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的"字"字意思

如题所述

1、字作动词,有6义。
(1) 生孩子。例如: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2)抚养。例如: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爱。例如:于父,不能字厥子。——《书·廉诰》
(4)教育。例如: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学问通达,观书史,工为诗。——《金史·温敦兀带传》
(5)治理。例如:防民之理甚周,而不至皎察;字民之方甚裕,而不至使侵蛑。——刘禹锡《答饶州之使君书》
(6)取名。例如: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
2、作名词,有4义。
(1) 文字。例如: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表字,人的别名。例如:闻名即知其字,闻字而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白虎通·姓名》
(3) 书法。例如: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钟王。—— 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
(4) 书信。例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7
古代汉语中,一般常说“某某人字XX”,这里的“字”也就是“表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现代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