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立案后的流程怎么走

如题所述

1、受理案件,报案人首先应当向经侦部门的接警民警说明来意,填写《报案表》,接受接警民警的询问,如实说明相关的情况,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材料。

2、接受案件后,接警民警会及时将案情录入警用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系统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把该系统自动编号的《报案回执》交报案人。

3、接受案件之后,经侦部门会尽快开展立案审查工作,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的决定,并告知当事人。遇疑难、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可延长30到60个工作日决定是否立案,但需要报经相关领导批准。对于延长审查期限的,办案单位应向报案人作好解释工作。

4、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受理报案后,经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安机关应予立案:认为有犯罪事实;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其他情节达到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

5、公安机关经审查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有控告人,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的控告人。控告人对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要求立案的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

6、已经批准立案的,立案单位应及时展开侦查工作。

《公安机关受案立案工作规定》第四条各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是公安机关受案立案工作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法制部门设立案件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受案立案情况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3-27

公安机关报案的具体流程如下:

    当群众遭遇不法侵害时,或者发现犯罪线索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时,请带上你的身份证及相关线索材料。

    到派出所后,民警会根据受害情形种类制定相应的报案笔录,如治安类的、刑事类的等等。制作笔录的时候,要如实、清晰地描述民警询问的事情,并在最后签字。

    派出所会进行接报案登记,接受证据材料,并依据法律规定出具报案回执。请注意,报警立案不一定需要证据,但提供的相关情况应真实,以便民警对案件进行正确判断。

    派出所立案后,会进行侦查。此时,请保持电话通畅,以便配合民警随时侦查以及通报办案进展。

    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三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请注意,每个具体案件的处理可能会有所不同,报案时应按照实际情况和当地公安机关的要求进行操作。在整个报案过程中,与民警的沟通和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请尽量提供准确、详细的信息,以便公安机关能够更好地处理案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