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如题所述

一、加强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储备和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
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健康素质是因为教师是影响小学生的重要成人。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减少教师心理对小学生的不良影响,为小学生提供榜样。同时,加强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可以帮助教师在平日教学和管理学生的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理念,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发现并建议存在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寻求心理健康辅导。
 
二、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
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能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帮助他们系统地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及时觉察自身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通过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保证自身健康,促进全面发展。小学生对心理健康课这种形式的热情较高。从目前不少学校的实施情况来看,心理健康课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应注意,开设心理健康课不能流于形式。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占用太多的正常教学时间,更不能因此而排斥其他学科的教学,不能让心理健康选修课成为加重小学生的负担的又一砝码。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更为可行和常用的一条途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21
不要训斥,要语重心长
第2个回答  2015-01-21
阳光,正直,勇敢
尊老爱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