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猪价、蛋价深陷泥潭,养殖人亏损加剧,养殖户寒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6-14
元宵节已然过去,这意味着年味已正式远离,而没有了节日的气氛,市场的消费需求也变得低迷起来。对养殖人来说,近日猪价、蛋价均迎来了大幅度走跌,很多人头疼不已,毕竟他们的亏损加剧。
只是,在猪价、蛋价走跌的同时,玉米却迎来了一波上涨,再加上年后豆粕疯涨,饲料价格走高,养殖人该如何是好?
01、猪价深陷泥潭
在春节期间,因猪肉消费需求可观,因而猪价总体偏高,可年假刚结束,猪价就开始了一波走跌,尽管中间行情也迎来反弹,终究是昙花一现,很难改变生猪低迷的局面。
在前几天,官方已发出“2级预警”区间,这表明全国生猪已陷入亏损中。不过,近日玉米涨至1.28元/斤,豆粕涨至2元以上,饲料走高,猪粮比已跌破5:1,这意味生猪即将陷入“1级预警”区间。
尽管目前多地已启动了收储工作,使得生猪价格有了稳定的支撑,但因消费低迷,猪价仍难以改变走跌的局面。
今天全国均价跌至12.19元/kg,环比跌了0.09元,也就是说全国猪价已跌至6元出头,养殖端陷入深亏,部分猪农一头猪要亏上400元左右。
从具体行情来看,北方下跌范围较大,如东北跌了0.1元,猪价为11.2-11.6元/kg,各地均已跌至5元大关;华北跌了0.1-0.3元,主流为11.6-12.2元/kg,行情处在5-6元时代。
而在华东一带,猪价跌了0.05-0.2元,报价为12.2-13.1元/kg,就连传统高价区的闽浙两地也已低至13-13.1元/kg。
相比之下,甘肃反涨0.2元,报价为11.35元/kg;四川弱涨0.05元,报价为12.65元/kg。
北方猪价走跌,说到底还是产能偏多,去年10-11月份行情可观,不少人趁机补栏,其产能继续走高。而如今母猪存栏量仍在4329万头,这意味生猪产能依旧偏高,短期内猪价也会受其影响而走跌。
想要生猪行情恢复到成本线以上,也就是8元以上,那母猪产能就要降到3500-4000万头,唯有这样才能带动猪价走高。然而,从今年各大龙头猪企的养殖计划来看,它们仍在积极扩张,以抢占市场,如此一来中小养殖户怕是要遭殃。
其实每年的2-3月份,猪价都不是太好,主要是年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因而猪价很难涨高。有机构分析,上半年猪价或长期处在5-6元/斤,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02、蛋价走跌
年后开始,鸡蛋价格走跌明显,如笔者的家乡,春节期间蛋价为4.8元/斤,可上周再去购买已降至3.9元/斤,如此低廉的价格,也吸引了不少人购买。蛋价之所以走跌,主因是鸡蛋需求偏弱。
从今天报价来看,主产区蛋价已回落至3.8元/斤,如北京跌至3.67元/斤;河南下跌0.03-0.1元,报价为3.73-3.8元/斤;东莞跌了0.04元,报价为3.87元/斤;黑辽两地探底3.5-3.63元/斤;山东跌至3.7-3.82元/斤。
在去年下半年,鸡蛋价格长期处在4.5元/斤以上,蛋农也因此而大赚一笔,但如今鸡蛋均价跌至3.8元/斤,这意味着部分蛋农已陷入亏损。
要知道,目前饲料成本提升,鸡蛋出栏成本在3.9-4元/斤,部分蛋农一斤鸡蛋要亏上1-2毛钱。
其实每到年后,蛋价表现均不是太好,从相关数据来看,2017年至2021年,2月份蛋价销量环比跌6.65%-41.55%,因销量差,很难支撑蛋价走高。
同时,因春节期间鸡蛋很难出售,库存量偏多,节后流通压力加大,也抑制了蛋价走高。
不过蛋农也别太担心,目前鸡蛋库存量以及产能都处在常年低位,再加上饲料价格走高,这将支撑蛋价,接下来很难继续下滑。但想要行情走高,也并非容易的事情,等学校全面开学后或许有改观。
03、玉米走高
在年后一段时间里,玉米行情不尽人意,但随着粮农纷纷惜售压栏,企业收购压力加大,从而选择主动上调价格,带动了玉米价格走高。
从今天行情来看,东北、河南多家企业飘红,如辽源巨峰涨了1.5分,报价为1.28元/斤;中粮榆树涨了1.5分,报价为1.25元/斤;赤峰伊品涨了0.5分,报价为1.27元/斤;华兴生物涨了1分,报价为1.38元/斤;鑫河阳酒精涨了1分,报价为1.38元/斤。
玉米行情走高,一方面是小麦价格普遍在1.43-1.45元,且基层余粮不多,饲企无法再收购小麦,进而加大对玉米的采购;一方面是冷空气频频到来,北方气温偏低,玉米可进一步储存,农户出售热情不高,也带动玉米上涨。
然而,玉米价格上涨了,养殖户却要“哭了”,毕竟玉米是养殖的主要饲料原料。不过笔者认为,养殖户可自己制作饲料,或采购玉米饲料的替代品,减少养殖成本,以度过眼前的行情低迷期。
详情
    官方服务
      预约搬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