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李三讲的什么故事

如题所述

老燕子李三,原名李鸿,字景华,1898年生于京东蓟县。幼时随叔父到沧州落户,艰苦度日。沧州习武之人众多,他也跟着学了点武艺。因其禀赋较好,身体轻快,渐渐地,爬墙上树易如翻掌,非一般人所能比。由于家境贫寒,及其年纪稍长便开始四处偷盗,曾在河南、湖北等地屡屡作案,有一次竟然偷了洛阳警备司令白坚武家的财物,名声大振。   为了增强本领,李景华曾师从田盘山万松寺师父石敢当,及其同道师弟五台山法慧。法慧因见他从小在山区长大翻山越岭如履平地,除教他刀枪剑戟斧钺钩等十八般武艺外,又授他八步登空和燕子三超水,传说神奇。在地面上上窜下跳,在水面上可贴水面跳跃,宛如燕子掠水疾飞,因此在师兄中得名燕子李三。几年苦练,功夫大进。 关于燕子李三的原型,还有一种说法。其人出生在当时的河北(现在的天津市蓟县上仓镇的程家庄)。名字是李芬,他在家中兄弟排行老大,在当时的京东武界中排行老三,因此人们尊称芬三爷,历史上记载他是清末义士。李芬出生的村子为他立有碑文为证,在他健在的年代,因为武功显赫、行侠仗义而被当地人把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编成评戏传唱。李芬的武艺虽然高强,但并不象传说中那样有绝顶的轻功,是人们歌颂他的时候把武界排行老二的草上飞--梁英以及其它武林高手的故事都套编在他的身上,结果在后人不断传送演绎的情况下,义侠李芬变成了今天后人杜撰出的燕子李三。他不是被反动军警设计逮捕杀害的,却是因为义气而吃官司,问斩刑,后因为光绪的一个皇妃久闻其大名,得知李芬因义气而吃官司,便疏通皇上而将其赦免死罪,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美人救英雄”的佳话。李芬幸免于死,为了报答再造父母之情,便就地跪拜比自己还小的皇妃为干妈。到了清末民初的年代,在北方万木枯黄的季节,皇宫里还会派人赶着四轮胶皮马车给他们的干亲--李芬家送黄瓜等夏令蔬菜。   李芬是在自己的出生地颐养天年而终,当时驻扎在那里的大军阀--吴佩孚久仰其大名,带领军队将其发送,玻璃灵棚,长达百米。浩浩荡荡的出殡的队伍为了表示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出殡的队伍抬着棺椁在离墓地大约1.5华里的距离上前进一步后退三步,棺椁不落地的情况下,队伍整整走了七天七夜,在当地轰动一时。50年代破四旧挖祖坟及后来文革的时候,李芬的墓地还受到当地人的保护。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他的墓地被其分田承包的人挖掘铲平,据当地人讲“在楠木的棺椁中,李芬的尸骨下面铺垫大约有半棺椁的铜钱,经过日月的侵蚀,它们已经变成了巨大的一个整沱。挖掘者将铜钱当成废铜卖掉。如今李芬的后人还生活在天津蓟县上仓镇的程家庄里面,村里的贤人义士为了纪念先人而再次修碑立撰,告知后人。追问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16
主要讲述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北方武林门派“燕子门”师徒间、师兄弟妹间恩怨情仇的故事。结合了军阀混战、抗战、内战的历史沧桑,展现了不同信仰和追求的燕子门三位高徒的人生轨迹和成长历程。当代阴阳易辨派创始人高煜翔评价该剧:“跌宕起伏,儿女情长,引人入胜,弘扬正义。”追问

谢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16
抗美援朝的故事追问

真肤浅

追答

恩,李三是李家庄的抗日英雄

采纳

追问

我采纳屁 你真肤浅 看个事情只会看出好和不好

第3个回答  2014-01-16
不是侠盗吗?追问

你是女人吗?

追答

怎么了????

追问

你是女人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