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集体涨价,骑行成本快赶上公交车,涨价是否成盈利稻草?

如题所述

今年4月份以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共享  单车 纷纷涨价。以北京为例,摩拜单车与小蓝单车骑行1小时要支付2.5元,是原来的2.5倍。而哈啰单车,则从每小时2元调整为每15分钟1元。3个多月后,  摩拜 调整了在上海的起步价,从1元涨至1.5元。7月份,深圳的摩拜单车起步价也调整成了1.5元。而据最新消息,哈罗单车迎来了今年的第二次涨价,从8月9日起,调整为每30分钟1.5元,相比于此前30分钟1元上涨了50%。


而除了骑行涨价,乱停乱放的费用扣除也暴涨的吓人。摩拜乱停直接扣除5元,ofo乱停竟然要收取20元的管理费,网友都开始吐槽共享单车是不是穷疯了。而且摩拜也在早之前取消了亲密账户,这样也间接扼杀了对用户的优惠政策。

不管是老大哥摩拜,还是新锐品牌哈罗,集体涨价背后或许是市场的良性发展结果,但对用户来说,越来越高的骑行         成本       已经赶上了公交,甚至用户都可以核算下成本考虑自己购买一辆         自行车       了。当然,越来越高的骑行成本背后,也会滋生更多的一些用户进行上私锁行为,对于单车的霸占就会越来越多。

虽然涨价对于共享单车来说能缓解资金之急,但倘若想靠涨价来     盈利    感觉还是不够,共享单车的维护及调度成本太高,如何实现精细化的运营,盘活骑行频率和效率,同时利用单车用户进行流量运营才是众多大佬需要探索的。不然涨到最后,也是成了一对废铁停放街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2
是的,任何产品的诞生都是为了盈利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19-08-21
共享单车集体涨价,只会让形势变得越来越差。
第3个回答  2019-08-21
不是盈利稻草。可能会崩盘。
第4个回答  2019-08-22
这是内部做出的具体化调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