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如何突破技术瓶颈求答案

如题所述

1. 改变客户定位
  JP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智能水表中光电直读模块的研制与销售。由于技术领先,公司与业内大型智能表厂都有过生意往来,但近年销售陷入低谷,客户也严重流失。
  笔者受邀任董事后,与创始人走访客户后发现,这些客户不希望核心模块长期被一家小型企业控制,故挟资本、技术、人才与市场等优势,反向研发,希望自己可以掌控核心技术,努力摆脱与公司的模块配套关系。
  业内还有几百家传统水表厂,只懂机械,不懂电子。面对智能化大潮流,必须借“一颗智慧的芯”与系统解决方案的支持,才可免于淘汰,特别是水务集团下属表厂,自有市场,加上JP的技术,取长补短,就可大大降低水务集团的采购成本,下属表厂可实现智能升级且盈利倍增,JP也可借船出海,把技术优势最大化,通过“协建”模式,为有市场资源的传统表厂服务,JP产品也就另辟蹊径走进了竞争激烈的终端市场。时机成熟还可帮水务集团从无到有”协建“表厂,帮生孩子,再卖奶粉。
  改变客户定位后,JP从红海跳到蓝海,竞争力上立即由弱变强,迅速获得了中国水务集团等几个市场主体的持续订单,客户迅速从个位数成长为十位数,业务呈现良好态势,改变了“傍大款,一夜情“的被动局面。
  2. 渠道创新
  ELETE是国内主打高端订制的女装品牌,因“设计时尚、制作精良,明星级订制与中产级收费“等特色而受好评。其最初通过创业者的人际圈子传播,后来以高端商场开店为主渠道。
  一段时间后,由于定价相对较低,设计服务成本较高,特别是商场装修、租金、人工等费用较高,增长出现乏力,利润变得微薄。
  经同学介绍认识后,笔者分析了该品牌的成本结构与收入来源,发现渠道成本太高,且客户质量不高,故建议其调整渠道,从高諯商场与临街旺铺等高成本渠道,改为与高端美容院合作,采取“院中店”渠道模式。由于美容院已有较大场地,不需另付租金,装修也到位,美容师经培训可以兼接待员,特别是拥有稳定熟悉的高消费顾客,只需给美容会所分成即可,大大降低了原渠道的高固定成本,又拥有了优质客源,生意日益红火。
  3. 建立联盟
  我党创业有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对创业企业而言,就是技术、合作与管理。今天要做好技术工作,必须学会找伙伴“打群架”,单打独斗已经很难了。
  同业联盟
  某企业做书刊印刷,曾经风光过。互联网在线阅读与公司网站兴起,使书刊与企业宣传资料印量下滑。需求下降,供应过剩,行业出现洗牌。印刷业上市公司挟资本与技术优势,掌握了高端市场。作坊式小厂凭成本优势低价竞争,作为规模中等偏大的印刷厂生计困难,面临人工上涨、纸张与油墨等涨价、房租上涨、电费上涨等,而订单严重不足的局面。
  此时考虑产品转型,从做书刊转做包装,涉及设备,技术投入不说,也没有客户基础。而开发大客户,争取大订单,也有关系建立的过程。如何解决燃眉之急,把订单迅速搞起来?咨询服务中,我们发现印前、印刷与装订、手工四个车间,有的车间忙,有的却很闲。淡旺季明显,旺季产能不够,淡季严重过剩。于是想到上市的大型印刷企业,也将面临咸淡不均的问题。如果能争取做其替补队员,则可拿到相对稳定的大额订单。同行上市企业的客户通常是优质客户,对验厂、品管与交期都很重视,不是八卦岭那些小厂可以承接的。此计一出,正好扬长避短,订单局面很快好转起来。
  异业联盟
  某美容连锁机构,为做店庆促销,准备请明星来演出助阵,但只有50万预算,如支付完我们策划咨询费,就剩不了几个钱了,而明星出场费就要港币80万,还不算场地费等其它各类费用。怎么办?
  客户开玩笑说我们都把预算都拿走了,就必须拿出一个把成本几乎全部外包的方案,还要保证活动前后三天至少500万的销售回款。
  通过对客户方资源的盘点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异业联盟的联合促销方案。把明星演出冠以“中国银行之夜”,赠2000张门票给该行用于维护VIP客情,此项收入100万。给中国联通1000张票,凡预交电话费300元就送门票一张,又收回50万。安排明星到当地知名餐厅用餐,同意与老板与厨师长合影,并提供400张门票,采取消费满500元,加50送门票,又让海鲜酒家老板赞助20万。再加上婚纱影楼,花店等联合促销,算上美容机构的会员充值送门票,与明星合影,合唱等形式的促销,预算一分没花,还大赚一笔。
  4. 尽量简单
  对于资源不足的中小企业而言,做减法最必要,却又最难。对奉行生存就是最大战略的老板而言,抓进篮子里的都是菜,哪还想挑什么口味。于是什么客户都想要,什么能卖就卖什么,很容易就玩成了“小而全”,实质就是“小而弱”。
  清华学员李良耀先生在论文《力的三要素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中指出:
  第一,力的作用点就是企业的产品市场定位,即专注为谁解决哪个问题。企业只有从自己最“牛”的地方站好位置,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瞄准特定客户群的核心需求,提供简洁有力的产品,企业才可以因专而强,因强而大。中小企业只有走“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小而强”的路线,才有机会做大。
  第二,力的方向就是企业战略方向、目标与路径。劲往一个方向使,才能形成最大合力;
  第三,力的大小就是企业的关键资源能力,包括人才、技术、资本等。在相对较弱的情况下,更须遵循压强原理,即:削减受力面积。也就是做减法,甚至是做除法。舍弃既需要勇气与魄力,也需要见识与智慧。
  专注某一领域,收缩产品线,减少客户类型,聚焦销售手段,精简流程环节等,都是做减法做简单的思考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3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产业技术来源正在从仿制和技术引进为主转向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目前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来源仍是技术引进和跟踪研究,我国有一些大企业已经开始从模仿制造和引进技术转向自主研发和创新。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一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独立承担新技术的研发。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如IT产业(包括软件行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集聚了众多的中小企业。
一、台湾地区成功案例分析
台湾地区的企业在许多产业上都是最早从为发达国家的企业做定牌生产开始的。从自行车组装到电子产品及计算机的装配,许多领域经过一段时间的定牌生产后,这些企业朝着自主设计大步前进,特别是在计算机相关领域,有相当部分企业创立了自主品牌,个人电脑行业的宏基电脑、自行车行业的捷安特等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实是台湾企业发明了自主设计与自有品牌这两个概念,以及更近些年的“自有创意”概念。也有许多台湾企业在走专业加工战略的路子,特别是在半导体产业,台湾企业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象台积电等在芯片领域,他们代表了落后地区企业通过专业加工战略取得成功的典型应用。
那么,什么样的区域创新体系特征能成就中小企业的技术跨越呢?刚开始,大多数追求反价值链战略(从OEM-ODM-OIM或OBM)的中小企业都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如目前西安的GMP制药企业,很多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都是进口药品的分装销售,由于受到有限资源的制约,他们不可能在研发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因此,在早期,政府必须在将加工技术向中小企业传播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到后期,政府同样要通过建立各种产品技术联盟,来帮助在中小企业中传播各种设计专利,使他们能进入到自主设计阶段。这样的跨越模式,我们可以恰如其分地归纳为“中小企业———公共研发机构(SME-PRI)创新网络模型”。
这种技术跨越模型在台湾最成功的应用,就是由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协调的笔记本电脑联盟,台湾今天能有主导笔记本电脑生产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关键技术部件的标准化以及应用自主设计平台上的协调。在半导体产业向专业加工战略的飞跃中,台湾地方政府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实际上,目前台湾半导体芯片制造上的领先企业,如台积电等,都是通过工业技术研究院获得技术的。在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中,台湾可以说是在运用公共研发机构来促进工业相关领域技术转化最成功的一个。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周密部署向本土企业转化国外技术,从而创造了台湾今天先进的半导体产业集群,这已经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成就。台湾企业取得了技术跨越成就的领域,主要是在那些台湾企业通过反价值链及专业加工战略制胜的工业部门。除了在半导体芯片制造上成功的技术转化外,台湾还有许多公共研发机构主导研发联盟的例子。在过去的15年里,据估计台湾在各个工业领域已经建立了60多家这样的研发联盟。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台湾中小企业由定牌生产到自主设计制造,再到自有品牌制造的转移战略中功不可没。
当然,在台湾这种主要的技术跨越模式,在近些年来开始有所改变。随着一些中小企业成长为有自己突出的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这种中小企业-公共研发机构协作战略是否继续有用开始受到关注。事实上,一些大型企业及一些规模虽小但富于创新的企业,宁可从事他们自己的研发也不愿与可能在一个联盟里的同行分享技术。还有,从美国返台的一些工程师所建立的一些新起点公司的数量也在增加,他们一般与美国,特别是硅谷有很紧密的联系而且一般都是采用产品技术领先战略,而这一战略又得益于政府正在积极促进的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公共研发机构创新网络模型的内涵
中小企业———公共研发机构创新网络模型可以定义为:伴随着公共研发机构的大规模发展而向土生土长的中小企业转化技术以及合作研发从而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这种战略的成功执行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长期仔细的技术发展计划及高端视野,受到良好培训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供应,以及所面临的或紧密联系的有竞争力的本土产业,因为只有这个产业才能提供巨大的市场及客户反馈。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台湾的成功与从美国返台的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为主要形式的这种“反向脑力流”也有莫大的关系,他们除了充实了一些关键的技术岗位外,还甚至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人才,例如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负责半导体产业技术转化的主席以前就在美国德州仪器任高级经理。
三、西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发展的模式应用分析
1、西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发展环境
西安深处西部内陆,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老工业基地。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要归功于决策领导层的危机意识和赶超意识。政府的高度重视,强调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通过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小特区”,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化环境。为科技事业的发展积极调动各种创新资源,为科技创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上下形成了一种合力,高新区内完全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则办事,探索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建立高新区、发展高科技的路子,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在研发主体方面,西安虽然在科研机构改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仍在一定程度上担当了科研开发的主体,无论是经费的来源还是研发项目的选择,政府还在起着主导作用。在研发方面,西安的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越来越成为研发活动的先锋部队。
在研发模式上,西安的研究机构的转制工作尚未彻底完成,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科技成果与经济需要仍存在着脱节。
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企业是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运作,决定了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一切按照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进行运作,要求企业一成立就要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企业的数量占到高新区企业总数的85%,其技工贸收入已占高新区经营总收入的70%。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的西安科技企业基本上不存在历史包袱问题。
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应重视风险投资事业。西安在投融资环境不占优势的条件下,在体制创新上狠下功夫,其中,以高科技园区作担保,西安在全国的科技园区里做得最早也是最成功的。银行虽支持科技事业发展,但由于担保难又制约了银行支持企业的力度,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西安高新区与西安市科委以财政资金引导,联合20多家企业出资1000万元于1996年成立了以担保为主要业务的“西安创新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几年来,累计担保74次,担保金额达到1495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2、西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发展模式
对于西安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第一步可以如台湾当初的发展一样,建立和鼓励发展一批为这些企业提供技术包括技术升级来源的公共研发机构,这种角色可以由政府扶持或资助建立公共研究院或者由相关企业合作建立行业技术研发联盟来解决,支持企业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技术创新机制。培育和扶持中小型企业,为其创业和成长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中小型企业建立联合开发中心,通过市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例如在促进软件行业技术升级上,西安软件园企业孵化器应不仅仅满足于为入区的企业提供诸如工商、税务、融资等事务性服务,西安软件园的很多软件企业在应用软件领域已经达到了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但在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也就是平台级软件的开发方面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单凭企业个体的力量显然没有能力开发这些平台级软件,软件园可以适时瞄准软件前沿技术,成立平台软件开发研究院或利用自己的优势协调建立企业联合开发联盟。
第二步就是要鼓励技术由公共研发机构向企业的转移。由于历史的原因,西安的公共研发机构一般属于国有事业性质,如医药研究院及其他材料的各种类型的研究所等,近些年有些研究院所开始了一些改制,但大部分仍然存在产权不够明晰等障碍。因此,很多研究成果包括一些企业急需的新技术仍束之高阁,不能及时向企业转化。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公共研发机构并没有真正面对市场,很多研究成果很难直接被企业采用,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改造才能顺利向企业转移。因此,西安市政府应当尽快出台措施,推进公共研究机构的改制,使其尽快市场化,并加速建立促进新技术扩散的风险投资机构,如新技术转移基金等,使新技术由公共研究院向企业转移的过程商业化、标准化。通过为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创新资金的支持,推荐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上市,扶持和促进一大批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发挥其在技术创新中的新生力量作用。
另外,还需要鼓励西安本土的公共研发机构与先进国家相同领域的研发机构广泛开展交流,促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这种交流或者以本土研发机构为媒介向本土的产业界扩散,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合作开发,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要加大引进技术中用于消化吸收的资金投入比重,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创新。创造条件积极吸引国内外同行业科技人员以适当方式为产业的技术进步、高技术企业的迅速成长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作者系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陕西分公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