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堂宿迁胡氏简介

如题所述

​  江苏宿迁胡氏属安定堂,谱载为虞舜之后,于晋中心山西曲沃随晋室南迁,宋末转迁宿迁堰头,约元末明初,谱载被"红巾赶散"(实为红巾运动)迁于宿迁古城山下,今宿城区郑楼古城废黄河两岸,并兴集市曰浅山集。在此约五世。因古城遭黄河水患老二房开始迁于桃源县县治东岳庙西。(今泗阳城厢),老三房仍居古城废黄河两岸,一至四世祖墓在古城漕河南岸茶盐城东。有《古城墓志源流》为记。尊元末迁古城始祖胡德为一世祖。

  二房四世瑛任宛平主薄,也是我们胡氏先祖立根桃源致仕九州的转折点,六世思忠少年聪慧过人,正德中举,明嘉靖八年中进士。首任金华府兰溪知县。后政绩突出,升任辰州知府。其墓在墩琅庄,治前有坊,有祠。

七百多年来宿迁胡氏一直世居于宿预,泗阳,泗洪,宿迁一带,历至今约二十四世,从十七世起启用字辈诗:"毓业修继,慕(茂)立生光,恒丰肄正,世传乃昌"计十六字。繁衍生息至今约十万之众。曾出现"二代五贡生,一门九乌纱"之盛况,实为桃源县著族。

  迁徙与本族前贤:

胡氏先祖世居宿迁堰头(今新沂市草桥镇埝头村),宋末迁来桃源(今泗阳县)茶盐城。世居古城(宿预县城遗址,于唐朝(公元735)被淹,后迁址改名宿迁县),谱奉元末人始迁古城迁始祖德公为一世祖。三世祖胡敬,约于1390年左右军差,选任湖广殿下总旗军长未回。谱述其后裔居湖广,并记其七世孙名曰:“平伯公"。(四世祖胡瑛,明朝弘治年间为顺天府宛平县簿官。五世祖胡金(胡瑛四子),会同知县,六世祖胡思忠,(1481-1556)胡瑛长孙,举嘉靖八年进士,官至工部营缮司郎中(授四品服),历任浙江金华府兰溪县知县,户部河南清史司主事,兵部武库司,泸州知州,黄州府同知,辰州知府(今湖南怀化)等,思忠公长子胡惟艮任湖广襄阳府南漳县丞,后弃官,三子胡惟廉任河内县丞(今河南焦作沁阳县)。

谱系情况:

以六世祖思忠公记于嘉靖二十八年《古城墓志源流》为创谱之基。

崇祯二年老三房创初谱。

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凡六修,胡锡椿版为目前较为完整的存世老谱。

1995年,二十一世孙茂功主修七谱。

2017年开始筹备八修谱,目前修谱进行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