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

5、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干扰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扩展资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执行合同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合同法的灵魂。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合同法区别其他法律的标志,集中体现了合同法的基本特征。

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

参考资料合同法基本原则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05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公平原则,不损害公益。

1、平等原则
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对等。合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2、自愿原则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当然,自愿也不是绝对的,不是想怎样就怎样,当事人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要大体上平衡,强调一方给付与对方给付之间的等值性,合同上的负担和风险的合理分配。

4、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终止后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相互协作。

5、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扩展资料

《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第43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该二条规定的是缔约过失责任,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基本依据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法》第92条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该条讲的是后契约义务,履行后契约义务的基本依据也是诚实信用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同法基本原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05

1、平等自愿原则。

2、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3、遵守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4、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

扩展资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执行合同法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合同法的灵魂。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合同法区别其他法律的标志,集中体现了合同法的基本特征。

中文名: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外文名: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contract law

集中体现:合同法的基本特征

地位:合同法的灵魂

首要原则:平等、自愿原则 

参考资料:合同法基本原则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12

合同的基本原则是平等自愿原则、公平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

《合同法》第三条规定,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合同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合同法》第五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扩展资料

1、合同(Contract),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

2、合同注意事项(1):合同的基本条款要具备,尤其是交易的内容、履行方式和期限、违约责任要约定清楚;查阅国家对该交易有无特别规定,目的在于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合法有效;向律师事务所、公司法律顾问咨询相关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了解业务发生纠纷的概率和纠纷的起因、种类,以便在订立合同时尽可能避免同样缺憾的发生。

3、合同注意事项(2)可能的话,通过行政机关的公证、律师见证和公证,通过相关机构的中介作用,使合同的内容尽可能完备;签署合同时合同表面要字迹清楚,整洁,推荐使用合同专用纸张打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04

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自愿原则: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3、公平原则: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5、权利滥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则: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扩展资料: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合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