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僧是什么意思?印度为何有怎么多苦行僧?

如题所述

苦行僧,印度特色。据说,在印度,有400-500万人,男性占绝大多数,达90%。顾名思义,苦行,乃是通过吃苦证得正道,进入天堂。他们把人欲压缩到极为简陋的地步,只维持生存就行了。别看苦行僧们吃着常人难受的苦,实际上,他们之所以如此,是比普通人更“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6
这个苦行僧 不是佛教的佛教更不提倡苦行释迦摩尼佛在悟道前 有几年就是苦行他认为 这是没用的 无法成道 但对于苦行的人佛教很是佩服
第2个回答  2013-09-16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摘要图片 苦行僧,是指早期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僧人。“苦行”一词,梵文原意为“热”,因为印度气候炎热,宗教徒便把受热作为苦行的主要手段。现在一般比喻为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拼音 kǔ xíng sēng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解释 苦行:某些宗教徒的修炼手段,用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来磨炼自己。指出家修行的人。现用来形容放弃正当物质享受,一味苦行的人。
  宋 苏轼 《与元老侄孙书》之二:“老人与 过 子相对,如两苦行僧耳,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清 曹寅 《山矾》诗:“婆娑自比 小山 桂,寂寞甘同苦行僧。”
  胡乔木 《痛惜之馀的愿望》:“共产主义者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自我牺牲的目的不是死亡而是生命,不是自己(更不必说别人)的痛苦,而是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幸福。”编辑词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