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知

如题所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已经从早期的网络论坛、即时传讯等发展为新时期的微博、微信、空间动态等,这些新媒体平台为高校师生传播信息、发表言论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渠道,同时,网络舆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高校舆情监控和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网络新媒体已经密不可分,新媒体为高校师生沟通与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成为校园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各种网络舆论所组成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关键性因素:主体、对象、本体、媒介及过程,重视高校网络舆情问题,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控应急机制,引导高校网络舆论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是高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
累计调查问卷323份,收回323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64.71%,女生35.29%,一年级31.58%,二年级43.65%,三年级19.2%,四年级5.57%,调查涵盖不同类型的高校和兼顾到了不同学科门类学生。
二、对网络舆情主体的认知
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在一定时间和网络空间内,对自己关心的事情,尤其是社会热点、焦点等问题所持有的情绪、意愿、态度以及意见的总和[1,2];调查显示,91.95%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 大学生群体由于其年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表现出同质性,其态度、观点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和极性。
三、 对网络舆情对象的认知
大学生最受关注的网络舆情类型是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文体娱乐资讯和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事务等。舆情的对象是指能够引起大家共同兴趣的社会事件,这里我们要研究的是热点事件。对于热点事件,65.63%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资讯的可信性一般,50.77%大学生表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了解事情经过,并持有自己的观点,只有1.24%的大学生表示从不关注;62.85%的大学生表示对热点事件在网络上评论的现象,存在较大问题,应加以管制;超过40%的大学生比较相信热点事件的专家解读和网络谣言的官方辟谣。
四、对网络舆情本体的认知
网络舆情的本体是指网民的情绪、意愿、态度、意见等的总和。调查显示只有27.86%的大学生比较愿意评论,19.5%的大学生比较愿意转发网络热点事件,其中只有36.84%经过思考后,转发想法相同的观点;但超过40%的大学生比较愿意 “围观”网络热点事件,不做评论及转发,超过60%的大学生比较愿意与同学谈论网络热点事件;41.49%的大学生表示网络的评论价值观有较小影响;超过50%大学生出于猎奇心理和发泄个人情绪而响应网络号召。
五、对网络舆情媒介的认知
媒介是指主体对热点事件发表意见时借助的媒介。调查显示,超过85%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手机和电脑网络,在获取网络资讯的渠道中,超过70%的大学生通过综合性门户网站(如腾讯、新浪等)和社交类平台(如微信、微博、博客等)。互联网既可以提供个人传达信息、发表看法,又是一个可以相互讨论的主体空间。
六、对网络舆情过程的认知
过程主要是指网络舆情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大致包含发生期、扩散期和消退期三个阶段。它有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舆情的爆发需要一定的触点和条件,这些触点和条件既影响了舆情的形成,也影响着其周期的长短。
网络舆情是双刃剑,一方面,客观公正的舆情信息会推动社会的进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形成和谐稳定高校校园环境;另一方面,消极负面的网络舆情则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3]。本文从舆情形成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的因素,即主体、对象、本体、媒介及过程的角度描述了影响舆情生成、演变的因素,只有加强研究大学生群体对网络舆情的认知才能为下一阶段的预警作出正确判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处理网络申诉 首先,很明显,在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指导下,需要掌握好几个问题.1。“大学生指导语言把握”网络舆论。网络语言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不同,并且有一套独特的语言方法;大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模式也具有特征。因此,在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中,有必要使用符合大学生接纳习惯的语言,具有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通常简洁,直观且具体。通过简单的符号组合可以清楚地表达复杂的含义。同时,网络语言倾向于放弃词汇的原始含义,并尽可能地偏离传统语言。语言的表达力非常好。强。 此功能与大多数18至24岁的互联网用户兼容。在语言接受习惯中,大学生对教学和灌输交流感到厌恶,并认识到与他们平等交流的语言模式。因此,在网络舆论的指导下,所使用的语言应首先符合网络语言的特点。否则,它似乎与普通网民的言论不相容。在形式上,它会被大学生反感。其次,在网络舆论的引导,它是在网络上很忌讳灌输理论和教学中,我们应调整角度,并利用大学生的语言,网民进行潜移默化的网络舆论引导,友好的沟通和友好的语言;有时平等,争得面红耳赤,尖锐的,理性的讽刺相反,它会赢得大家“的好感情,这也是人文精神的通过网络通信所带来的普及的结果。只有按照网络语言的特点满足大学生习惯的模式,能否成功,掌握网络舆论中大学生的指导是必要的。 2.掌握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心理特征。“大学生”网络舆论表达是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承认和接受行为和尊重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态度。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网络舆论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提高针对性和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3.大学生的把握“线上和线下的行为。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一定比例的人格,行为,以及互联网上的思想的表达常常有分歧的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对比。例如,通常内向的大学生可能能够在互联网上行动并敢于说出来; 在互联网上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不一定在现实生活和实际行动中实施,等等。这种反差有JA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它也表明,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情绪和思想住宿灵活性比在现实生活中更高,这是为大学生提供网络舆论指导,工作时间和工作程度提供了一些启发。 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舆论。研究已经播种那悖论的形式主要包括信息形式的悖论,一个概念形式的悖论,艺术形式的悖论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主要方法,并谣言的主要形式是舆论歪曲的形式,网络舆论的主要类型与传统形式的悖论类型基本没有太大差别,不同类型的舆论引导方式不同。 消息形式的悖论,由于其强度相对较弱,发展方向不是很明确,此时的及时指导更为有效。概念形式的悖论是不同的。如果被接受,它可能会进一步内化到舆论的深层结构 - 信仰;为公众提供符合一般社会规范的参考系统,或改变现有的公众参考系统,是媒体影响的概念。形式悖论的主要方式。艺术形式的悖论具有更多的情感色彩,思想的表达是间接的。这种悖论形式对社会构成的威胁是“舆论的共鸣”,即在很短的时间内,相当多的社会公众都会关注它。关注一两件作品,只能传播一种几乎一致的评价,不同意见难以立足。这种形式的主要指导方法是民意,这不仅主要刊登流行的评审意见的分流,而且还故意主要刊登一些其他的评审意见,从而使过于集中民意可以被转移到形成悖论,其中正常状态是基于自然状态。渐渐地,主要的旋律评价意见占主导地位。 八卦是一种在没有确切来源的情况下在公众中传播的信息,主要是因为信息供应不能满足需求,如果允许发展,谣言会产生严重后果。及时充分地满足信息需求,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可以有效地消除谣言。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指导方法主要包括说服和议程设置,这也是基于大学生网络舆论特点和舆论引导一般原则的结论。说服是有意识地通过传输视听信息来影响接收者的行为,并且主体根据信息的发送者自愿地改变他的态度或行为。 说服总是从对象的特征和需求出发,并具有强烈??的理性推测。高校文化素养和整体理性网络舆论行为为有效实施说服方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议程设置是媒体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如果媒体报道和其他内容通常被用作沟通的情况和氛围,那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将无形地将一些想法或新问题带入公共议程。它的影响是难以察觉和强大的。的。 的日记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多个网络舆论的兴奋点。在建立的过程中,网络舆论正在慢慢引导改变原有的状态和发展预期的方向发展。二要高度参与和网上舆论的互动,日记有自由和可能性更大程度的,但与此同时,由于网络舆论自由的程度越大,如果日记是设置不正确,会导致日记一类特殊的网络空间。成立于引起反感,网络用户将转移空间,推出网络舆论的行为,使得日记定型效果适得其反。因此,为了引导网络舆情大学生在使用议程设置方法时,有必要准确把握机会和程度,并以适当的方式发展预期的效果。此外,已作出努力,通过内部和外部网络的指导,促进网络虚拟与现实生活的真实性的统一,并帮助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负责的态度,以引导网络舆论引导的大学生,除了在互联网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规范上网方式,完善网络管理系统,也是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对于大学生网络世界的管理,规范和约束,除了道德约束外,完善网站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一种有效的约束系统。这些系统的完善可以保证大学生的虚拟现实和现实生活中的一定程度的真实性的统一,并敦促他们要对自己负责网络舆情的行为,并认真对待网络的世界,实际上已经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促进大学生团结,实现网络虚拟性与现实生活真实性的统一,引导大学生线上线下行为对比。保持网络虚拟性和现实生活真实性的统一,需要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对社会负责的需要。 网络舆论引导是一个全新的话题。生活在网络环境影响下的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成长环境,同时拥有比前辈更多的资源条件和信息选择空间。在面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不断繁荣的同时,看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对大学生成长的网络舆论环境的有利影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大学生网络,以大学生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舆论行为和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信息参考:舆情监测抒情指南 互联网舆论特征和应对方法? 网络舆论的特点:自由,互动,多样性,突发性,通过舆情监测系统监测网络舆论:红麦感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