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描写秋季

如题所述

秋天,在农人眼里代表着收获,在诗人心中蕴含着深沉,在我,写满了变化。

  在这个秋天,因为想节省一点房租,我搬了三次家。当第三次面对堆成小山的家当,无力收拾时,我下定决心,如果可以,今后三年,决不搬家。

  这是个远离闹市,建成多年的小区,房子陈旧,公共娱乐设施简陋。在这里生活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每天,他们操着各自的方言在一块聊天、散步,议论着家长里短,回忆着当年的往事,让人有隔世之感。

  从住进这个小区的那一天起,工作之余,我成了地地道道的宅女,自在小楼成一筒,两耳不闻窗外事。只以阳台和窗户为阵地远观,免受侵扰。

  却不想在这小小的窗口有了大大的发现。

  每天傍晚时分,都会有一位奇异的女子在楼前经过,有时独自一人,有时和别人一起。称她为女子或者不妥,因为看年纪应该已过六旬。

  奇异的是她的着装。

  她头戴一顶灰色帽子,身穿一套灰色的衣裤,脚穿一双灰色的布鞋,和电影中出现的尼姑装扮丝毫不差。

  “小区里有尼姑?真的,假的?”

  对这个人物的好奇让我一下子兴奋起来,留在窗前的时间越来越长。

  令人惊讶的事接连不断。当第二天看到她时,还是尼姑的打扮,但浑身上下的衣服鞋帽全变成了橘红色,远远看去,很是扎眼。以后的几天,竟然天天有变化。

  真没想到“姑子”的服装也这么多啊!

  记得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又没有劳力,常常穷得揭不开锅。每次我们饿得乱哭乱叫时,母亲都大声呵斥:“你们再闹,我就上山当姑子去。反正活着也没什么出路。”那时在我们心中,当姑子无异于上刀山下火海的惩罚,所以对她有着深深的恐惧。

  如今,身边竟然有人真当了姑子?

  终于忍不住和周围的邻居走动起来。要想弄清原委,必须学会“潜伏”。即使那些天南地北的地方话听不懂,也要学会忍耐。我以一副贤惠小媳妇的谦虚相很快赢得了老头老太太们的信任。

  “你是说慧儿他妈?”当我拐弯抹角地提出询问,一位老太太直截了当地答道。

  “你是说她有孩子,那还……”我更加迷惑了。

  “不仅有孩子,还出息大着呢,现在在国外工作呢。”老太太羡慕地说。

  “那她这是?”

  “你别当个什么大事,现在这年头,自己想怎么活就怎么活。穿上这身衣服,儿子还是儿子,妈还是妈。”

  我更糊涂了。

  慢慢知道“慧儿他妈”姓贾,老家在山东,早年跟着当兵的丈夫离开老家,后来在这里落了户。可叹她命运不济,生下孩子才几个月,丈夫就得病去世,她30岁就守寡。多年来,靠做小买卖为生,供儿子上学。儿子争气,越上越高,竟然到国外读了博士。

  而她越来越老了,成了孤家寡人。

  “这么多年,她一直没再结婚?”我问一位已慢慢相熟的老太太。

  “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结。从老辈走过的人,可能思想还不开化吧。要在早时候,贞节牌坊都立起来了。”她满脸的同情。

  “从老辈走过的人?难道骨子里还遵从着三从四德,从一而终?”

  我决议要“会会”这位奇异女子。

  选择了一个傍晚,我在她经常路过的一个路口,悄悄等她。

  我决定见到她,先看她的脚。妇女裹小脚是典型的封建余孽,看她是否遭受了这个流毒。

  一会儿,她姗姗走来。正好一个人,天助我也。我使劲盯着她的脚看,却是一双正常的大脚。

  “你好,可以和你一块遛么?我也是一个人。”我恳切地说。

  她站住,好像丝毫也没感到意外,笑笑说:“走吧。”

  “你的衣服很漂亮。”这是我早想好的开场白。今天,她穿了一套橘黄色的姑子服。

  “我听说你在到处打听我的事?”她答非所问。

  “我……”被人当场揭穿,心里好不自在,不知如何是好。

  “我只是有点好奇,想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传奇人物。”

  我小声地说。

  “我一个平民老百姓,一个老家属,有什么传奇啊。你真是白费了心思了。”她干脆地说。

  “还是讲一讲你的故事吧,真的很好奇。怎么一直没再结婚,还穿着这样的服装?”

  我已经有些坦然了。

  “哪有什么故事啊。”她变得有些沉默。

  默默地围着住宅区转了两圈,她轻声地说:“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吃苦,养孩子。现在总算可以安心了。”

  “吃苦,养孩子?”是啊,一个单身母亲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把孩子养大、养好,背后的辛酸可想而知。

  “为什么不找个人帮你呢?”我终于说出了这个自己一直想了解的谜题。

  “我是跟着孩子他爸出来的,他对我有恩。他虽然走了,可在我心里,他的位置满满当当的,所以,多少年也没想过再找。后来,孩子大了,有人劝我再成个家,我怕万一找个不好的影响孩子成长,干脆下决心自己过了。”

  “那你现在算是?”我追问。

  “知道你早盯上我这身衣服了。”她幽幽地说,“我不是出家,也没有带发修行。老年间人看破红尘,伤心透顶才出家当姑子,我没觉得俗世的生活有什么不好,我过得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什么两样。我只想以这种方式,让自己的心静一静。”她平静地说。

  她告诉我,年轻时苦巴苦拽地供孩子上学,现在孩子一个人在国外生活得挺好,要把她接过去一起生活。人都愿叶落归根,她可不想老了老了连个根也没有,死活不去。她相信有养老金,还有儿子的汇款,饿不死人。儿子不放心她的生活,托了很多人帮她找老伴儿,可她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不想再拖累别人了。为了打消儿子和周围人的念头,干脆穿起了这样的行头,以衣明志。

  “我知道儿子孝顺,也知道大家都是好心,可人生在世,个人有个人的曲儿。我这辈子人都看我可怜,可我不这么看,我觉得人能按照自己的心气生活就是一种幸福。”

  “我现在就挺幸福的。”说着,她特意抻了抻身上的衣服,郑重地说:“我感谢这个社会,能容得下我。”

  随后,她站住,定定地看着我。

  “你能理解吧?”

  说完,慢慢向前走去。

  我没有再跟上去。

  她的话听起来很平常,却带给我大大的震撼。

  现在到处有人在问:“你幸福吗?”

  什么是幸福?

  也许,幸福只是一种坚守。是每个人经历和收获的得与失。

  那个背影渐渐走远。

  走进一个秋天的童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目山之秋绿得幽。……雨雾锁着绿黛,更觉林木不知有多深;浓云封着山隘,更觉山隘不知有多高;轻雾缭绕着流动的溪水,更不知那溪水有多长。

吕锦华《天目山寻秋》

仲秋

时候已经将近中秋,晴空是一碧万顷。晨风吹来,立刻令人神爽,如可飞去。稻田中黄熟了的禾苗,时为一种缓而长的波动,同时并传来一阵阵低语。

成仿吾《牧夫》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

老舍《四世同堂》

秋老虎

秋老虎,那是秋末冬前的平和日子,在不同的年份,在十月和十一月里不同的时间,莅临于不同地区。它来去无定时,这是有金黄色烟雾,有充满漂浮及时解脱感的璀璨游丝的时光。冬天脚步的接近更加重了它的魅力,也加强了它的倏忽无常。汤姆斯·狄·昆西形容这季节是“以夏天最光彩多姿的神态,作夏日最后一次短暂的复活,一种在过去无根源,在未来无恒心的复活,像即将熄灭的灯光所发出的回光反照的明朗。”这季节在世界的许多地区有着许多名称,诸如:第二夏、冒牌夏,圣马丁之夏、第五季、秋之夏、众圣之夏、夏之展声、晚来热和老妇之夏。

(美)艾温·威·蒂尔《秋野拾零》

英格兰之秋

这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如此晴朗,使你几乎不能相信英格兰的夏季的那几个月份已经刚刚过去。篱笆、田野、树木、山和原野,呈现出它们的永远变换着的浓绿的色调;几乎没有一片落叶,几乎没有些微的黄色点缀在夏季的色泽之间,告诉你秋天已经来临。天上明净无云;太阳照得明亮而温暖;鸟的歌声和万千只昆虫的营营声,充满在空中;茅屋旁边的园子里挤满了一切颜色又丰富又美丽的花,在浓露之中闪耀着,像是铺满了灿烂的珠宝的花床。一切都带着夏季的特性,它的美丽的色彩还一点儿没有褪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