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财运好有的人财运不好? 佛教

如题所述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对于贫富,都是因果的显像,种善因必能得善果,种恶因必会遭恶报,这是尘世间的永恒法则。财富亦复如是,是根据个人的因果而定的。下面为您转一些关于贫富的因果缘由。

  先说说贫穷: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卷第五节选白话简述:

  观世自在菩萨问世尊说,既然菩萨有一切的资财,可以任意使用且没有穷尽。而且菩萨又有大悲心,为什么世间仍然有贫穷的众生,受种种贫穷的苦恼?

  世尊告诉观世自在菩萨,这都是因为众生自己的业障罪业所致。

  菩萨大慈大悲,总想着给一切众生无尽的财富,总是怀着一颗怜悯之心而不动摇。

  如果众生没有罪障,世间就没有贫穷的众生。

  比如一切饿鬼饥渴难耐,原本看见各种河流或者大海充满解渴的水,但跑过去一看,却都已经干涸!这并不是河流或者大海的错,而是因为这些饿鬼的罪业所感啊。

  菩萨都给了众生一切的资财,就像前面的大海一样没有过错。所有受贫穷苦的众生,也是和饿鬼一样因为自己的罪业所受到的报应,而不是菩萨的过错!

  由此可见:贫穷是罪业而招致。而什么罪业会招致贫穷呢?而什么善业又能使人获得财富呢?
  有十件事情,能够让人得到少资生报,即种种财富资具缺少、贫穷的果报。

  一是自行偷盗、二是劝他偷盗、三是赞叹偷盗,四是见到偷盗十分欢喜。

  这四条并不难懂。偷盗的果报就是贫穷,所谓偷盗,经典上有过解释:若他物、他物想、若重物、盗心、举离本处。

  那就是本来是他人的东西、或者你知道认为这是别人的东西,这个东西还是有价值的,起了据为己有的心,并且实施行动,将其取走。

  这就是偷盗。另外偷盗还有不同的方式,不仅自己做是偷盗,让他人、派遣他人偷盗都一样。

  另外劝人偷盗、称赞偷盗、见到偷盗心中欢喜,都是贫穷的因。

  不偷盗是佛教的根本戒律之一,没有一个偷盗者,越来越富有的。

  五者于父母所。减撤生业。六者于贤圣所。侵夺资财。

  对于父母减少生活上的供养,本来应该负担的责任,却不去履行。对于圣贤居所,侵夺其资产。这是贫穷的果报。

  其实这个现象,我们很容易观察出来。社会上十分富有的人,很多对于自己的父母是十分孝敬,对于父母是尽力供养的。

  对父母不好,却很富有的,不是没有,很少。而且他的财富也很难能保持的住。这样的人的财富就像长了翅膀,不知什么时候,就突然飞走了。

  七者见他得利。心不欢喜。

  见到他人得利,心中不欢喜、不高兴。

  这一点有些普遍性,我们经常是这样的,别人赚钱了、获得利益了、得到好处了。

  心理不平衡,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其实这个世界很公平,因为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贫穷的因!不脱离这个思维定式,想要富有有点困难。

  为什么别人得利,我们不高兴呢?就是妒忌、嫉妒嘛。

  这个情绪很隐蔽的。不容易发现。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思维情绪。

  它可以有很多方式,甚至以十分正式的面目出现。比如看到他人赚钱,说这个财富不一定是好事情呢,将来很可能因此而造罪。

  道理讲的不错,不过我们反观自己,是否真的是这么想?真的是视金钱如粪土?如果这笔钱摆在自己面前那态度还是如此吗、心理真正的情绪是什么?起心动念是骗不得因果的。

  如果有这个情绪习惯,是很难摆脱,每天随时随地,都可能处在这种状态中。对我们的福德有极大的影响。

  别人有了利益,我们要知道,一定是从前其有相应的善因,才有如此福德的果报。这个是我们该替人高兴的。

  八者障他得利。为作留难。

  对于他人获利的事情,进行阻碍。

  这个情况也是不少的,别人做某件事情会有利益,那么用各种方式取阻止、阻碍他。给他设置困难。

  这个过程可以是一句风凉话:赚这么多钱,贪呢,没良心。

  也可以是具体行动,就是不让他那么顺。都属于这个范围。有这样的言行,想要富有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个种子是贫穷的种子,不会长出富有的果实的。

  九者见他行施。无随喜心。

  见到他人布施,没有随喜心。或者说,见到他人布施,反而不高兴、不赞叹。

  见到他人布施,无论是法布施、还是财布施,没有随喜的心,因为各种原因,觉得不高兴。可能是不顺自己的心,可能是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等等。

  这是非常不好的。本来随喜是最容易、最迅速积累福报的方法,如果我们没有做,不仅丧失了大利,还种下了贫穷的果报。

  只要法布施,讲的是正见,财布施,不是布施的毒药枪炮之类,那么我们都该随喜赞叹。

  十者见世饥馑。心不怜愍。而生欢喜。

  见到世间有饥馑灾祸,心中不怜悯,甚至欢喜。这是贫穷的因。幸灾乐祸的心态是要不得的。这个有损福德。不厚道啊。

  以是十业。得少财报

  因为这十件事情,会得到贫穷的果报。

  又有十业。能令大家得多财报。一者自离偷盗。二者劝他不盗。三者赞叹不盗。四者见他不盗。心生欢喜。

  那么想要财富该怎么做呢?把上面的几点,反过来就可以。

  同样十件事情可以得到财富的果报:

  首先就是不偷盗、不劝人偷盗、不赞叹偷盗,见到他人不偷盗,而生欢喜心。
  五者于父母所。供奉生业。六者于诸贤圣给施所须。

  对于父母尽力供养、不要放弃自己的责任。

  这一点不仅这部经典,还有很多经典都说过,供养父母等同供佛,放着现成的在世之佛不供养,却远道去烧香磕头,实在不算明智。

  对于圣贤僧众,同样要恭敬供养,解决其生活的困难。

  七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

  八者见求利者。方便佐助。

  这个其实也是老生常谈,助人之利,成人之美,喜人得益。

  不过实行起来需要自己去认真观察自己的心念。看看自己的心念到底是什么,这会得到什么果报。

  佛教其实就是让我们自觉觉他。那么自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首先要做的,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改变。

  帮助他人获得财富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这也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何乐而不为呢?

  九者见乐施者。心生忻悦。

  见到他人布施,心中喜悦,随喜赞叹。无论法财布施,心中一喜、口中一赞,就是获得了富有的种子,这样的事情因何不做。不做亏大了。

  当然前提是法布施是正见,财布施是善物。这才可以。

  十者见世饥馑。心生怜愍。

  以是十业。得多财报

  见到世间的饥馑灾祸,心生怜悯,不要幸灾乐祸。

  这十件事情,是富有的因,不做这十件事情,想要富有,就比较困难。没有种子是出不来果实的。

  愿我的解答能给您帮助,阿弥陀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2
这是因果报应的显现。人吃多少用多少,都是有个定数的。也就是说,富贵在天。

有人炒股赚了钱,不是别的,只是他应得这笔钱。有人通过不法手段赚了钱,也是这个道理,他注定要有这笔钱。这个就叫先天的财富了,每人的先天财富都不同。

但是,即使先天财富相同,还是会有贫富差距,为什么呢?这是经营方式不同导致的。

举个例子:一个鱼塘,我们可以定时捕捞一些鱼,让鱼塘休养生息,这样能源源不断有鱼。但如果我们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就只能得一笔数目较大的款子,花完就没了。

再者,如果我们作恶多端,本来注定的好报就泡汤了,变成恶报。所以,人生在世,还是要守法,都注定有这笔钱咯,犯法去拿它干什么呢?说不定一犯法,1000万就变100块了。

然后是生财方式了,这是业力的一部分表现。1.行业:有人偏财运很旺,简直是赌神。有人就会输个精光。有人干房地产就能赚,有人就会亏。2.时机:有人40岁之前发不了财,一发就是大发,有人生来就有钱,然后逐渐没落。

这方面可以找师傅算一下,八字有许多暗示,都很准。拿我来说,八字中有正财无偏财,那我就不会买彩票和打麻将了,没运气赢钱,要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比劫叠生,事业上得不到亲戚,同事和朋友的帮助,谨防受骗,宜自创事业。八字喜木,就做医生,老师,公务员等职业。

但话说回来,最重要的是做一个好人,就算没钱也开心,福报也多。

南无阿弥陀佛
第2个回答  2010-08-02
大体而言,世间人所最先追求的是财富。因为没有财富,生活会过得很苦,所以财富是第一个努力追求的目标。其次是追求聪明智慧。人除了不喜欢呆头呆脑之外,还想要追求长命百岁、健康长寿。这三大目标人人都追求不舍,古今中外,没有例外的。佛法是要满足我们的愿望、希求的,这三样东西能不能得到?能得到。常言说得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为何有人求不到?是因为他不明了事实真相,不懂得追求的方法。事实真相就是道理,如果懂得道理、方法,就没有一样得不到。佛给我们讲明原理、原则,就是帮助我们有求必应。因此,这重要的原理、原则,我们要细细的体会。

佛告诉我们,财富、智慧、健康长寿都是属于果报。要想得到这个果报,一定要先修因。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报;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有人发财了,财从何而来?绝对不是他很聪明,或他的方法很多,就能赚钱。比他聪明的人很多,比他方法灵活的人更多,为何那些人不发财而他发财?佛告诉我们,财富之得来,是前生种的因。种的什么因?财布施。所以,六度中,布施列在第一。‘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因此,想得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三种果报,一定要修财施、法施、无畏施这三种因。世间人今生得这种果报的,大多数是前生修得的,少数人是这一生修得的。这一生如果修得很积极,这一生就得果报,不要等来生,这就是果报。果报一定要靠修因,这是永远不变的定律。
(净空法师 《认识佛教》---布施)
第3个回答  2010-08-02
有财运的人是他前世修的福报,这世享受。没有财运是因为前世悭吝不爱布施,故这世钱少甚至贫穷。

古有《三世因果文》上面写的很清楚 。

劝君去看《了凡四训》,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不要一味地只认命。发狠心,努力行善,必定是有求必应。
第4个回答  2010-08-02
你可以吧钱与财施舍给任何人,但不要有名利心,慢慢自己就宽裕了,道理就像你在地里种了一个种子,收获时能收好多一样,有人过去世不计名利给别人钱财帮助这一生就财运好,相反就不好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阿弥陀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