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与汉语区别在哪?

如题所述

首先,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所以在语法结构上完全不同,这也是日语和汉语最大的区别。中文语法在语序上基本和英语相同,但是日语是谓语在后的语言。

所以最大的区别是日语各式各样的语尾表现。所以,就算我们没有学习过日语的中国人能够看懂一些日语汉字,但是多变的语尾表现会成为句子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反问,否定,强调,尊重,不屑的语气几乎都是通过语尾表现的。

另外,时态,中文是没有时态的语言,我们分别他们的基准是修饰时间的词汇,日语在形态上存在时态,其概念有点相像于英语的时态。这些时态存在于句子的各个部分,非常关键。

其次,日语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它多变的接续法。在日语学习中,入门者的最大的阻碍就是背诵日语的接续法。和中文不同,日语在接续的时候,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变化才能够自然接续下面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还有,语言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汉语全部都有汉字组成。而在日语里面,有两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汉字和假名。其中假名还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假名和汉字同时出现在句子中。汉字基本上都是名词,就算有动词意义也要通过平假名的添付成为动词。

一般而言,所有语言的附加意义,比如肯定否定,时态,语气,接续。。。都是通过平假名的变化而达到的。片假名在日本里面的作用很少,仅限于表达外来语和强调,或者在一些无法打印汉字和平假名的简易机器上使用。

日语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他们借用很多外来的词汇,刚才上上面一段提到片假名。在日语中,同样的东西可以分别用汉字和片假名来表示,一般而言汉字表达的是传统的意义,片假名代表外来的新兴事物。汉字的读法一般而言都对应一组平假名。

所以我们中国人对于汉字比较熟悉,但是日语的读法还是要通过记忆来掌握的。而且,同样的汉字在不同的情况下发不同的音也是其特点。但是和中文发音确有很相似的地方,普遍认为日语是因中文而产生的,远在唐代,我们最昌盛的时候,日本是很崇拜中国的。

而大多数人都认为日文的发音最接近中国的吴音。而由于很多汉字在不同时期分别传入日本,因此同样的汉字发不同的音是这样产生的。假名也来源于中文的边旁部首。无论如何,中国给日本的影响非常深远,所以,汉字和平假名表达的日语是传统的。

这里举一个例子,我们熟悉的蜡烛,日文的汉字就是这两个字的繁体字(在日本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一行形态上的改变),对应的假名是ろうそく发音是RO-SOKU 发音和中文的一些地方语言很相近,但是只有记住汉字和所对应的假名,才能沟通。

蜡烛的意思是我们所熟悉的照明用的蜡烛。而当我们表达生日蜡烛的时候,就不能用这个词了,我们要用キャンドル(片假名)因为生日蜡烛这个事物,是从西方传来的,同样,我们家里熏香的蜡烛烛台,也要用外来语。几乎所有的外来事物,在日语中间都有所对应的外来语的叫法,特别在电脑和商业用语上,简直是日文版的英文。

而一些连锁店和商标,因为想模仿西方的业态而使用很多外来语。这也和他们的性格有关系,他们普遍认为西方的事物比较新潮和吸引人。有些人说话一口外来语,而事实上,他们的外来语来自英语或其他语言,但是发音是日文独特的。因此他们的外来语只能作为日语来看待。可能懂英文不懂日文的人也听不懂。

日语这种语言牵涉到很多其他的语言,但同时是非常独特的。它的发音非常单纯,但单纯中有其独特的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首先,这是两种语言,只不过很多相近的地方,比如在日语里看到中文,或是有些字很像中文,或者有些词汇读出来就和·中文很接近,这都是日语接近中文的标志
我前几天看某一集的日剧《孤独的美食家》,其中有一集老板娘手里拿着镇纸(用来压宣纸的文房用具),结果有个人问她这是什么,她回答到:文镇(win jine,就是文房用具镇纸,日本叫文镇),这么一个词听起来很像中文的“文镇”两个字的发育,所以通过这么一个细节可以看到日语里很多中文的影子,但是日语里也有外来物,比如谢谢,有时候就被读成:Thank you!,和英语发音几乎一样!所以日语也在近代吸收了外来语尤其是英语的很多发音!
日语不仅吸纳了汉语的文化还有英语的文化,可以说是的一个中西合璧的文字,其实日韩和中国一样,在古代文盲很多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学习上学,所以为了让国民文盲率降低,所以日韩都在文化的演变的过程中发明了自己的文字,韩国是16世纪中期朝鲜世宗国王发明了训民正音,就是朝鲜语的雏形!后来慢慢改成了谚文,就是今天的韩语!而日语是公元十世纪有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两位高僧来到中国取经之后回到日本之后根据中文的草书和楷书发明了平假文和片假文,就是日语,然后经过战争和明治维新的事件最终演变到现在的中西合璧的日语!
日语的好处是很多句子有夹带汉字的,不像朝鲜语改成谚文之后一个汉字看不到了,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我记得玩有些日语游戏,有些剧情介绍你可以看个半懂不懂的,和韩语谚文不一样的!
而且别看日语里很多英文词汇,但是日本的英语普及率很低,高晓松曾经说过他在日本在酒店用英语管前台要一双拖鞋,愣是没人听得懂,找了好几个人都不会说英语,可说日语又有英文发音的词汇!所以别看日语名字和说话有英文,那日本人也不懂英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认日语里的英文读法是日语而不会说英语!
我觉得日语有个优点,就是它即简化了汉字又保留了一定数量的繁体汉字,不像我们在1971年简化汉字实施后,把很多很合理的繁体字给简化的不伦不类了,变得很不好,虽然普及文字导致文盲率降低,但是不伦不类确实也让今天的我们感到一阵叹息,简化汉字没错,但是简化你不能全简化了啊,有些繁体字非常合理,你就必须留着啊,简化那些本来就不合理的繁体字多好!
日语虽然摒弃了汉字,但是还保留了汉字的根,又接纳了英语的嫁接。这种语言只能说也就日本人能做到!所以日语我觉得是改编语言里最成功最好的一个,只不过我不太喜欢日语的读音,据说日语有些中文读音来源自闽南语。闽南语特点就是嗲(dia3)!不信你听《爱拼才会赢》那歌,说话就是有些嗲的!所以日语说起来也很嗲,就是说话很平快,不信你看看安倍采访的视频,典型的日式嗲音,而不是像韩语那种粗口音更多!日语是平口音比较多,而是有些音说的时候也容易柺嗒到平口音!这个上海话最有特点,上海话很多就是平口音,说起来感觉扁扁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日语真是一个很神奇的一种语言,一个岛国,竟然可以有自己很完整的独特文化,这是一般岛国无法拥有的,比如马达加斯加岛,古巴岛,新西兰岛,都是外来文化冲击的很猛,自己本身的文化基本消失殆尽了,所以日本也是我觉得很好的保留了自身的文化,还吸纳了外来的文化,最终融合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个好事,也是我们必须要学的,我们不能只接纳外来文化,也不能只学我们古老的文化,要与时俱进,通过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吸收来达到平衡,这样才能做到中西合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