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这里的问号指的是,感叹号指的是

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这里的问号指的是,感叹号指的是

指的是不断解决疑问,直到找到真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当代作家叶永烈于1981年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此文主要是用多个事例论证并告诫了人们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全文条理清理,通俗易懂,字里行间闪烁着知性之美、智慧之美。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81年,当时是为安徽新创办的《科苑》杂志写的,最先发表在杂志的创刊号上。

大学期间,叶永烈作为北京大学化学系学生,在正课之余,读了许许多多化学史著作,诸如丁绪贤教授的《化学史通考》袁翰青教授的《中国化学史论文集》等等。之后从化学史进而扩大到科学史,亦是大量阅读。

在二十岁的时候,叶永烈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其写《十万个为什么》的“技巧”之一,就是从科学史上有趣的故事说起,从中引出相关的科学原理,回答“为什么”。

比如,《水是什么》从英国化学家普列斯特利的故事说起,从而引申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变成水,得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结论。后来,他写科学杂文,也就以生动的学事例论证科学主题,论证哲理。此文是科学杂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的。

作者简介:

叶永烈(1940年—2020年),笔名萧通、久远等。科普学家、传记文学叶永烈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化系。毕业后到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任编导。1979年9月25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0年调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担任常委,兼任上海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并从事专业创作。1987年调往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至今。

现职称为一级作家、教授。2002年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2005年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2011年出版《叶永烈文集》,共50卷,其中科普作品24卷。

叶永烈20岁开始写作,截至2018年1月,已经出版逾3500万字作品。叶永烈对自己的创作做过一次数字总结:“前段时间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做《叶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万字;我的纪实文学作品是1500万字;还有行走文学,《叶永烈看世界》21本,现在已经全部出版,500万字。”

从2015年开始,叶永烈从纪实文学转向长篇都市小说的创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135万字的“上海三部曲”。这三部长篇小说,并无故事上的联系,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上海。

第一部《东方华尔街》,写当年“冒险家”的后代从美国重返今日改革开放的上海所发生的传奇故事;第二部《海峡柔情》,是上海、台北双城记,写“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故事;第三部《邂逅美丽》,是上海、温州双城记,写民国时期动荡岁月的青春故事。

这三部长篇小说每部45万字,分别从上海-美国、上海-台北、上海-温州的角度写上海,所以称之为“上海三部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里的问号指疑问,怀疑。发现问题。
把“?”拉直变成“!”。这里的感叹号指的是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了真理。
第2个回答  2018-05-18
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一论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2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文为议论文,思路如下:第一部分:(1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部分:(2-6段)运用三个事例,证明论点,这也是文章的主题部分。首先,概括的指出这一观点(2段),然后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三个有代表性的事 例(3-5段)。最后,对三个事例进行总结。第三部分:(7-8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概括地说就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主要写作方法: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又叫事实论证或摆事实)结构:总分总
第4个回答  2020-06-05
?指的是发现问题。!就是指科学家们不断探索,不断研究,而找到的答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