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不怨飘瓦”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复仇的人并不会去折断曾经伤害过他的宝剑,即使常存忌恨之心的人也不会怨恨那偶然飘来、无心地伤害到他的瓦片,这样一来天下也就太平安。”

飘瓦是指坠落的瓦片,比喻外来的祸患,飘忽无定的事物,无用或微不足道之物。出自庄子所著的《庄子·外篇·达生》。

《庄子·外篇·达生》中“达”指通晓、通达,“生”指生存、生命,“达生”,就是通达生命的意思。篇文明确提出要摒除各种外欲,要心神宁寂事事释然,可知本篇的宗旨在于讨论如何养神。

扩展资料:

“飘瓦“的其他诗句:

1、辛弃疾 《卜算子·用庄语》“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於天也。”

2、 高瑞南 《新水令·悼内》套曲:“人生大梦如飘瓦,早不觉两髩青霜梦里华。”

3、汤显祖 《牡丹亭·谒遇》:“[浄:]疑惑这宝物欠真么?[生:]老大人,便是真,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看他似虚舟飘瓦。” 明 陈子龙 《结交绝交行》之二:“昔人绝交争天下,今人翻覆争飘瓦。”

参考资料:庄子·外篇·达生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3

“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不怨飘瓦”:

拼音:fù chóu zhě bú shé mò gàn ,suī yǒu zhì xīn ,bú yuàn piāo wǎ 

解释:复仇的人并不会去折断曾经伤害过他的宝剑,即使常存忌恨之心的人也不会怨恨那偶然飘来、无心地伤害到他的瓦片,这样一来天下也就太平安。

出处:庄子·《达生》

扩展:庄子之意,是以物本身的无害,来推及人的“无心”,从而将仇恨虚无化而消解。这好象是一种消极的逃避哲学,然而又巧妙至极,追根溯源,是对仇恨的本体性摧毁,所以庄子认为这才是弭兵消战的根本之途:“故无攻战之乱,无杀戮之刑者,由此道也。”复仇者正是这样一个对仇恨不用心的人,他可以承载,却不一定会背负至目的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12-28

“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不怨飘瓦”的意思是一心想着报仇的人不会折断手中的宝剑,但是即使忌恨心极重的人,也不怨恨被风吹落砸了自己的瓦片。

这句话出自《庄子·达生》,汪曾祺曾经把这句话写进了”意识流“名篇小说《复仇》,镆干就是上古名剑莫邪干将,忮心就是嫉恨心。

虽有忮心不怨飘瓦历史词典解释

忮心:忌恨之心。飘瓦:飘落之瓦。 飘落的瓦,偶然打中自己,心里虽有怨恨,却不好怨谁。 后泛指消除褊心,宽容别人。鲁迅《朝花夕拾.无常》:“‘虽有忮心,不怨飘瓦’,他现在毫不留情了,然而这是受了闫罗老子的督责之故,不得已也。”又《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因为故意的冷静,而终不免带着令人疑虑的嬉笑。‘虽有忮心,不怨飘瓦’,冷静要死静;包着愤激的冷静和诙谐,是被观察和被描写者所不乐受的。”

第3个回答  2021-09-20
意思是“复仇的人并不会去折断曾经伤害过他的宝剑,即使常存忌恨之心的人也不会怨恨那偶然飘来、无心地伤害到他的瓦片,这样一来天下也就太平安。”

飘瓦是指坠落的瓦片,比喻外来的祸患,飘忽无定的事物,无用或微不足道之物。出自庄子所著的《庄子·外篇·达生》。

《庄子·外篇·达生》中“达”指通晓、通达,“生”指生存、生命,“达生”,就是通达生命的意思。篇文明确提出要摒除各种外欲,要心神宁寂事事释然,可知本篇的宗旨在于讨论如何养神。

扩展资料:

“飘瓦“的其他诗句:

1、辛弃疾 《卜算子·用庄语》“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於天也。”

2、 高瑞南 《新水令·悼内》套曲:“人生大梦如飘瓦,早不觉两髩青霜梦里华。”

3、汤显祖 《牡丹亭·谒遇》:“[浄:]疑惑这宝物欠真么?[生:]老大人,便是真,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看他似虚舟飘瓦。” 明 陈子龙 《结交绝交行》之二:“昔人绝交争天下,今人翻覆争飘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