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法律事实和民事法律行为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

感觉民法真是太凌乱了,整理框架图时发现民事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行为又可以分为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表意行为又可以分为合法表意行为和违法表意行为,而民事法律行为也是合法的意思表示行为,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民事法律行为隶属于民事法律事实呢?但是民事法律事实是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而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行为。若把它说成是民事法律事实的下位概念,又有点不妥。求大神给个完美回答。

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区别:1.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当事人实施行为的目的并不在于追求民事法律后果。2.法律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事实行为依法律的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3.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后果。4.法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要件;而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5.法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事实行为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和侵权行为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13
民事法律事实,根本没有“合法的”这种意味,地震导致房屋灭失,消灭了一个所有权关系,这是法律事实吧?但它有合法非法的区分吗?只有行为才作合法非法的区分。

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法律”有合法之意,但你所谓的上位概念“民事法律事实”中的“法律”却无合法之意,他们不是上下位概念。

法律事实包含事件和行为,行为再分为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所以法律事实是法律行为的爷爷辈概念。追问

不知是我没说清楚还是您没看清楚,民事法律事实可以分为行为和事实两大类是吧,其中行为又可以分为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是吧,表意行为又可以分为合法表意和违法表意对吧,民事法律行为也是合法表意对吧,那不就是说民事法律行为跟民事法律事实下面的行为中的表意行为中的合法表意行为一样性质对吧?所以我说他们上下位概念,我是想这样表达的?

追答

法律事实包含事件和行为,行为再分为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表意行为就是法律行为,所谓“违法表意行为”按上述分类在事实行为之中,因为它不产生当事人追求的法律效果。

我学法理学和民法的时候就学了这么一句,后来中国特色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我尽量避而不用。它在民法范围内,等于大陆法系的法律行为概念。你用的这种分类标准“违法表意行为”,在大陆法系民法中可能没有对应概念,有点像对应中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非法行为”,因为他用了合法性的表述,反面硬生生的从事实行为中剥离出一个“民事非法行为”的对应概念。

追问

刚百科了一下民事法律事实,它把行为分成了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民事行为下面又有民事法律行为,但是又说不能简单的认为表意行为就是民事行为,略懂了一些。

又好好看了一下,貌似很少有人说违法表意行为这一名词,只有刚才看了一个课件,里面分出了一个违法表意行为。谢谢大神。

追答

我还是建议你不要用民事法律行为这个概念,它在传统民法分类找不到对应概念,你把两种分类标准的概念混用,会被搞得晕头转向。

法律事实包含事件、行为,能按照意思表示内容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是法律行为,此外都是事实行为。但这两种行为的分类是概念性的,而不是具体的某人某行为。一般只会说婚姻是法律行为,合同是法律行为,创作是事实行为。至于行为合法还是违法,不在这个分类标准之中。中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的民事行为,拿到这个标准中必定混淆。看到“民事法律行为”,只能说它很另类很奇葩。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9-13
没有完美的答案,只有不断地探索发现。就是我的偶像王利明老师也不敢说对民法有了完美的解决。你只所以会搞得很乱,是因为你没有结合法理学去理解问题。法理学是一门基础课,好好学,会有收获的。
法律规定+法律事实=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是不是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分为事件和行为。
事件又分为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行为是不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并且按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法律效果分为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
法律关系又分为主体,客体和内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