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和轿车防冻液通用吗

如题所述

通用;目前市场上冷却液的冰点在-15℃到-40℃之间。所选用的冷却液的冰点应比当地最低温度低10℃以上,北方冬季夜间温度多在-10℃以下。大多数情况下,冷却液的冰点应比当地最低温度低-10℃~15℃左右。根据冰点,冷却液可以包括:0℃、-15℃、-25℃、-30℃、-35℃、-45℃等。冰点代表液体结冰时的温度,主要是衡量冷却液低温流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大多数正常的家用车在行驶2年或2万公里后需要更换冷却液。同时,冷却液必须具有夏季防沸腾、冬季防冻的特性。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约为90~110℃,而水的冰点和沸点分别为0℃和100℃。如果全部注水,水温达到100℃就会“沸腾”。冬天车辆会长时间熄火,尤其是通宵,环境温度在零度以下。在冷却系统中,冷却液不仅能保持稳定的工作温度,还能防止汽车发动机在夏天运作时过热,在冬天使用时冻住发动机,从而保护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此外,冷却剂具有防锈和防腐蚀的特性。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由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制成。如果长期与高温下的水接触,会发生腐蚀、生锈、结垢,影响冷却系统的效果,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因此,在更换冷却液时,也需要选择具有良好防锈和防腐蚀的冷却液来保护汽车的冷却系统和发动机。当然,无论冬夏,都要用冷却液代替水,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加水。换一段话。在汽车冷却系统中,使用冷却液而不是水至关重要。冷却液具有防冻和防沸腾的特性,能够保护发动机在极端天气下的工作。此外,冷却液还能防止发动机在高温下出现腐蚀、生锈和结垢等问题。因此在更换冷却液时,要认真选择具有良好防锈和防腐蚀特性的液体。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冷却液的冰点和浓度,避免因为使用不当而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水来代替冷却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