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的心理障碍诊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常见的心理障碍的症状
常见的心理障碍的症状有:
1、认知障碍
主要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注意障碍和智能障碍等五方面的内容。
2、情感障碍
主要有:情感淡漠、情绪低落、焦虑、情感脆弱及情感倒错等。
3、意志行为障碍
主要包括:意志减退、意志倒错、矛盾意向、重复与刻板动作、作态与怪异动作、违拗症、意向增强、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等。
4、自知力障碍
如何区分心理问题,心理紊乱和边缘状态?
1、心理问题是在时间性质方面有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问题的内容尚未泛化,其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并没有严重影响思维逻辑的问题。
2、心理紊乱是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内容充分泛化,并严重影响思维逻辑的问题。
3、边缘状态是一组临床状态,既无法纳入精神病学包括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中,又超越了临床心理学的诊断范围,只有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会诊,方可确定是使用心理学治疗或者是使用精神病治疗方案。是介于心理紊乱和精神疾病之间的状态。
如何对恐怖性神经症进行诊断?
恐怖神经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简称恐怖症。
恐怖症可分为:场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物体恐怖症。
1、场所恐怖症的诊断:
1)在恐怖症中最多见,发生频率较高。
2)恐怖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3)知道恐怖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4)恐怖的对象是公共场所。
5)担心自己无法控制或担心自己会晕倒,或有频死感或焦虑不安。
6)部分患者对高空、黑暗等产生恐怖。
诊断时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点是:2)、4)、5)。
2、社交恐怖症的诊断:
1)恐怖的对象是社会交往。
2)患者可能出现面红耳赤、出汗、心跳、心慌、震颤、呕吐、眩晕等表现。
3)患者可能回避朋友和社交,而仅与家人保持接触,甚至失去工作能力。
4)如患者害怕与他人对视,称为对视恐怖;如患者与人相处时面红耳赤,称为赤面恐怖。
诊断时的主要关键点是:1)、2)。
3、物体恐怖症的诊断:
1)恐怖的对象是某些特定的物体。
2)害怕一些特定的动物。
3)认为某些特定的物体会对自己形成伤害。
诊断时的关键点是:2)、3)
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要点
答: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焦虑症分为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各自有不同的诊断要点。
1、惊恐发作的诊断要点:
1)患者的焦虑情绪没有对象性;
2)患者突然出现无原因的极度惊恐,发作速度快,程度较剧烈;
3)患者出现明显的身体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悸、震颤、濒死等;
4)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但很少超过1小时。在发作间歇期,可完全正常;
5)惊恐发作患者常伴有情绪的低落和自杀倾向;
6)发作频繁的患者可卧床不起,部分患者也可发作1—2次后即自行缓解而不再复发;
7)惊恐发作患者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
在进行诊断时,要特别注意与恐怖症的不同之处。惊恐发作也可能产生恐怖,但恐怖症是有具体的对象,而惊恐发作是无具体对象。恐怖是在危险时发生,而惊恐发作是在危险来临前发生。
另一方面,情绪低落和自杀倾向不是惊恐发作的主要症状,而是伴随症状。
2、广泛性焦虑的诊断要点:
1)无对象性,患者主要表现以持续的或经常的,无固定内容或无明确对象的紧张不安;
2)担忧过度,患者对现实中某些问题或现象过分担忧或烦恼;
3)症状持续,发作缓慢,持续时间可超过半年,且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
4)常见症状有:烦躁不安、心悸、心慌意乱、疲乏无力、胸闷气急和神经过敏等;
5)因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出现呼吸急促、胸紧口干、上腹不适、心动过速等。
6)因神经过敏,患者容易激怒、怕强光、怕声音、怕拥挤和感觉过敏等;
7)因肌肉紧张,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性头痛、肌肉强直、双手震颤等;
8)因过分警觉,患者可能出现失眠、夜惊、多梦、注意力难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等。
重点是:病程缓慢,持续时间长,无明显的对象性,出现各种交织的生理症状达半年以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