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名校艺考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2月14日,中国传媒大学艺考正式开考。连日来,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两大知名艺术院校校园内,到处可见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艺考的考生。

今年报考艺术类院校的人数大幅增加,艺考“高温”不减、注重文化考核、新技术发展催生新专业,成为北京2017年艺考的三大特点。

特点一:“百里挑一”艺考“高温”不减

各校数据显示,今年艺考依旧“热度不减”,竞争似乎比往年更激烈。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侯隽介绍,今年艺考学校报名总人次为3.7万多人次,比去年增加了9700多人次。“今年报考人数增长幅度较大,山东、河北、北京的报名学生最多,北京考点的报考人数超过了去年全国4个考点的总数。”

竞争最激烈的专业集中在表演、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和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其中,表演专业录取比已达到231:1,广播电视编导达106:1。

特点二:提高“文化分”注重文化考核

近两年来,教育部对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更严格规范,特别是要求逐步提高对考生文化课成绩的录取要求。

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等各专业从去年起就在录取时综合考察考生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按照二者综合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编导、戏剧影视文学等专业对文化知识要求更高,高考成绩需达到一本线以上。该校播音主持专业去年起增加了笔试环节,考查学生对文化课知识的掌握。

特点三:数字媒体发展催生新专业

传媒大学今年新增加了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娱乐方向)专业,主要培养游戏策划、电子竞技运营与节目制作人才,考试时重点考查学生在影视、新媒体、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专长及创造力、审美、逻辑思维等方面能力。

北影今年新增加了4个专业方向:视听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美术学院的产品设计和声音学院的艺术与科技。新专业首次招生便竞争激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报录比达到274:1,热门程度甚至超过表演专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