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如何实现速度 质量 效益的统一

如题所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紧紧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对外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加快了产业升级,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新华社发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张永军说,一般认为,我国经济的合理增长区间为9%至10%,超出这样的增长区间,就会造成经济效率降低。协调速度质量效益间的关系,从短期来看,当前应该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抑制投资过快增长来适度减慢社会总需求,使得经济增速回落到较为合理的区间。同时,可以尝试进行资源价格改革,更多发挥价格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以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国家信息中心另一位高级经济师胡少维则表示,虽然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处于平稳运行态势,但投资增长偏快,投资率不断上升仍是现实。要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协调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就要有效地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的专家们指出,从近几年来宏观调控的实践看,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和贸易顺差过大等已经由短期矛盾演变为中期问题。调整经济发展的速度、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重要保证。专家认为,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这是针对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代价过大的情况提出的。这些情况突出表现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仍不够快,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较缓。张永军说,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投入带动的,科技进步的贡献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从长期来看,为了使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有必要扎实地推进自主创新,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从而带动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他同时指出,由于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在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量也快速增长,大量的资源消耗对环境造成很大压力。要在经济发展中统一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就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协调性上下功夫,尤其是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高能耗、高污染造就的高增长,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变,从长远来看必将束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