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我,我不怪你》这首诗到底是出自莫言还是余秋雨,大概在多少年写的?

如题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出自一首现代诗歌。

1,诗歌最早在文苑2010年第8期第65页发表过,作者心语心荷,其后又刊登于意林文汇。

2,2010年第6期第60页,注明了转载,作者也是心语心荷。

3,文章又在广西共青团刊物金色年华2011年07期第40页上再次发表,没有注明转载,作者余秋雨

4,但是就文风而言觉得与余秋雨实在不符。找到原文可以自己体会一下。

扩展资料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当代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余秋雨以擅写历史文化散文著称,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出版后广受欢迎。此外,他还著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散文作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9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是一首现代诗歌,网上传言作者是余秋雨,但是不是余秋雨有待考证。

时间不详。

原文如下: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

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

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

或深或浅,盖上布,以为不存在。

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一场爱恋,

用心、用情、用力,感动也感伤。

我把最炙热的心情藏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

喝下的冰冷的水,酝酿成的热泪。

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一段告白,

忐忑、不安,却饱含真心和勇气。

我把最抒情的语言用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爱你的时候,

因为我只有在看不见你的时候,才最爱你。

同样,

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寂寞的时候,

因为我只有在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也许,我太会隐藏自己的悲伤。

也许,我太会安慰自己的伤痕。

也许,你眼中的我,太会照顾自己,

所以,你从不考虑我的感受。

你以为,我可以很迅速的恢复过来,有些自私的以为。

从阴雨走到艳阳,我路过泥泞、路过风。

一路走来,你不曾懂我,我亦不曾怪你。

我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

也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大方。

只想让你知道,感情不在,责备也不存在。

扩展资料:

赏析:

最美的承诺,我们都不会轻易说出口。 “我爱你”永远没有“我们,结婚吧”来的美丽。 或许,我们之间就像一条相交线。 我爱你时,你不爱我。 我不爱你了,你却爱上了我。 可是我爱的却是从前的你,而你爱上的却是现在的我。所以我们必定背道而驰。

离开,然后越走越远。 没有一摸一样的人,没有一摸一样的爱,就算是同一个人,或许过了这一分钟,给你的会是不一样的结局。 就像我忘记了你,如果再次相遇,或许你还是那个你,但是我已经忘记。给你的也会是陌生的言语。 你曾经是那样的讨厌我,或许现在我放开了,会更加快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作者是余秋雨,发表在《金色年华》2011年 第7期

原文: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
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
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
或深或浅,盖上布,以为不存在。
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一场爱恋,
用心、用情、用力,感动也感伤。
我把最炙热的心情藏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
喝下的冰冷的水,酝酿成的热泪。
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一段告白,
忐忑、不安,却饱含真心和勇气。
我把最抒情的语言用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爱你的时候,
因为我只有在看不见你的时候,才最爱你。
同样,
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寂寞的时候,
因为我只有在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也许,我太会隐藏自己的悲伤。
也许,我太会安慰自己的伤痕。
也许,你眼中的我,太会照顾自己,
所以,你从不考虑我的感受。

你以为,我可以很迅速的恢复过来,有些自私的以为。
从阴雨走到艳阳,我路过泥泞、路过风。
一路走来,你不曾懂我,我亦不曾怪你。
我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
也不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大方。
只想让你知道,感情不在,责备也不存在。
我说,每个人都有一段暗恋,
欣喜,雀跃,恐慌,失望,
我把最真挚的感情埋藏在那里。
所以,
你不懂我,
我不怪你。

参考链接:http://www.cqvip.com/qk/80082X/201107/
第3个回答  2013-09-28
作者是余秋雨,发表在《金色年华》2011年 第7期
http://www.cqvip.com/qk/80082X/201107/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