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照片做头像的女人是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用自己的照片做头像的女人一般有自我暴露定律、首因效应、苏东坡效应、厚脸皮效应、钓鱼效应等心理效应,来积极展示自己的美。

一、自我暴露定律。

亮出真实的自己,促使社交情感更加亲密。如果对社交是一种随缘的状态,或者主动亮出自己,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优点、缺点,增加彼此的亲近感。比方说,一个腿有残疾的女人,用全身照作为微信头像,就等于是直接告诉了所有亲戚朋友——“我就这样,不需要同情,也不要贬损”。

真善美的一面露出来,接受大家的点赞;假恶丑的一面露出来,请大家批评指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的社交,彼此坦率,更容易产生信任感。

二、首因效应。

把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一般来说,女人用来做头像的照片,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并且是自认为“最满意”的一张。如果后续有更好的照片,再进行更换。有很多男人喜欢批评女人——臭美。其实,臭美也是美,关键是心里美。

根据社交经验,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就像烙印一样,深入人心。以后要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一印象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作用。女人把照片亮出来,恰好切合了“以貌取人”的社交方式。一方面给对方真诚的印象,一方面告诉对方,如果你对我没有什么好印象,就别交往了,免得对方猜想。

三、苏东坡效应。

真诚接受别人的点评,提升对自己的认知度。宋朝时,诗人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又去了汝州做团练副使。途经九江,和朋友参寥同游庐山。他由衷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经历了多次被贬,苏东坡才真正知道自己的分量,也认清了形势。他还把自己的感悟,告诉儿子,说:“我被聪明误一生。”根据苏东坡的感悟,我们知道了这样的道理——人们很难正确认识“自我”,通常会自我感觉良好。因此,我们需要公正客观地点评,让外人来帮助提升“认知”。

女人把自己的照片亮出来,一开始就想到了,总有人会指指点点,也有人挑刺。但是她愿意接受“挑刺”,越是难听的话,越能体现出自己的不足;为外貌点赞的话,可以让她更加自信,每天都愉快,左右都有好处。

四、厚脸皮效应。

放下毫无意义的面子,开开心心做自己。有的女人,不仅把自己的照片亮出来,还用全家福、两口子的合影作为头像。因此,常常有外人对她说“你先生配不上你”之类的话。

在网络里,两个人聊天,总有人问“看你长成什么样子”。如果女人长相一般,也许对方会迅速结束聊天,意味着情感消失了。一开始就看到了照片,就可以避免类似的尴尬。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外表,并且不能随意去改变。如果害怕见人,说明她有一种期待——自己变成天姿国色的人,惊艳四座。然而,这样的期待,是不太现实的。

开开心心做自己,摆出一副“我行我素”的姿态。因而,那些无聊的点评,就不会放在心上了。毕竟,幸福是自己的,就在自己的家庭里,外人无法体会。

五、钓鱼效应。

激发别人的好奇心,从而增加交友的选择面。说起钓鱼,我们马上会想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姜太公用没有鱼钩的钓竿去钓鱼的时候,引起了周围的人的注意。连居于高位的周西伯也被他的行为吸引了。

因此,总有一些女人,利用钓鱼效应,来激发别人的好奇心,从而牢牢把控对方的“言行举止”,为自己争取到社交的主动权。利用“好奇心”的微信头像,不一定是她自己的“照片”,也许是一些网络图,或者是经过多次修改的照片,让人看不清真相,却期待看清真相。

带着好奇心去与人交往,难免会增加聊天的次数,情感一点一点变好,或者被人牵着鼻子走。具体要发展到哪一步,结局如何,都在她的把握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