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教育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如题所述

klfyddtute的博客

正文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教育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2012-01-16 11:35:32)
标签:
中国

教育技术

教师队伍

杂谈

仅为导论课一次作业的草稿,一学期结束后留个念
教育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摘要:我国正长期处于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并存,然后由现代教育技术逐渐取代传统教育技术的历史时期。在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分布不平衡使运用教育技术的必要性日益明显,教师队伍的新老更替迅速为教育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提供了思想和技能基础,教育技术设备越来越齐全,网络教学资源日益增多为教育技术的普及运用创造机会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迅速。
目录:
一.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1.幻灯教学时期
2.电视教学时期
3.CAI发展时期
二. 教育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2.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向整体、综合、广泛发展是教育技术的发展向普及迈进
3. 学生数目不断增加,师资分布不平衡使运用教育技术的必要性日益明显
4. 教师队伍的新老更替迅速为教育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提供了思想和技能基础
5. 教育技术设备越来越齐全,网络教学资源日益增多为教育技术的普及运用创造了机会
6. 各校及国家均加大教学设备投入,为教育技术在实际中的普及提供了资金后盾
引言:我国教育技术现在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并长期处于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并存,然后由现代教育技术逐渐取代传统教育技术的历史时期。
正文:
一.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1.幻灯教学时期
1978年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之时,幻灯作为一种媒体,由于具有形象直观、易于操作的特点,备受广大电化教育工作者的青睐。但是,由于我们过分强调幻灯教学的优点,忽视其局限性,没有考虑到我国教育的实践,,致使幻灯没有真正地深入到课堂,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在教学中发挥作用,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LU1]
比如我们上小学时,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购入的两台幻灯仪被 全校老师来回抢先使用在各班间搬运,但是很多老师只是用幻灯放映题目,实际教学效果并未提高。
2.电视教学时期
早在80年代,当电视作为一种媒体进入我国的教育领域时,因为它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导致有些人曾对它报有极大的热情,片面夸大它的教育功能,甚至有人预言电视将取代课堂中的教师[LU2] 。但是实践证明:电视只不过是一种教育媒体,它并没有取代幻灯投影等其它媒体,更没有取代课堂教师的教学。
3.CAI发展时期
近年来,作为一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我国各中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我国每年接受计算机教育的中小学生超过1000万人。教育软件的开发更是层出不穷,在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教育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为CAI的开展与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尽管如此,目前CAI的现状与国际信息化教育和我国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无论是从硬件的配备,还是从软件的开发、教师的素质来看,差距都很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CAI发展现状:
A.CAI总体上层次比较低,目前学校进行CAI教学主要有三个层次:
(1)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即在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组合在一起进行课堂教学
(2)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即教师利用服务器的多媒体资源(或调用其它网络的多媒体资源)向学生进行集中演示教学。
(3)多媒体计算机个别化教学。
B.CAI发展地区的水平不平衡。
即使在发达地区更多的学校用计算机教语言,计算机不过成了昂贵的语言教学机。而在部分地区的绝大部分学校没有或只有少量的计算机,更不用说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 教育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教育技术专业由最初在华南师范大学开设的四年制电化教育专业构建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国已有44个专科专业点,244个本科专业点,8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8个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及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光就我校来讲,我们教育技术专业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不仅由一个班扩大为两班而且将数字媒体专业单独分出。

2.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向整体、综合、广泛发展是教育技术的发展向普及迈进
我国电化教育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的媒体对比与专题为主的实验研究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整体综合为主的实验研究。从单纯的教育技术人员的研究发展为各学科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教育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群体性研究。[LU3]
在这种转变的影响下,教育技术的运用才进入了各个年级各个地区的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才有了我们对教育技术的接触和运用,虽然这些教育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有待完善但却是教育技术普及的开端。
3. 学生数目不断增加,师资分布不平衡使运用教育技术的必要性日益明显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但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一些地方这些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资源差距,特别是师资差距是目前基础教育的顽疾。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技术的运用恰恰可以弥补师资不平衡带来的不便,使资源共享化。因此师资的不平衡对教育技术的普及提了更高的要求也就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4. 教师队伍的新老更替迅速,为教育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普及提供了思想和技能基础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新老更替在京、沪等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已经基本完成,在一般的大中型城市正在进行,在较偏远的农村地区还没有开始(但国家正在实施的“特教行动计划”已经拉开了农村地区教师队伍新老更替的序幕)。
对北京市中学教师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平均年龄为31.1岁,市区级骨干教师占11.9%。占整个教师队伍1/3略强的中青年教师(一般有10年~20年的教龄),和约半数的青年教师(教龄在10年以下)[LU4] 是带着对教师工作的美好憧憬进入教师队伍的。这些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拒绝把自己的生命写成一个“定语是艰辛,状语是耐心,补语是热情”的长长的句子。他们相信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他们积极参与在做课、论文评选、撰写教学案例、撰写反思日记等活动中,他们常常表现出人本化的价值取向,注重教育技术的利用,也为教育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提供了基础和发展空间
5. 教育技术设备越来越齐全,网络教学资源日益增多为教育技术的普及运用创造了机会
网络增添了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VOD视频点播系统、网络课程库、教学案例库和试题库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很多教学网站网页使用了Microsoft FrontPage和Dreamweaver 4结合ASP网页脚本语言实现动态页面数据维护。使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性和交互性明显增强。
6. 各校及国家均加大教学设备投入,为教育技术在实际中的普及提供了资金后盾
2003年教育部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央和地区共投入110亿资金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40.2万套,卫星教学收视系统27.9万套,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4.5万套,形成了基本适应教学需要的资源体系。[LU5]
在尽可能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很多地区及学校多渠道、多途径筹措资金,切实改善教学设施,如:1、鼓励当地有经济能力的企业、公司捐赠教学设施;2、在不违反法律、政策基础上,鼓励有能力的家长协助学校解决教学设施的更新、维护;3、鼓励华侨,在外发展实业的乡亲为家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物资支援等,加大力度对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教育技术设备,为教育技术在实际中的普及提供了资金后盾。
三.结论:教育技术在我国能够得以迅速发展是在师资分布不平衡使运用教育技术的必要性日益明显的社会背景下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向整体、综合、广泛发展是教育技术的发展向普及迈进,教师队伍的新老迅速更替,各校及国家均加大教学设备投入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参考文献: 《简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现实教育中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卢兆云
《思想政治课运用CAI的探讨》福建师范大学2001硕士论文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
《全国研究生报名查询系统》
《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上)(〈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1期〉刘雍潜
中央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新老更替:教师队伍变化的喜与忧》(中小学管理2007年第7期)
《关于尽快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建议》

[LU1]福建师范大学2001硕士论文

[LU2]福建师范大学2001硕士论文

[LU3]《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上)(〈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1期〉刘雍潜

[LU4]新老更替:教师队伍变化的喜与忧》(中小学管理2007年第7期)

[LU5]中央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
分享:

1
喜欢
0
赠金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