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和家里人交流,但很善于和外人交流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其实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是身份本身的原因。在和你交流的过程中,你的家人站的角度和你的同学朋友所占的角度,她绝对是不一样的。家人特别是家长,而且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家长还是会有大多数比较强烈的等级意识,就是我家长是要比孩子要高一个等级的,而且出于责任,我必须要管着你。所以你们在进行比如说对话呀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态度包括用词就不自觉的甚至连你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带上一些指令性或者说指责性的这些词语,这些词语他们使用的时候会不太用心的随口就说出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8
你的同学和朋友和你的家人特别是父母比起来,也许在生活点点滴滴的细节上可能了解的没有你的父母更加的具体准确,但是在日常的交际上,他们能够理解你的想法,你会觉得你们更容易形成一种彼此的认同。这样的事情反复积累起来,你就会出现感觉越来越不想和家人接触,然后觉得和同学朋友在一起聊聊共同的话题,然后处理问题的时候思维是合拍的,这样非常舒服,你就更愿意和你的同学和朋友接近。
第2个回答  2019-06-28
一般来说,很多孩子本来是很喜欢和父母沟通的,但可能会发现不论自己讲什么问题,说什么现象,父母都会用自己的观念来试图反驳孩子。让孩子以自己的这种思维去看待这个问题,而从来不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也从来不认可孩子。如果孩子也不认可父母的思维方式,就会停止交流。
第3个回答  2019-06-28
我自己认为有这样的现象是家庭影响比较大吧,因为我个人是单亲家庭,从小家里条件也不如其他亲戚,缺少父母关爱,所以内心在和其他有父母陪伴的同龄人比较下就显得很自卑。何必在乎那些人,自己过的好就行了,毕竟世界那么多人,不可能人人都喜欢你,做自己想做的,自己喜欢自己就好。
第4个回答  2019-06-28
我觉得遇事不想跟父母分享应该是很多人都有的情况吧,我觉得还算比较正常。有些时候有些话活着一些事情我们想要跟父母分享的时候,父母可能不能理解或者他们给出的反馈不是你想要的。而自身就会变成一个独立的人,很多东西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可以解决的,不需要父母的层面进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