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1600万的商铺过户的时候,一项税费就要两千四百多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为什么一个1600万的商铺过户的时候,一项税费就要两千四百多万,商铺交易有很多坑的,很多买的时候完全不懂,卖的时候才叫苦不跌,为什么税费比售价还要高,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我们先看算法。商铺的税费一共有七项,分别是营业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评估费、印花税。而且里面最大的一项是第二个:土地增值税;商铺的交易是严格按照土地增值税来征收的。

这个案例当中,买家当年的购物成本是9000/平出售的时候,核定的评估价是5.6万/平,增值幅度达500%,所以应该适用60%的税率,按增值额。4609万计算,60%就是2765万,扣除上手的购置成本35%,大约是342万之后,应纳的土地增值税就是2422万,就出现了比交易价1652万还贵的情况。

比如说算法不对。因为评估价还有争议,不完全准确。好,那么就按照完全准确的情况,就按照2.2万/平的评估价来讲,税费也高达700+万。也就是你买一个1600万的房子,至少要交700万的税费,说明什么问题?

流动性致命的流动性,也就是整个市场当中是几乎没有商铺交易的流动性几乎完全被锁死。比如某个2000多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每个月的工商铺交易只有几百套,也就是每个区每天仅仅交易一套。

这个可能太宏观,我们具体一点,比如你十年前看中了一套商铺,花了500万买了,现在涨到了1000万,你想卖掉那交的税费大概是300万左右,也就是当前房价的30%。

什么样的人才会卖掉1000万的房产,交300万的税呢?退一步讲,就算有人真的愿意买,就算税费他愿意承担,可他也一定要卖的呀。他卖的时候到手至少得1300万以上才能保证不亏本。这也就是说下下一个。买家就必须得付出1600万才行,什么样的人会去接盘呢?

所以很多老铺的真实情况是不交易,仅收顶费,就是为了规避税费。所谓的顶费就是租赁权,转让费由你盘下一个店面,每个月固定交3000给大房东。一次性拿出20万交给上一个租客,这个20万就是顶费。

商铺这个圈子大家几乎都是这样的,看上去换来换去,但全部都是顶费。交易这个人出几十万买下租赁权再换掉上一节租客全部都是这样。而这样的问题。就是首先它不能贷款,其次它不安全,交易没有保障,类似小产权。最后,你也没法对房屋进行改建。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税费锁死流动性,只收顶费却全无交易。这就是很多商铺,而且是旺铺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