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如题所述

是的,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对身体健康会有负面影响。睡眠是身体恢复和充能的重要过程,不足的睡眠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多种不利影响。以下是睡眠不足对身体健康的可能影响:

    疲劳和缺乏精力: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感到疲劳和能量不足,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表现。

    免疫系统受损: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你更容易受感染,患上感冒、流感和其他疾病。

    认知功能受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和思维迟缓。

    心理健康问题:睡眠不足与焦虑、抑郁和情绪不稳定有关。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

    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增加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代谢紊乱和体重问题:睡眠不足会影响代谢调节,增加患肥胖和代谢疾病的风险。

    倾向于发生意外事故:睡眠不足会影响反应速度和注意力,增加发生交通事故和工作事故的风险。

    因此,为了维护身体健康,每晚应尽量获得充足的睡眠时间。根据个人需要,成年人一般需要7-9小时的睡眠。如果你经常只睡四个小时,建议调整你的睡眠时间,优先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你有持续的睡眠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以获得更好的帮助和建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09
一个正常的人每天平均睡眠只有四个小时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
每天需要睡几个小时,这个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6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时
人应在每晚12点前睡觉,晚上睡觉的时间有7小时,甚至5.5小时就够了。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时以内的老人,大脑衰老可推迟2年。而长期睡眠超过7小时或睡眠不足都会导致注意力变差,甚至出现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风险。
老人最常见的睡眠问题是多梦和失眠。多梦是由于老人脑功能退化;失眠多因体内褪黑素分泌减少所致,褪黑素是体内决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郭兮恒建议,晚间睡眠质量不好的老人,最好养成午休习惯,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中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减慢,易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倦。
30~60岁成年人:每天睡7小时左右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时睡眠时间,妇女需要7.5小时左右,并应保证晚上10点到早晨5点的“优质睡眠时间”。因为人在此时易达到深睡眠状态,有助于缓解疲劳。芬兰一项针对2.1万名成年人进行的22年跟踪研究发现,睡眠不到7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过8小时的男性,比睡7~8小时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这个年龄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与脑力减退,或压力导致的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有关。郭兮恒提醒,除尽可能缓解压力外,还可以在就寝环境上下点工夫,如减小噪音、通风换气、适当遮光等,并选择10~15厘米高、软硬适中的枕头。仍然睡不够的人,也可以通过午休1小时的方式补觉。
13~29岁青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
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通常需要每天睡8小时,且要遵循早睡早起的原则,保证夜里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平常应保证最晚24点上床、早6点起床,周末也尽量不睡懒觉。因为睡觉时间过长,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精神不振,影响记忆力,并且会错过早餐,造成饮食紊乱等。
年轻人多习惯熬夜,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且易使皮肤受损,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等问题。长期熬夜还会影响内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都会找上门,更会出现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精神症状。因此,年轻人最重要是规范自己的生活,入睡前1小时不要吃东西,中午小睡半小时,对身体更有益。
4~12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
4~10岁的儿童每天睡12个小时是必要的,每晚8点左右上床,中午尽可能小睡一会儿。年龄再大一些的儿童睡10小时,甚至8小时就足够了。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告诉记者,孩子如果睡眠不足,不仅会精神不振、免疫力低下,还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她提醒,睡觉时间也不能过长,若超过12小时,可能会导致肥胖。
儿童基本没有睡眠障碍,只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就行。睡前不要吃东西,卧室不要有过亮的灯或较刺激的音乐;最好与孩子一起定个时间表,督促他们按时睡;睡前让孩子做些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暗示“该睡觉了”。
1~3岁幼儿:每晚12小时,白天两三个小时
幼儿每天夜里要保证12小时睡眠,白天还需再补两三个小时。具体的睡眠时间,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睡眠节律而定,比如有些宝宝习惯在接近中午时和下午晚些时候各睡一觉。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容易因玩得太兴奋而影响睡眠。有时候,他们进入了睡眠状态,脑子却还在活动;睡着了,还常磨牙、踢被、尿床等。这些都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因此,建议父母在宝宝睡前1小时先给他们洗个温水澡,放松全身;讲个小故事或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等,也有助入眠。
1岁以下婴儿:每天16小时
1岁以下婴儿需要的睡眠时间最多,大概每天16小时。睡眠是小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段,因此,睡眠时间必须要保证。

婴儿的睡眠问题大多是由于缺钙、白天受惊吓、消化功能紊乱造成的;也有孩子晚上睡不好是因为白天睡觉过多。对此,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钙,科学喂养;还需尽量保证婴儿夜晚睡眠的完整,不宜夜间频繁喂奶或换尿布,尤其是后半夜,因为小月龄宝宝在后半夜分泌激素最快。

所以说,一个正常的人每天平均睡眠只有四个小时,就有点少了,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的。
第2个回答  2023-04-13
睡4小时对身体不好,睡8个小时才是正常的睡眠时间,但睡眠时间因人而异,通常18岁以上的成年人,睡6-8个小时是正常的睡眠时长。若8个小时睡醒后不觉疲惫即可,若仍觉困倦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但不宜过长。每个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间为7.5小时,每个人的睡眠周期包括深睡眠以及浅睡眠两个阶段,入睡后通常需要30分钟左右进入深睡眠阶段,深睡眠和浅睡眠在每天的睡眠过程当中是交替进行的,通常需要4个周期以保证大脑得到较好休息。每一个周期深睡眠、浅睡眠交替大概要2个小时,所以每个成年人每天睡6-8个小时是正常的睡眠时长。如果每天能够保证睡眠6-8个小时,可以保证大脑在睡眠当中充分休息,改善日常的代谢,为第二天的工作、生活准备足够体力以及脑力。保证身体有一定量的睡眠可以维持稳定生理周期正常运作,从而可以保证人的生理功能有良好运作的内环境,帮助拥有健康身体。长期熬夜是对身体的暴击,也是对自己生命健康的透支,如果不纠正,注意力不集中、皮肤受损、视力下降、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等危害迟早找上门。
危害一:注意力不集中
熬夜意味着人体负责工作的神经在加班,神经系统疲劳的后果是消极怠工,如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而大脑会在睡眠中修复负责记忆的细胞,如果得不到充分休息,这部分细胞的损失就会越来越多,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失眠、头痛。
危害二:皮肤受损
一般来说,皮肤在晚间10 -11点进入保养状态。如果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循环就会失调,皮肤会出现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缺乏光泽等问题;而内分泌失调会使皮肤出现暗疮、粉刺、黄褐斑、黑斑等问题。
危害三:视力下降
长时间超负荷用眼还会使眼睛出现疼痛、干涩、发胀等问题,甚至使人患上干眼症。眼肌的疲劳还会导致暂时性的视力下降,还可能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进而出现视力模糊,视野中心有黑影,视物变形、扭曲、缩小,以及视物颜色改变等问题,甚至视力骤降的情况。
危害四:抵抗力下降
夜间是人体生产新细胞的高峰时间,由于熬夜让身体处于消耗状态中,免疫系统对外界影响、修补体内组织的工作就会加倍,导致身体的抵抗力低,经常生病。据调查,成年人如果3个晚上不能保证正常的睡眠,其免疫系统功能就可能降低60%。
危害五:诱发其他疾病
长期熬夜会导致体内新陈代谢变慢,影响身体各种营养吸收,特别是脂肪、碳水化合物与毒素容易在我们的体内堆积,所以久而久之会患有肥胖症。另外,长期熬夜者的血压、心率调节会呈现较高负荷的态势,而血管收缩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也会出现异常:可能会增加心脏缺血的可能,也可能会增加冠脉粥样硬化以及斑块不稳定的风险,最后造成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还可能会出现心源性的猝死。
在此提醒那些熬夜党们,一时熬夜一时爽,长期熬夜可就不爽了,莫等疾病找上你,才后悔莫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