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为什么要把老公叫相公?把老婆叫娘子或内人?又是从什么时候改口叫丈夫,老公,老婆,妻子的呢?

如题所述

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也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这比 “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若不是怕犯皇上大人的讳,众老婆们最后怕是要叫“皇公”了的哦!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   然而泰极否来,近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况愈下,从对丈夫的称呼中也可明显看出。 历程良人   “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郎   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郎”就代表丈夫了李白 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郎君   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官人   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 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 老爷   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外人,外子   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 “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 相公   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也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这比 “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 内人:屋内之人的意思。过去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书面语也称内人、内助。尊称别人妻称贤内助。 娘子  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爱称。古代也指对新婚女子的敬称。 在元代以前,称妻子为“娘子”是不对的。宋代之前,“娘子”专指未婚的少女,意同今天的姑娘。   到了唐代,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杨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宫中号称为”娘子”。这里的娘子,显然已不是指少女了,但也不能理解为是对妻子的称呼。   到了元代,社会上已普遍称呼已婚妇女为“娘子”。到了明代,一般习惯称少妇为“娘子”,而且带有娇爱的味道。   随着称妻为“娘子”的流行,一般妇女也就称为某娘了,如称接生婆为“老娘”,称巫婆为“师娘”,称妓女为“花娘”,称男女关系不清的女人为“夫娘”,以及鄙称妇女为“婆娘”等等,通称她们为“娘们”。 丈夫,zhàng fū ,一般用作名词。又叫老公,古代又称相公、夫君,是男女婚姻中男性的一方,已婚女子的配偶。在古代也指成年男子。   人们通常谈到夫妇时,夫多被称为“丈夫”,妻子则被叫做“老婆”。这两种叫法、习俗相沿至今。   原来,在我国有些部落,有抢婚的习俗。女子选择夫婿,主要看这个男子是否够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当时的一丈约等于10尺,商代以前一尺为16.95cm,一丈基本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七。有了这个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强人的抢婚。根据这种情况,女子都称她所嫁的男人为“丈夫”。   “丈夫”有许多别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夫婿,如“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汉乐府《陌上桑》    夫子,尊称。如“夫子所学,当日知其所亡。”范晔《乐羊子妻》    夫君,如“夫君初破黑山归。”?高骈《闺怨》    君子,敬称。如“未见君子,忧心忡忡。”?《诗经·召南·草虫》    郎,昵称。如“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王建《镜听词》    郎伯,如“郎伯殊方镇,京华旧国移。” :“老婆”与“老公”这类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爱长久”的愿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15
相公 xiàng gōng [1]1.对宰相的尊称。魏王粲《从军行》:“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又《羽猎赋》:“相公乃乘轻轩,驾四骆。”相公二字始见于此,均指曹操。操以丞相封魏公,故有此称。若西汉丞相,封侯不封公,东汉三公不封侯者甚多,都不能当此称。魏末司马昭以丞相封王,则称相王。 2.泛称官吏。 3.旧时妇女对丈夫的敬称。 4.旧时对读书人的敬称。后多指秀才。 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提到了相公一词。 5.旧时对男子的敬称。 6.对学徒的戏称。 7.旧时指京津等地戏院中饰小旦的男演员。 8.指男妓。参见"相公堂子"。 把一个乘子儿纱香车招摇过市的相公,写得娇如雏妓、呼之欲出。 清代末年,一些面目较好的男童伶,打扮得油头粉面,终日娇声细语地充当类似男妓的角色,在堂子里接待那些有“龙阳之癣”的“风雅人士”,郁酒承欢,调笑取乐.这些相公娇柔作态,以身相许,大捧唱西皮二簧的红角男旦和有权有势的大佬馆,彼此之间还要拿班坐科、争风吃醋,造成绯闻不断.齐如山先生所写的《回忆录》中曾谈到,他当时之所以不大愿意与旦角来往,怕的是被朋友不齿,横遭物议.从这一层也可以看到,社会上对相公这类搞同性恋人的鄙视。 同性恋现象在我国出现得很早,早到何时?纪晓岚在《阅徽草堂笔记》中说“杂说称娈童始黄帝."潘光旦先生反驳说,此说不尽可靠,因为连黄帝是否确有其人,还在探讨之中。 但是,诸如龙阳君为魏王“拂枕席、弥子瑕与卫灵公“分桃而食、汉哀帝与董贤同衾共寝,以至董贤在睡觉时压住了皇帝的袖子,哀帝不忍惊醒他,自己“断袖而起”,这些同性恋的故事,都是有文字可考的。又如汉文帝宠幸邓通,破例赐给他开采铜山并且自铸钱币的权力,邓通因此富比王侯,钱盈天下,他是中国历史上以“美色”获益最多的一个男人。 明清两代,由于政府立有法令禁止官吏嫖妓狎娼。士大夫就去狎亵男色,这些男色多半是梨园中的子弟。澡亮的男孩子学戏时,由于师傅的调唆、坏人的引逗、周围环境的熏染,使这些孩子产生变态心理,逐渐堕落,成了变相的泄欲器.相公堂子原本是演剧业的一个正当组织,以解决和调停同仁间的演出合作等问题。由于达官贵人常来此找乐儿,男旦也聚在此处摘同性恋,所以名声渐坏,时人将相公堂子视为男娼馆,与妓院无两。 清代盛行“私寓”,官吏富商们以蓄养相公为一时风气.这些大户人家买来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充做书童、眼随、小厮,实为供主人狎玩.往往不以为耻,反称名士风流。 到了民国初年,一些名伶和有志之士对此提出异议,并撰文呼吁有此癖者自重自爱,另一方面政府提倡维新、匡正积弊,遂明令提出度止,相公这一行才逐渐消失。
第2个回答  2014-02-15
古代男人地位很高,首先女子不能直呼其名吧,古代出现过很多对老公的称谓,无不表达对老公的尊敬,如相公,“相”是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所以叫相公,当然以前还有“官人”“郎君”等称号,主要是表达敬意。老公,丈夫是现代的叫法,“娘子”中的“娘”是因为女人要“良”根据中国古代造字法,加上了“女”成了“娘子”。古代的种种叫法都体现了男子地位高,作为女子要贤惠。当然现在的叫法都很随意,没有特殊缘由,这个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