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京沙尔虎击溃俄军力是在那一年

如题所述

公元1658年(顺治十五年)

17世纪40年代,沙皇俄国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建立雅克萨等殖民点,屠杀当地军民。黑龙江流域在当时属于清朝管辖,恰逢此时清军入关, 忙于统一中国的战争,因而后方空虚,无暇顾及俄国对东北边疆的侵略。

1652年(顺治九年),清将海色等与俄国交战,清军失利。在面临沙俄侵略的严峻形势下,清政府开始采取相应对策。1653年(顺治十年),清廷在宁古塔设立昂邦章京,以沙尔虎达为首任章京。同时增派300兵力驻防宁古塔,并且联络赫哲族、费雅喀族等饱受俄国欺凌的原住民共同抗击哥萨克侵犯。

1658年(顺治十五年)五月九日,以申浏为首的朝鲜远征军来到宁古塔,这次战斗清军充分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船只载重有限,火炮威力小,不适宜水中战斗,没能全歼敌人。六月五日中朝联军在沙尔虎达的统率下从三姓出发,五日后在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的今同江市附近遭遇俄军,开始展开战斗。

这次战斗比1654年第一次罗禅征伐更为激烈。为了全歼哥萨克,中朝军队乘船入水,先炮击俄舰,然后跃上俄舰,与俄军短兵相接。战斗持续了三天,俄国哥萨克的11只船中有7只被烧毁,3只被俘,1只逃跑,俄军头目斯捷潘诺夫被击毙,他手下270名“军役人员”被打死。

清军付出的代价也很大,伤亡320人,朝鲜军队伤亡37人,其中8人阵亡。这次战役也是以中朝军队获胜而告终。

扩展资料:

章京沙尔虎击溃俄军的战役名为“罗禅征伐”,中国朝鲜双方联合部队,兵力:八旗军300名,赫哲军300名,朝鲜军100名。沙尔虎达率领这700人的军队从宁古塔出发,六天后在混同江(今松花江)与斯捷潘诺夫率领的约400名俄国哥萨克兵遭遇。

俄国史料记载了此次战役的战况:

“6月6日(俄历)与博格达大军遭遇,博格达(蒙古语“皇帝”的意思,意指清朝皇帝)军带有各种火器——大炮和火绳枪。我们与该军交了火,博格达军的骑兵骑马、步枪架船与我们交战。他们用大型武器——大炮和火绳枪作战,他们向我船开炮轰击。他们从土筐垒的工事和土墙后面开火。”“许多军役人员受了伤,我们无法与这些博格达人继续作战了,因为库存的火药、铅弹均已用尽”。“他们打起仗来阵法娴熟,井然有序。”

此役俄军伤亡惨重,哥萨克头目斯捷潘诺夫决定由松花江逃往黑龙江上游,这次战斗朝鲜鸟铳手和炮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朝鲜100名鸟铳手,无1人伤亡。

农历5月16日,中朝军队在混同江建筑土城后搬师,6月13日回到宁古塔,朝鲜军队由于是“全师而还”,回国时,受到朝鲜国王的热烈欢迎。

此役并未彻底拔除俄国人在黑龙江流域的据点,后来斯捷潘诺夫卷土重来,1658年,清朝再次组建中朝联合部队,袭击斯捷潘诺夫。1658年的这次战役,也被称为松花江口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禅征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27

公元1657年(顺治14年)

 

是年,沙俄军队首领斯捷潘诺夫率俄军溯松花江入侵中国内地三姓(今黑龙江依兰)以东的尚坚乌黑地区,清廷命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统兵回击,俄军溃败,斯捷潘诺夫被击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