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小高速公路的思小高速公路-建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思小高速公路2003年6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4月6日通车。从开工建设到通车历时34个月。
紧扣时代脉搏,学习国外和国内中、东部地区先进经验,引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这是思小高速公路建设的又一个显著特点。这条公路在云南公路建设史上写下了多项“第一”。
一、思小高速公路是中国首条穿过热带雨林的高速公路。
二、思小高速公路引入公路养护中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在水稳层上采用稀浆封层,这在云南是第一次。钻芯取样证明,这一措施,使水泥稳定层与沥青层结合更加紧密。
三、桥梁施工中,桥面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浮浆层,影响与沥青面层的结合。为确保工程质量,思小高速公路在沥青路面铺筑前,用铣刨机对桥面水泥混凝土浮浆层进行铣刨。
四、思小公路全线有9个收费站点。这些收费站生活区采用了土壤净化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其达到三类水的排放标准。净化后的污水进入一块人工湿地,进一步净化,用来浇灌花草和冲洗场地之用。收费站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这在云南高速公路建设中也是第一次。 五、野象谷隧道旁原来是一段箐沟。隧道施工过程中,这段箐沟成了弃土场。12万立方米隧道弃渣,填出了一片18亩多的空地。指挥部精心规划,将其建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休闲园区。在思小公路沿线,像野象谷这样利用弃土场、荒地等设置的临时停车区、港湾式停靠站点就有8对、16处。高速公路旁设置港湾式停靠站点,在云南也是第一次。
六、思茅和西双版纳由于森林覆盖率高,雾天较多。为了确保交通安全,思小公路建设指挥部将“多雾路段对策研究”作为科研课题,在云南首次开发主动发光标志,安装在桥梁、隧道及一些重点路段。
七、在直线路段安装语音提示系统,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八、公路绿化坚持乡土化本土化,全部采用本地物种,这在云南高速公路建设中也是第一次。
九、思小公路土石方挖、填总量1628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里16.65万立方米,是云南挖、填方量最少的一条高速公路。
十、在上边坡处治中,取消石砌护坡,思小公路成了云南第一条基本没有石砌护坡的高速公路。 十一、在水泥稳定层铺筑中,思小公路引进高吨位压路机械,在云南首次采用全幅超厚度一次辗压成型工艺。
十二、引进“宽容”理念,将排水沟加深60厘米,改为埋置式水沟,盖板上填土种草,拓宽了公路的宽度,使公路自然地过渡到周边环境中。这种做法在云南是第一次。
十三、思小公路是云南第一条实行计重收费的高速公路。
十四、思小公路是云南第一条全线标志标牌采用中英文对照的高速公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