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殖民兴起和日本明治维新经济措施

如题所述

明治政府成立后。对原有的封建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首先,废落置县,全面废除由来已久的幕落体制,实行中央集权。明治政府成立之初,强藩各自为政,中央政府所能控制的士地,不到全国土地的四分之一;政令无法统一,财权也很分散。对此,明治政府一方面“奉还版籍”,即要求诸候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使他们只成为中央政府的地方官。另一方面“废藩置县“,即取消落国制度,将全国行政区重新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府、县知事管理;旧落主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傣禄。
其次。取消封建武士傣禄,改造武士阶层,稳定社会秩序。幕府时期,武士阶层高居于社会其他阶层之上,享有各种特权,是日本社会的寄生虫。到明冶初年,武士及其家属仍有近200万人。为了改造武士阶层,明治政府首先废除了武士佩刀带剑制度,并取消了武士对军人身份的独占权,进而剥夺武士财产特权。1876年8月,明治政府领布《货币傣禄公债证书发行条例》,国家以发行公债的办法,一次性全部收买了封建武士傣禄的领取权。结果.武士成了单纯的公债持有者,庞大的封建武士阶层宣告瓦解。由于公债的发行,一部分上层武士因从商而转化为资本家和银行家、一部分中下层武士则成为小商人,从而避免了因改革将会引发的社会动荡,稳定了社会秩序。
再次,取消封建行会组织,准许买卖自由,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1869年取消各藩粮米外运禁令。废除各处关卡。1871年统一币制。1872年下令取缔维护封建经济特权、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行会组织株仲间。
在改革中,沙皇政府对上层建筑也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4年,沙俄政府在各地区建立地方自治局,并废除封建等级裁判制,建立陪审制,进行公开审讯;1874年,成立了在财产资格基础上选举产生的市杜马等。但这些改革措施是以保护地主阶级既得利益为出发点的。
例如,所谓“德政“象征的地方自冶局:为了加强对改革后农民的控制,沙皇政府把农民组织在旧有的农民村社宁,实行连环保,村社名义上由农民选举公拱一员实行‘’自治”,但规定村社隶属于地方行政机构,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地主仍拥有领地冶安权、有权监督属于他所有的庄园范围内的村社的“秩序和安全”,有权否决村社的任何决议,有权要求撤换村社公职人员、甚至有权把农民开除出村社。此外,还特设了一个由地方贵族产生的调停吏,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一切关系,以保持地主对农民的掠夺。村牡自治如此、各州、县自治机构同样由地主阶级所把持。这样的改革、非但没有给子俄国资产阶级以更多的政治权力,反而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设置了新的障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25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的农奴制。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殖产兴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