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己的美德小故事500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3

① 传统美德故事(500字以上)

义仆阿寄
华翰
明代,淳安地方(在今浙江省)的一户姓徐的人家,有一个叫阿寄的仆人。徐家的几个兄弟分家时,老大分了一匹马,老二分了两头牛,老三家守寡在家的媳妇,还有两儿、三女,却只分得了已经五十多岁的老仆人阿寄。
老三家的寡妇哭着说:“马能骑,牛能耕地,可阿寄己经五十多岁,连路都走不隐,还得吃我的粮食。哎,我可真倒霉呀!”
阿寄听到这话,感叹道:“主人啊,你是说我连牛马都不如吗?你不要难过,我会帮助你策划生计的。”
于是,阿寄决心策划生计,以显得自己有用。寡妇看到他为人诚实勤劳,就把自己所有的首饰都变卖了,共得十二两银子,都交给阿寄去做生意。
阿寄拿这些作本钱,进山去贩卖生漆,一年之后,就赚了三倍的钱,于是他对那寡妇说:“您可以无忧无虑了,富裕的日子马上就可以来到。”又过了十几年,阿寄为主人家所赚的财产,达到了几万两银子,并且为主人的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都办了婚姻大事,每件婚事都花费了千两银子。此后,又请了老师教授主人的两个儿子,并花钱让主人的这两个儿子,都当上了国子监太学生,寡妇家也成了当地最富的人家。
此后没几天,阿寄就得了病,临死前,他对那寡妇说:“我已经像牛马那样,报答了您了。”说着,从枕头里拿出两张纸,上面将所有的财产平均分成了两份,说:“把这两份财产,留给您的两个儿子,就可以世代守成了。”说完这话,阿寄就死了。
徐家的后人中,有人怀疑阿寄私藏财产,就偷偷弄开了他的柜子,结果发现柜子中连一寸线、一粒米也没有。阿寄自己只有一个老伴和一个儿子,都只穿着仅能遮体的破衣服。
正是:
华夏世代皆秉义,
忠厚信诚通天宇。
从来看得金银淡,
一诺千钧志不移!
(事据明代李翊《戒庵老人漫笔》)

② 我身边的美德故事,500字!!!急急急!!!

我身边的美德故事
——让座
我接触过很多感人的故事,它们或来源于报纸,或来源于新闻,每件事情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过很多这样的美德故事,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数让座。
夏日的一天,妈妈独自带我去动物园游玩,正当我沉浸在动物的海洋中时,原本晴朗的天气突然乌云密布,动物也开始变得急躁。我和妈妈急忙随着人潮往外跑。“轰——哗啦”,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地落在我和妈妈的脸上,没过多久,我俩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落汤鸡”。
终于,公交来了。还没等我们松口气,却发现比肩接踵的人让我们几乎无处立足,再加上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雨水,掺杂在一起简直是惨不忍睹。我和妈妈被推着走到了车厢中部,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落脚。。
这时,一个年轻的阿姨带着和善的笑容对我说:“小姑娘,累了吧,来坐我这吧!我正好也快要下车了。”我急忙摆摆手说:“不用了阿姨,谢谢您,我不累。”其实,一天的玩闹和人潮的拥挤已经让这时的我疲惫不堪。“快来吧!”阿姨用不容拒绝的口吻对我说。“那。。。好吧!谢谢阿姨。”我点头坐到了位置上,而那位“快要下车”的阿姨,足足站了4站地,看到这些,一股暖流流过我的心间
这些在我身边发生的事虽不如电视上所说那么催人泪下,却也在我记忆的长河中留下了点点星光,微小却那么耀眼。而这些人的善良品质对我来说就如同一杯杯白开水,虽然平淡,却也必不可少

③ 关于我的美德故事作文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出门散步。
沐浴在夕阳下的大街,就好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披风,金灿灿的,显得格外美丽。漫步在大街上,我们有说有笑,甭提有多高兴了。突然,一只袋子“从天而降”,“啪啦”一声重重地摔在地上,袋子里的垃圾四处飞溅,臭不可闻。肮脏的垃圾反衬着整洁美丽的大街,显得那么扎眼。我抬头望去,只见大街两旁,一扇扇装修精美的窗户,摆满一盆盆鲜花,窗口透出柔和的灯光,是那么的漂亮。真没想到这袋垃圾竟是从那漂亮的窗口扔出来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扔垃圾的人真不讲文明。”我气愤的说。妈妈也说:“是啊,就是有个别一些人,他们只顾把自己的家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却一点也不爱惜公共环境。”

我们边走边谈,这时,我觉得口有一点渴,便买了一根冰棒,我随手将包装纸往地上一扔。妈妈见了说:“徐璐,你忘了刚才路上遇到的事了吗?”妈妈的话提醒了我,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忙弯下腰把包装纸捡起,扔进垃圾箱。

我觉得讲究文明,爱护公共卫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从我做起,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走在熟悉的小径,周围的一切很安静,离开了尘世的喧闹,但遍地的杂物,却堵住了心口,形成一道心墙。

我禁不住愤怒,不由得说道:“爱护地球,从我做起”。

当你把吃过的食品塑料袋默默地扔到翠绿如滴的草坪上,当你把用过的污水倒在公园的池塘里,你曾留心过沙漠一天天增加,昔日的月牙泉水流一天天干柯吗?

可能许多人都会认为随手只扔了一个垃圾,池塘很清澈,并不会因为一桶污水而变得浑浊。但是你却忘记了古人曾说过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忍住了自己的行为,换来的将是少一道伤痕。

随着工业化月线发达,人类任意的挖掘、开采,已让环境破坏;或许你想不到─位于我国山西临汾,每天每人吸入氧相当于三包烟,如果把白色的衣服晾到室外,干的时候会变成一件黑色的衣服,在全国九大环境污染城市中,我国山西临汾位于前三名。

也许,许多同学在叹息的过程中,却忘了自己的行为,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起。

记住: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④ 作文:家庭美德故事 500字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家庭美德小故事》。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尊老爱幼、谦虚礼让。想必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小故事吧!其中的孔融虽年纪小小,却颇懂礼貌。懂得尊重长辈,先人后己。

在我的家中,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记得那是在一个夏天,姥姥来到我家里做客。我们热情款待,连六岁的小弟弟也是又端苹果又端水。此时,我正玩耍回来,口渴难忍,便随手抓起一个苹果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这时弟弟却大喊一声:“不能吃!”我被弟弟这严肃的一声吓了一跳,赶紧把苹果放回原处。
弟弟背着手,踱着步,口中念叨着:“孔融让梨,年芳七岁。今日我让果……”说完这一大通话,便用那幼稚的小手捧起一个最大的苹果给了姥姥,其次是爸爸、妈妈、我,而最后他自己却要了一个最小的。我们看他的这一举动,都哈哈大笑起来。但也深为我的弟弟感到骄傲。
家庭美德,其实不难做到。婆媳关系要处好,孝敬父母先做到。只有在家庭里讲究美德,才能逐步地踏入社会。我们21世纪的小学生必然要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成为新世纪的榜样。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讲究美德与品质的人,将来才能报效国家。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⑤ 传成美德 我的家教故事作文500字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家庭美德小故事》。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尊老爱内幼、谦虚礼让。容想必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小故事吧!其中的孔融虽年纪小小,却颇懂礼貌。懂得尊重长辈,先人后己。

在我的家中,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记得那是在一个夏天,姥姥来到我家里做客。我们热情款待,连六岁的小弟弟也是又端苹果又端水。此时,我正玩耍回来,口渴难忍,便随手抓起一个苹果迫不及待地往嘴里送。这时弟弟却大喊一声:“不能吃!”我被弟弟这严肃的一声吓了一跳,赶紧把苹果放回原处。
弟弟背着手,踱着步,口中念叨着:“孔融让梨,年芳七岁。今日我让果……”说完这一大通话,便用那幼稚的小手捧起一个最大的苹果给了姥姥,其次是爸爸、妈妈、我,而最后他自己却要了一个最小的。我们看他的这一举动,都哈哈大笑起来。但也深为我的弟弟感到骄傲。
家庭美德,其实不难做到。婆媳关系要处好,孝敬父母先做到。只有在家庭里讲究美德,才能逐步地踏入社会。我们21世纪的小学生必然要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成为新世纪的榜样。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做一个讲究美德与品质的人,将来才能报效国家。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⑥ 500字美德故事型的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了基本精神、精神精髓、律已修身、精忠报国、仁爱孝悌、城信好礼、天下为公、自强不息等丰富内容,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而倍感自豪。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一:尊敬师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创私人讲学的孔子,据说有弟子三千,学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贤”。古人把老师与知识紧密相连,无不把尊敬老师放在首位。张良桥头真诚拜师……无不出于这样真挚的情感。
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 *** 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 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 *** 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 *** 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 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爱国爱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 *** 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三:谦虚礼貌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不同反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稍许浏览一下历史,一个个勤奋学习的动人故事就会争相跃入你的眼帘。匡衡幼年凿壁引光苦读,终以说《诗》而扬名;茅以升少年立志,远涉重洋,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成为“桥梁之父”……。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今天,我们有着比前人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在继承和发扬勤学立志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更加勤奋地学习。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五: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⑦ 我身边的美德小故事 作文400字

在寒假期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有一次,妈妈带专我去饭店属.菜上了,我把鱼、肉、虾等东西都放在自己面前,妈妈也没有说,迁就着我.
我正吃得津津有味时,不经意地往邻座看了一眼.可就是这一眼,让我羞愧难当.邻座的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孩子正将一盘肉端给了自己的父母,“爸、妈.你们吃.”他微笑着说.他的父母连声夸他:“好孩子.”他的眼中尽是快乐,让旁人并没有觉得他是在做个形式,他更不会是为了那一句“好孩子”才这么做的.这才是美德的真谛.而他的父母已是笑开了花.
我望了一眼正在吃东西的妈妈,难受极了.我立刻把原本都放在我面前的菜放在了妈妈面前.妈妈惊奇地看着我.
美德是一种美好的东西,它既不是虚伪的,也不是麻木的,而是真实的,美妙的,快乐的.美德可以对亲人、朋友、师长甚至陌生人,只要心中有爱,你会发现生命是多么美好.
我喜欢美德,它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美德无处不在,快乐无处不在.

⑧ 家庭美德故事500字

罗映珍

女,27岁, *** 党员,从1998年9月起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工作。

罗映珍的丈夫罗金勇是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民警。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罗映珍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弘扬家庭美德,不但热心本职工作,而且热爱公安事业、关心支持缉毒工作。多年来,她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的奉献之歌、正气之歌、爱心之歌。

2005年10月1日,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罗金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罗映珍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

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能眨眼,能开口讲"你好"、"是"、"累了"等几个简单的字,并在特殊的 *** 下能喝水。见证了这个奇迹的人们都说,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唤醒了沉睡的丈夫。

2006年,她被评选为感动云南十大人物。2007年,全国妇联、云南省妇联分别授予罗映珍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临沧市公安局还授予罗映珍二级警司警衔。罗金勇及其妻子罗映珍的先进事迹经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关爱和援助之手,积极支持好警嫂罗映珍。

⑨ 美德作文关于让座的事故事简单感人500字

周日去了趟市区,坐公交车回家行程1小时多。一路上,看到车上给老人、抱小孩的让座,心里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温暖。可意想不到的事情也使人心寒。途中上来一位女士和一个4岁的小女孩,母女俩上车后牵着手走过了身旁的人,却没有一个让座的,我心想,难道小孩子就不能享受让座的关爱吗?出于职业心理,我向小孩招了招手示意让她过来坐,她很高兴的坐下,母亲也表示感谢。接下来是母女俩的对话,女孩:“妈妈,前面的人不给我让座,以后我长大了也不给他们让座。”妈妈:“就是啊,咱们不给他们让。以后上了学,你就抢座位坐。”我听了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从母女俩的对话引发的思考:
当今教育倡导的是对孩子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是家长的主要任务,而做人的教育首先是道德教育,人品是第一位的,才学是其次的。孔子说过:“骥不称其力、而称其德”,被称为骐骥的马,不是因为它日行千里,而是因为它有忠义的美德。没有优良的好品质,即使才华盖世也不为人们所齿。现实生活、中损人利己的苟且之徒,其中不乏知识高深之士。作为家长应给予孩子正面引导,千万不可只重知识,忽视基本品德教育。一个人若能拥有一个优良的品质,自然会赢得人们的尊重,他的生活、事业、爱情也会因优良品质的滋养和支持,得到幸福、成功和美满。
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家庭教育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长对孩子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影响孩子一生。可见了,提高全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呀!
教育必需从娃娃抓起,儿童正在成长时期,如同小树,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家庭和园丁的精心培育。巧妙的启迪,恰如其分的点拨,惟妙惟肖的疏导,真诚的扶正,心心相印的感应,犹如柔柔细雨,润泽心田,益于终生。
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
公共秩序,保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家庭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摇篮:因为“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性格、本质本来是相近的,没有贵贱之分。但是习性,因为受不同环境习俗的熏陶,性格便不一样,所谓知子者莫如母也,这就指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道德品质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这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工程,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命运,也决定民族未来的前途,也是决定着家庭的幸福。
让座倒没什么,起码尊老爱幼是做人的基本,作为母亲有责任要教育好孩子怎样做人,才有利于健康成长!
“学会做人”的内涵相当丰富,我认为总的来说就是要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要求,言行举止符合社会的规范。

⑩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500字以上大神们帮帮忙

闻鸡起舞 这个小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成语“闻鸡起舞”由此而来,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同学们,我们现在正处于掌握知识的黄金时期,学校和老师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少壮不努力,老大空伤悲”,就让我们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像祖逖和刘琨那样,学习“闻鸡起舞”的精神,从小立志,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而奋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