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意思是什么?

金融业包括哪些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金融的特征: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经济学上的信用,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形式,对应于现货交易(即时清结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最能体现信用的原则与特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信用已与货币流通融为一体。
  (2)信用交易的应有特点
  a. 一方以对方偿还为条件,向对方先行移转商品(包括货币)的所有权,或者部分权能;
  b. 一方对商品所有权或其权能的先行移转与另一方的相对偿还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交易的发生是基于给予对方信任。
  2. 金融原则上必须以货币为对象。
  3. 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场学(en: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学(en: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学(en: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ics)
  投资学(en:Investment Investment)
  货币银行学(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国际金融学(en:International Finance)
  财政学(en:Public Finance)
  保险学(en:Insurance Insurance)
  数理金融学(en: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计量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06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租赁业和典当业。

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垄断性一方面是指金融业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随意开设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指具体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性,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泰、华夏、南方等全国性证券公司,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高风险性是指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其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效益依赖性是指金融效益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受政策影响很大。高负债经营性是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其自有资金比率较低。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对此有一个认识和发展过程。过去我国金融业发展既缓慢又不规范,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第2个回答  2007-01-17
金融狭义的理解为资金的融通
广义的金融是指货币流通与货币资金的融通

参考资料:金融学

第3个回答  2019-11-13
第4个回答  2007-01-06
资金融通简称金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