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新公司发现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很多职场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以为进了新公司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未必。进入新公司也有可能面临很多新问题,这是你无法预料到的。那么进了新公司发现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该怎么办呢?以下是毕老师分享的文章,欢迎阅读!

  在一个新公司里,有哪些预期是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的呢?下面毕老师总结了三点:

   一、发展前景不符

  包括职位的发展前景不符,部门的发展前景不符,甚至是企业的发展前景不符等。

  其实,不管发生哪种情况,遇到哪种“不符”,大家要做的就是——先观察后思考,先分析后行动。千万不要立即做出就要走人的决定,因为情况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困境也是有可能通过努力而扭转的。

  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首先应该积极面对,分析思考,扭转解决。而消极回避,一走了之,应该只被用作最后一招,是最下下之策。

   二、职位不符

  包括职责不符、职级不符、层级不符等,也就是说,当初许诺你的职位和你入职的职位不一样。

  迦南的经历就明显属于职责不符,入职后的工作职责和面试时沟通的工作内容不一致。

  而职级不符、层级不符等,主要是说承诺的职位和级别在入职后没有落实到位。

   三、人际关系不符

  包括汇报线关系不符、团队规模不符、融洽度不符等,前两个是和当初承诺求职者的不一样,最后一个是和求职者个人预期不一样。

  下面举3个例子分别说明这3种不符:

  汇报关系不符——比如,面试时说这个岗位直接跟部门经理汇报,入职后你发现你和部门经理之间,还隔着一个高级业务主管。

  团队规模不符——比如,面试时说这个团队是公司核心业务部门,入职后你发现,团队在公司只算个三线部门,很难争取到资源和费用。

  融洽度不符——比如,你以为团队成员都很好相处,团队很融洽,很nice,入职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很多同事根本不喜欢你这个空降兵。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思考呢?

  一方面,分析产生不符的原因。为什么会不符?是和当初承诺不符?还是和个人预期不符?如果是个人预期导致的,是否个人做出了过于乐观的估计?

  另一方面,根据不符产生的原因进行积极应对。分析清楚,哪些是自己努力之后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个人努力无法改变的。自己把能够改变能够掌控能够努力的部分全部做完之后,再来看这家公司是否值得你继续待下去。

  一般来说,积极应对可能会产生2种结果:

  (1)情况变好了,个人适应了,问题解决了,那就留下来继续工作吧。

  (2)情况变得更糟,个人仍旧无法适应,这时求职者就要考虑离开这个团队这个部门了。

  如果求职者对这家公司非常认可,而且公司内部有很多人员流动的机会,就可以考虑转岗。

  如果求助者对这家公司比较失望,或者认定内部没有其他合适的机会,就要转向外部寻找机会,开始新一轮的跳槽行动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求职者给自己思考和行动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个月左右,这也差不多是新岗位试用期的范畴。在试用期结束之前,求职者可以随时走人,这样对个人对公司的损失都是最小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