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的区别是什么?

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的区别!

注册资本指企业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数额,也就是公司的章程中规定的各方投资者的出资额,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可以确定公司注册资本,再由各方投资者确定出资额与出资期限,这时就出现了一个注册资本与到位资本的问题。 \x0d\x0a实收资本根据其字面可理解为实际收到的资本,是指公司实际收到各方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其金额也就是公司会计报表中的“实收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如果不存在分期缴付或其他变动的情况下是一致的。但也可能出现实收资本大于或小于注册资本的情况,因为根据工商部门的规定在注册资本变化20%的副度内可不进行注册资本变更登记。\x0d\x0a \x0d\x0a注册资本指企业成立时或者追加投资时,标明的投资意愿,也就是说要投资多少,但是由于注册资本可能不是一次到位,所以注册资本并不一定是已经全部收到了,对于注册资本中已经收到的部分,称为实收资本。\x0d\x0a比如注册资本100万元,第一次到位的资本金20万元,在注册资本尚未到位前,公司的实收资本就是20万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8

实收资本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等。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各种财产,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孙旭权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张烜墚

资深刑事律师

张丽珍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林

婚姻家事专业律师

陈绍熙

合同纠纷专业律师

杨鹏淋

资深劳动纠纷律师

    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立即咨询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5

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都知道注册资本是公司设立时按工商规定需要符合的一个条件,如今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那么实收资本又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首先,注册资本就是指在做工商登记注册时,要求企业拥有的法定资本金,它在资产负债表中就用实收资本表示,如果足额到位,实收资本就等于注册资本,如若未足额到位的话,则以实际的到位值来表示。 

二、所谓实收资本,一般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的章程或者合同以及协议类的约定,实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金,实收资本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数的来源,它表明了所有者对该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三、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的区别

1、注册资本也可以称之为法定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章程所规定的公司全体股东或者发起人承诺认缴的出资额数或者认购的股本总额,并且在公司登记机关中依法登记了的。 

2、公司注册资本,如果选择认缴制的话可以一次或者分次缴足到位,但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总额度的20%,其余部份在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之内缴足(规定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 

3、而实收资本指的是公司全体股东已经投入到该企业的实际出资额。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注册资本是公司全体股东的计划出资额;实收资本是公司全体股东实际出资额在公司财务上的表示。

有另外的一些情况,注册资本就会不一定等于会计帐面上的实收资本,情况如下:

(1)在企业可以采取分次缴资时,企业的会计帐面的实收资本小于或者大于注册资本;

(2)在企业已增资还未办妥变更登记时,则企业的会计帐面实收资本大于注册资本。按照正常的程序,已成立的企业若是想要办理增资变更登记等手续,股东就应当先行缴交股款(投资实物等),而公司财务则根据投资款缴的款单(实物交接单等文件)进行增资账务处理,然后企业再持有关增资的决议/决定、 批文以及《验资报告》等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股东多缴投资款而财务账务处理不当;正常的做法是股东多缴的投资款应当在会计账面上列示在“资本公积”;

不一致的原因:

有这么几种可能:1、分次出资,尚未最后出资完成;
2、出资外币币种汇率折算的问题;
3、出资不到位,股东未按照原注册资本出资;
4、历史原因,因为历史上曾经原来不要求验资;后来初期改为要求验资,但管理并不严格。
5、其他。

公司的注册资本的公司的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额,也叫法定资本。注册资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法人自有财产的数额体现。注册资本与注册资金的概念有很大差异。注册资金所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权;注册资本则反映的是公司法人财产权,所有的股东投入的资本一律不得抽回,由公司行使财产权。注册资金是企业实有资产的总和,注册资本是出资人实缴的出资额的总和。注册资金随实有资金的增减而增减,即当企业实有资金比注册资金增加或减少20%以上时,要进行变更登记。而注册资本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增减。

依照《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经法定的验资机构出具验资证明,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是表明公司注册资本数额的合法证明,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能够出具验资证明的法定验资机构是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有国有资产参股的公司,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不再作为公司登记的前置条件。

《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下列最低限额。

1.以生产经营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五十万元。

2.以商品批发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五十万元。

3.以商业零售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三十万元。

4.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十万元。

特定行业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需高于以上限额的,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指实收的股本总额。实收股本总额是指公司股票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切勿理解为股票的发行价格总额。因为股票可以按面值发行,也可以超过面值溢价发行,但超过面值发行所得的溢价款不作为资本登记,即注册资本里不包括溢价部分,而是列入公司的资本公积金,所以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其实有资产数额可能是不一致的。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上市公司不少于5000万元。其最氏限额需高于上述所定限额的,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而实收资本是会计账户上的一个科目,是企业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会计上一般是非股份有限公司才用到“实收资本”这个科目。

实收资本(Paid-in Capital)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等。 [1]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各种财产,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企业据以向投资者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中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实收资本应当与注册资本一致。企业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本数额增减超过20%时,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中文名

    实收资本

    外文名

    Paid-in capital

    分    类

    国家资本、集体资本等

    作    用

    企业抵御风险的缓冲器

    来    源

    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

    特    点

    企业永久性的资金来源

    目录

    1 分类

    ▪ 依据主体

    ▪ 依据形式

    2 区别

    3 确认

    4 资本核算

    5 转化途径

    6 减少原因

    7 会计处理

    8 变更登记

    分类

    编辑

    依据主体

    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按投资主体分为六种:

    实收资本

    国家资本

    国家资本: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不论企业的资本是哪个政府部门或机构投入的,只要是以国家资本进行投资的,均作为国家资本。

    集体资本

    集体资本:是指由本企业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和集体企业联合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产投入形成的资本金。

    法人资本

    法人资本:是指其他法人单位投入本企业的资本。

    个人资本

    个人资本:是指社会个人或者本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

    港澳台资本

    港澳台资本:是指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外商资本

    外商资本:是指外国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

    依据形式

    实收资本按照投资形式可划分为:货币资金 、实物、 无形资产三种。

    货币资金

    以人民币现金投资,应以实际收到或者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时间和金额确定入账。

    以外币投资,应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入账。

    有合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协议约定汇率折算;合同没有约定汇率的,按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算。

    实物(固定资产、材料物资):需审计等权威机构认定其入账价值来核算其实收资本。

    无形资产:一般不得超过企业注册资金的70%,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收资本入账。

    区别1

    注册资本是法律上规定的强制性要求,而实收资本则是企业在实际业务中遵循法律规定的结果,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在现行制度下,它们在金额上又是相等的。

    (1)注册资本

    企业要进行经营,必须要有一定的"本钱"。我国《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设立企业,法人必须要有必要的财产。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企业申请开业,必须具备符合国家规定并与其生产经营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我国《公司法》也将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作为公司成立的必备条件。《公司法》对各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以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以商业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3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10万元。特定行业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需高于前款所定限额的,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需高于上述所定限额的,由法律、法规另行规定。

    (2)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人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到企业中的各种资产的价值。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需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我国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制度,要求企业的实收资本与其注册资本相一致。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注册资金应当与实有资金相一致。企业实有资本比原注册资金数额增减超过20%时,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者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如擅自改变注册资金或抽逃资金等,要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

    此外,还有一点应注意,就是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筹集资本,既可以一次筹集,也可以分次筹集。分次筹集时,所有者最后一次投入企业的资本必须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6个月以内缴足。因此,在某一特定的期间内,企业实收资本可能小于其注册资本的数额。

    区别2

    (1)从来源和性质看。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并依法进行注册的资本,它体现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资本公积是投资者的出资中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它不直接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2)从用途看。实收资本(或股本)的构成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同时还是企业清算时确定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的依据。

    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用来转增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不体现各所有者的占有比例也不能作为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或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04

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的区别

概念不同:

注册资本是工商管理的术语,是法律上对公司注册的登记要求,而实收资本则是企业在实际业务中遵循法律规定对企业的投入,二者是投资合同、公司章程的法律规定,是一件事务的不同表达。

两者的金额不同:

注册资本采取认缴制,即约定时间的分期付款,注册资本在一般公司注册时可能小于实收资本。但一般情况下,缴纳的注册资本就是实收资本,也是如实登记。

法律效力不同:

实收资本的注册登记是政府对法人的核准行为,在企业进行了相关的行为之后;注册资本则是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责任的一种认定,两者都是有法律责任承担的。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4个回答  2023-01-07

注册资金与实收资本的关系就是一般情况下注册资金与实收资本是一致的。

注册资本是法律上规定的强制性要求,而实收资本则是企业在实际业务中遵循法律规定的结果,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在现行制度下,它们在金额上又是相等的。注册资金可以支取3万作差旅费,但要在年检时归还。否则年检是过不了。

扩展资料:

注册资金与实收资本的主要区别有三:

一、性质不一样。简单理解就是注册资金就是开公司的本钱,实收资本是公司的流水。

二、规定不一样。工商检查注册资金是多少就是多少,一毛都不能少;实收资本一般和注册资金都有差距。企业实有资本比原注册资金数额增减超过20%时,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者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三、用途不一样。实收资本(或股本)的构成比例是确定所有者参与企业财务经营决策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依据,同时还是企业清算时确定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的依据。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注册资金

百度百科-实收资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