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移动通信?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如题所述

一、移动通信定义如下:

1、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s)是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之间用来沟通的通信方式,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之中。

2、移动通信包括陆、海、空通信,频段遍及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

3、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台、移动交换局组成,若要同某移动台通信,移动交换局通过各基台向全网发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收到应答后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移动台并从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一信令使其振铃。

二、移动通信特点如下:

1、移动性:通信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所以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

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普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

3、噪声和干扰严重:在城市环境中的通话,会经常受到各种交通噪声、工业噪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移动通信是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协调一致地工作;移动通信系统还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很复杂。

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扩展资料:

移动通信分类如下:

1、移动通信按业务性质分有电话业务和数据、传真等非话业务;

2、按服务对象分有公用移动通信、专用移动通信;

3、按移动台活动范围分有陆地移动通信、海上移动通信和航空移动通信;

4、按使用情况分,常用的有移动电话、无线寻呼、集群调度系统、漏泄电缆通信系统、无绳电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移动通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1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s) 沟通移动用户与固定点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

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包括陆、海、空移动通信。采用的频段遍及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台、移动交换局组成。

若要同某移动台通信,移动交换局通过各基台向全网发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收到应答后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移动台并从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一信令使其振铃。

1、移动性

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

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

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普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

3、噪声和干扰严重

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

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手机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的最常见示例是移动电话(手机)网络。甲手机是接收或使得通过呼叫的便携式电话小区站点(基站)发送塔或。无线电波用于在手机之间传输信号。

现代移动电话网络使用移动通信,因为无线电频率是一种有限的共享资源。蜂窝基站和手机在计算机控制下改变频率并使用低功率发射器,因此通常有限数量的无线电频率可以被许多呼叫者同时使用,干扰更少。

移动电话运营商使用移动通信为其用户实现覆盖和容量。较大的地理区域被分成较小的小区,以避免视线信号丢失并支持该区域内的大量活动电话。所有的小区站点都连接到电话交换机(或交换机),后者又连接到公共电话网络。

在城市中,每个小区站点的范围可能高达大约1 ⁄ 2英里(0.80 公里),而在农村地区,范围可能高达 5 英里(8.0 公里)。在空旷的开阔区域,用户可能会从 25 英里(40 公里)外的蜂窝基站接收到信号。

由于几乎所有手机都使用移动通信,包括GSM、CDMA和AMPS(模拟),因此术语“手机”在某些地区,尤其是美国,可与“手机”互换使用。然而,卫星电话是不直接与地面蜂窝塔通信但可以通过卫星间接进行通信的移动电话。

有许多不同的移动通信技术,包括: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cdmaOne、CDMA2000、演进数据优化(EV-DO)、GSM 演进的增强数据速率( EDGE);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数字增强型无绳电信(DECT)、数字 AMPS (IS-136/TDMA) 和集成数字增强型网络(iDEN)。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移动通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6-02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移动(或暂时停止)状态下的通信,包括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等。简单来说,就是移动中的信息交换。它的特点如下:

一、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这种传播媒质允许通信中的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其位置不受束缚,不过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一般都很差。

移动通信的运行环境十分复杂,电波不仅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弥散损耗,并且会受到地形、地物的遮蔽而发生“阴影效应”,而且信号经过多点反射,会从多条路径到达接收地点,这种多径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都不一样,它们相互叠加会产生电平衰落和时延扩展。

移动通信常常在快速移动中进行,这不仅会引起多普勒(Doppler)频移,产生随机调频,而且会使得电波传播特性发生快速的随机起伏,严重影响通信质量。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必须根据移动信道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

二、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城市噪声,车辆发动机点火噪声,微波炉干扰噪声等;移动通信网络中其他电台的干扰—主要的干扰源包括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多址干扰、ISI、ICI、内部干扰、外部干扰。

1、邻道干扰:是相邻的或邻近频道的信号相互干扰。目前,移动通信系统广泛使用的VHF、UHF电台,频道间隔是25kHz。然而,调频信号的频谱是很宽的,理论上说,调频信号含有无穷多个边频分量,当其中某些边频分量落入邻道接收机的通带内,就会造成邻道干扰。

2、同道干扰:也称同频干扰,是指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是移动通信在组网中出现的一种干扰。在移动台密集之处,若频率管理或系统设计不当,就会造成同频干扰。在移动通信中,为了提高频率利用率,在相隔一定距离以外,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称为同信道复用。显然,同信道小区相距愈远,同频道干扰就愈小,但频率利用率降低。因此,两者要兼顾考虑。

3、互调干扰:是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的现象。

三、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四、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移动台在通信区域内随时运动、随机选用无线信道进行频率和功率控制、地址登记、越区切换及漫游跟踪等技术、入网和计费方式有特殊的要求

五、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移动台对外界(尘土、振动、碰撞、日晒雨淋)的影响需要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性能稳定、可靠,携带方便,功耗低、低温,适应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29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
移动互联网具有内容碎片化、时间碎片化,可以随时随地触网。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概念:
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包括陆、海、空移动通信。采用的频段遍及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台、移动交换局组成。若要同某移动台通信,移动交换局通过各基台向全网发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收到应答后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移动台并从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一信令使其振铃。
特点:
(1)移动性。
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
(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
。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普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
(3)噪声和干扰严重。
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
(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百度百科有很详细的解释的,你可以看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