看资料说每年有100多万),日本采用的同化教育,学日语和日本人一起做相同的事(向天皇表忠心),由于人口少(后来查资料,日本侵略开始时东北大约3000万,到日本投降时4000多万),资源丰富,生活温饱还是有基本保证的。
第3个回答  2019-09-02
肯定是没有的统治者是在给老百姓洗脑
第4个回答  2019-09-11
东北人当时对于日本人并没有太多的怨恨,至少稍微富裕家的孩子都可以读书,工厂可以找到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