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作业”已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痛,家校之间各自应如何定位角色?

如题所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这几年,家长开始越来越累,似乎突然之间所有的压力都到了家长的身上,家长变成了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会,到底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畸形的关系呢?

一  家长忙,但是老师更忙。

家长现在需要做哪些活呢?给孩子辅导功课,检查作业,帮忙做手工,甚至去学校执勤。现在的家长真的太累了,加班辛苦了一天,回去给孩子辅导功课,而且绝对是鸡飞狗跳的每一天,想想我们小时候,那个时候的父母学历比较低,根本也不会检查作业,检查学业都是老师做的事情,在大家的印象里,就是老师顶着烛火审批作业的画面,虽然也不一定要求所有的老师都是如此。

而且学校布置的手工看起来就很复杂,完全就不是这个年级段小朋友做出来的,基本上都是需要家长一起帮忙,甚至是一个大工程。去学校执勤就更别说了,有时候还需要请假去。所以这一整套操作下来家长真的非常的辛苦,而老师呢?真的什么都没做了吗,其实并不然,看起来老师的工作好像少了很多,但是实际情况是教育部门给老师布置了非常多的任务教案等等,老师每天也是忙的昏天黑地的。最后导致了双方都是非常的疲惫。

二     家长和学校应该如何定位?

目前这个关系其实是畸形的,学校肯定是主导地位的,辅导作业等肯定是需要教师这边才主导的,而家长可以是辅助作用,不能把学习的事丢给家长,教师才是专业的。同时教师的一些繁琐性的工作应该减轻,给到她们督导孩子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应该加强教师的工资,现在教师的工资有些地方真的很低,如果加班批作业什么的,薪资跟不上自己的努力,那教师肯定也会有异议的。另一方面,家长有些时候也应该放手,现在因为有微信群等,家长过度插手教师的教育,导致一些老师最后寒了心,只做一些基本的教育,因为做的越多反而越被家长投诉。


教育部门针对这个现象真的应该出一些政策去调节一下了,不然长期以往下去这样子失衡的关系必定会导致双方的一个不快。家长和教师不应该是对立的,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6

在很久以前“批改作业”还是老师应该做的工作,不知道何年何月,“批改作业”却变成了家长的工作,家长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回家给孩子批改作业,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就只能和孩子,共同学习,更努力进步了,要不然还真没法给孩子“批改作业”了,孩子的作业还需要家长的批改,批改完了,还要签字确认。所以家长比孩子还累。“批改作业”已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痛

有鉴于此,近期,为了给家长减负,多地陆续出台规定,明确要求老师亲自批改作业,而且是全批全改。

一、老师全批全改的好处:

1、能够杜绝学生不完成作业或不好好完成作业的情况。老师亲自对学生作业进行全批全改,对老师来说,可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这样还可以了解学生哪个地方薄弱,通过批改作业,还可以掌握学生普遍易错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这样还可知道哪个学生是认真完成作业的,哪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哪个学生写作业是应付差事。批改作业会发现这样的问题,这也会端正学生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情况。

2、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学生做作业马马虎虎,有些学生写作业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如果没有经历批改作业这个过程,是有可能不知道这个学生写作业是一个什么状态,当然也就无法对症下药。如果老师是全批全改这些作业,那么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也就可以有针对性的督促孩子学习。

3、可以让学生养成认真写作业的习惯。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不是一开始就能养成的,如果孩子刚开始没有端正态度写作业,老师也没有对作业进行全批全改,那么这个孩子可能因此就会偷懒,不会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只有老师全批全改作业,孩子才能养成这种好习惯。

4、不让老师生成惰性。老师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惰性,如果什么作业都给家长批改签字了,那么老师的价值又在哪里。老师为学生批改作业,不仅是对学生的督促,也是对老师自己的一种督促。

二、家校之间各自应该如何定位角色:

老师承担了全批全改的工作,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老师们也是很累的,老师要是对作业全批全改的,那备课也需要时间的,那样老师的工作也是很难处理的。在2019年的时候相关部门已经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 ,《意见》中提出要为老师减负,要求精简一些不必要的考核,杜绝摊牌给老师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工作,精简规范报表工作。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长、老师通力配合。

老师承担了全批全改的工作,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就没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了,家长在家里也同样有引导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责任。

第2个回答  2021-02-26
我觉得家长送孩子去上学,学校就有义务和责任看好学生并且传授知识,当然批改作业也是老师应该做的。家长应该在家里少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