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叛国叫“汉奸”,那日本叛国的叫什么?叫做共产主义战士

如题所述

电视剧《潜伏》在国内上映以后,一直有口皆碑,主人公余则成饰演的共产主义战士,始终从事着出生入死的地下工作,稍有不慎就会暴露身亡,他为中央窃取十分重要的情报信息,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剧中余则成有一句至理名言: “国人痛恨汉奸比痛恨日本人还甚” ,这是当时民不聊生的中国,百姓心中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 “汉奸”,“卖国贼” 的出现,使得敌方掌握了许多重要线索和情报,大批的共产党人因此遭受到屠杀,所以国民才对汉奸 恨之入骨。

那么,中国有“汉奸”,日本有没有 “日奸” 呢?按说这样的事情即使发生的概率较低,但也是有存在的可能性的, 历史 上日本还真出现过“日奸”,他们暗自活动,窃取情报,传递给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为了共产主事业奋斗,其中代表性人物就是 尾崎秀实

说到尾崎秀实,就不得不说他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在二战结束前,日本人对中国的诸多研究当中,就数尾崎秀实的研究最深入,视角最独特,加之其共产主义的内涵和内阁参议院的身份,使得他的论述往往真假难辨,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从小就 对中国文化特别了解。

尾崎秀实出生于1901年,这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一出生就跟随父亲去了台湾,1922年,二十出头的他考入了东京大学,开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从小就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很小的时候他就会背《长恨歌》,直到长大后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他也不忘教育自己的孩子: “汉文是我们的家传技艺”

尾崎秀实如此热衷于中国文化研究,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尾崎秀实的父亲和祖父就是中国文学研究者,并长期在大学里执教。中国文学教育的家庭背景,给了他从小就接触中国文化的土壤。

第二,尾崎秀实从小就跟随父母去了台湾,可以说他的青少年时期完全是在台湾度过的,这样就加大了他对中国的理解和交融。

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年以后,日本共产党随即诞生,他们与全世界的同胞们一样,信仰共产主义,并置身于全世界的 共产主义事业。

由于与中国是近邻邦交,且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尾崎秀实对中国情有独钟,对中国现有的国共并存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来中国,并与中国共产党接触。

1926年,大学毕业的尾崎秀实进入了日本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报社-朝日新闻社工作,由于他一直研究中国文化,所以当时日本共产党决定派一位专员到中国来与中国共产党接洽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由于1921年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遭受到了空前的重创,日本国内充斥着强烈的不满情绪,军国思想浓厚的日本统治阶级早就预谋以侵略来转移国内矛盾,一切“ 军国”,“天皇”“法西斯” 思想在政府内部相互感染,并迅速蔓延。

尾崎秀实和日本的共产主义战士早已看穿了日本高层的阴谋,加上他对中国特别了解,所以当组织决定派一名共产党员来到中国和中国的共产党取得联系时,这个最佳人选就非尾崎秀实莫属了。

1926年,尾崎秀实只身来到上海,和日本比起来,中国 “相对宽松” 的政治环境,给这个来自日本的年轻人充分的舞台施展才华。

在当时的上海,左翼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以鲁迅为代表的一群精英常常举行聚会联盟,宣传思想,尾崎秀实借此机会大量接触左翼派艺术人士,而他也非常受 文化巨匠 鲁迅的欣赏。

由于战争的需要,日本国内对中国文化常常进行妖魔化渲染,导致在日本国内,一提到中国文化,上到皇亲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不视为洪水猛兽,避而远之,为了扭转这样的印象,尾崎秀实如实的记录了中国百姓的生活,文章中深深渗透着对中国底层人民的善良和淳朴的 无比敬重。

当时,鲁迅先生的杰作 《阿Q正传》 已经出版,并在国内卷起轩然大波,中国本土的杂志报社碍于形势根本不敢拆穿这篇文章的寓意,而国民政府此时更是想方设法的阻止文章外流,以防在国际 社会 上给国民党带来不好的影响。

鲁迅先生此时十分心急,不知所措,正在此时,年轻的尾崎秀实主动找到了鲁迅,声称这个工作他可以尝试完成。

于是,尾崎秀实用了“欧佐起”的笔名,翻译了《阿Q正传》日文全版,为了进行文章的翻译校对工作,他经常拜访鲁迅先生, 二人结下了忘年交。

鲁迅曾经跟朋友夸赞过这个日本的小伙子: “尾崎秀实虽然来自日本,但是他学识甚广,思想开放,且为人忠厚老实,十分可靠”。 于是在鲁迅的引导推荐下,他有幸结束了当时国内的一大批文人斗士。诸如夏衍,王学文,田汉等等。

中国共产党的蓬勃发展让尾崎秀实感触颇深。在他看来, 只有共产主义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 ,军国侵略思想是令人憎恨的,即便这种侵略思想出自他的母国。在这一时期,尾崎秀实曾以白川次郎为笔名,发布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著作,甚至有些稿件他远寄回日本《朝日新闻》发表。

除了进行这些情报传递和反馈工作外, 尾崎秀实还积极组织在华的日本共产党,将大家凝聚起来,开会动员,说服劝导,随后又利用关系将他们潜伏到日本在华的各个军政要职部门。

1936年12月,进步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当时的日本新闻界对此事进行了疯狂渲染,大肆夸张宣传,就连《朝日新闻》这样的大社仍报道称:“3000多名叛军在西安发生叛乱,蒋介石的住所造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袭击,蒋介石已经遇害,原因是他和张学良私怨颇深”。

在此时,尾崎秀实力排众议,非常客观详细地报道了 “西安事变” 的全部过程和细节,并深刻剖析了事变的背景,意义以及最后蒋介石的安危情况。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如实报道,日本国内 “趁火打劫” ,迅速吞并中国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1932年由于工作需要,尾崎秀实被调回日本,在返回日本的游船上,他结识了同样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日本同仁-- 中西功

通过交流,尾崎秀实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表现印象非常深刻,中西功深受王学文的影响,对马列主义有着浓厚的兴趣,更是早早的加入了中国共青团,二人一见如故,并就中国目前的局势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尾崎秀实觉得眼前这个青年思想非常先进,意志极其坚定,于是开始教他慢慢从事谍报工作,从那以后,中西功多次传递情报给尾崎秀实,二人相互合作, 一起为中国共产党秘密工作。

1934年,在尾崎秀实的介绍下,中西功加入南满铁路,这个南满铁路表面上是日本在中国的铁路运输机构,但是它的内幕可不容小觑。这个机构是日本在中国安插的重要的特务情报机构,甚至可以和当时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相提并论。

中西功在此也不负众望,探取了大量的重要情报,并及时地传递给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在1941年,中西功返回上海以后,在阅读日本材料的过程当中,发现了日本将在太平洋对美国发起突袭的 惊天秘密。

得到消息的中国共产党也将此情报上报给了苏联的斯大林,苏联立即做出反应,调整兵力,最终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可以说尾崎秀实是中西功的领路人,如果没有尾崎秀实的推荐和带领,作为天才特工的中西功根本无法做出 如此巨大的成就。

1936年,由于工作的变动,尾崎回到了日本,鉴于他 “中国通” 的特殊身份,很快便在日本政界混得风生水起,这也为他后来的情报工作提供了莫大的便利。

1937年,尾崎秀实凭借突出的工作表现,被首相看中,竟然成为了日本近卫文麿首相的私 人顾问兼秘书 ,从此以后,他所接触的国家机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为了博取首相的信任,尾崎秀实不得不公开发表言论表示,若想彻底解决东亚协同理论的问题,只有彻底战胜中国,半途而废是不可行的。

而背地里,尾崎秀实又将重要的国家情报机密陆续地发给中国共产党,他的情报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连毛主席都知道此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并且对他敬佩有加。他的情报对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部署乃至斯大林的苏联战略部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与价值。

这一时期,德国特工左尔格建立了国际上非常著名的 “拉姆扎小组” ,该小组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间谍精英,他们虽然国籍不同,身份不同,却因为共同的信仰走到一起。而这个被称为“红色谍王”的组织核心成员之一,就是时任日本首相顾问的尾崎秀实。

一面是自己热爱的信仰,尾崎不忍看着中国人民 身处水深火热 ,一面是自己国家的同胞,也深受物资匮乏,民不聊生。于是为了加快战争的结束,尾崎心中激起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1941年,日本首相近卫文磨作为主战派,全力支持侵华战争,若想加快战争结束的步伐,只有将近卫政府连根拔除,于是尾崎打算以自爆的方式,通过暴露自己,带来舆论的风暴,来毁灭近卫政团。

在得知他真实的想法以后,所有的战友同胞都极力反对,但是心意已决的尾崎,早就做好了 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的准备。

这一年,左尔格的真实身份暴露,原本有机会逃到中国的尾崎看中了这次机会,在权衡了利弊以后,他不惜将自己的秘密故意泄露给了特高课,不久之后,尾崎被日本政府正式逮捕。

1944年,日本法西斯军人对尾崎处以绞刑,尾崎秀实也成了二战期间 日本唯一一个以“卖国贼”被处死的共产主义战士。

尾崎秀实的一生,是十分跌宕的,如果不是战争年代,他可以作为对中国非常友好的国际友人,与中国长久交流。

作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尾崎凭借坚定的国际信仰和生死无畏的殉道精神,一直从事了艰难的地下工作,一生忍受 “叛国者” 的骂名,无所畏惧的尾崎秀实只是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自己的价值观而奋斗终身。

国家是有国界的,但是革命精神和信仰却是无国界的,我们一定要铭记:今天的共产主义胜利的到来,是无数个像尾崎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 只要全世界的共产主义奋斗者团结一致,继续向前,那么世界终将迎来真正的和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