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月入过万,居然想买房,可能吗?

如题所述

买房似乎是永远的话题。对不同的人来说,房子意味着不同的价值,资产、学位、安全感、城市认同……五花八门,总之,房子是个充满诱惑的东西。尤其一线城市的房价走势,让更多人义无反顾,加入到了买房大军中来。

我们很想知道,真的可以不靠父母资助,30岁前独立在一线城市买到房吗?

下面以在上海买房为例,来研究研究如何在一线城市买房?

在北上深,买房的第一要务,是“先上车再说”——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先买第一套房子再说,日后不管房价是涨是跌,就都有了一个置换的基础。是的,买房很烦,装修很烦,但是买房时最要不得的思路就是“一步到位”——事实上,买卖过一次房产,你可以积累下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如果就用这么一次就浪费掉是很可惜的,应该善加利用。

首先,你作为一个工薪族,首次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置业,就盯着500万级别的房子,你当然会觉得买房超艰难的——再强调一遍,普通工薪族在一线城市首次购房一定要摒弃“一步到位”的思路——你还没结婚或是刚结婚,买房需求却是按生二胎加长辈过来帮忙带孩子也要够住来定的,你说你是不是想太多。500万这个价位已经属于改善型住房,而非刚需型住房(普通人首次置业)。

那么正确的选择是什么?答案是300万以内的刚需型住房。

选择一:在上海中心城区(中环内)有大量50平方左右,总价300万上下,建设时间在2000年以前,层高六层内的无电梯公房(也就是所谓的“老破小”,其实也就是房子外观差点,管道在几轮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中基本都换好了,装修好一点也不破也不小)。

那么“老破小”有什么优势呢?

第一当然是总价低。大概在2000年前后(确切时间查不到了),上海市政府出过一个指导性意见,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就是“原则上不再新建55平米以下的小户型住宅”——这一意见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心城区50平米左右的小户型基本以“老破小”为主,在小户型中“老破小”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事实上,2015年的上海房市,成交率最高的就是这种中心城区200多万的小户型(现在相对应的则是300万上下的房子),这是真正卖给外地入沪落脚的“新上海人”的“刚需盘”,只要城市化进程未结束,你就不用担心这样的房子卖不出去。而且低总价高需求决定了这种户型的涨幅至少在平均线以上(不要相信“老破小”涨不动的鬼话,“老破小”的单价是不能和同板块的新盘/次新盘比,但以涨幅百分比来算,绝对在平均线以上,涨得比较慢的其实是单价不低、性价比不高的老高层和面积较大、总价较高的老公房)。

第二是得房率高。因为公用面积远小于电梯房,所以“老破小”的得房率通常都极高,一般都可以达到85%以上,有些福利分房性质的房改房,由于办房产证时厨房和阳台算的是半面积,得房率甚至可以高达95%以上,而次新盘电梯房,得房率能上75%已经算是良心了。你是要室内实用面积多5个平方还是要宽敞气派的大厅加双电梯,自己权衡一下。

第三是税少,物业费低。在上家普遍要求“到手价”的市场现状下,“老破小”当中“满五唯一”的比例是最高的。而且由于小区老,物业费通常都低到可以忽略。

第四当然是出行方便,配套齐全。这一点其实就是数十年发展的地段加成,不再赘述。

买“老破小”除了要注意房子本身的品相和小区物业是否靠谱之外,顶顶重要的,就是选好中介!首次置业的工薪族当然是想用足首套房的政策——付三贷七、尽量多贷公积金,利率打折。但是买老房子最大的障碍就是贷款——很多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缘故,对老房的贷款政策很苛刻,比如评估价远低于市场价,贷不满七成(请注意,银行放贷的额度是按他们评估价的七成算,而不是成交价的七成,比方说一套成交价300万的房子,银行评估下来250万,贷七成就只有175万,其实只贷到了总价的六成不到),公积金贷款额度受限等。但这属于银行内部风控策略,执行起来是有弹性的,这时就需要中介和银行关系好,在这些项目上就可以通融,让买家拿到相对优惠的政策。大型连锁中介在搞定银行方面比较有优势,像链家(链家是以全面收购德佑地产的方式进驻上海,而德佑当年也算是上海房产中介中的三大,所以在上海本地资源方面链家并不弱)、中原、信义这样的大中介通常都和数家银行的信贷部保持着良好关系。

这里插一句,如果很在意公积金贷款和商贷的那点利差,想多贷公积金,就不建议买“老破小”了,各行对于1990年(含)以前竣工,面积在55平方以下的“老破小”,公积金贷款卡得都比较死。

选择二:外环附近的次新盘,比如嘉定新城、上大板块的次新盘。

外环附近新盘优势不用说了,房子新,品相好,银行贷款一般都能贷满,公积金贷得多。非常适合积蓄不多,但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月收入较高,公积金缴存较高的年轻人。

那么买外环附近的次新盘要注意什么呢?在市区看房交通方便,不开车乘地铁,只要计划好,一天也能跑三四个区域,看N套房,碰到不靠谱的中介,灵活性也很高。但是到外环实地看房很痛苦,去嘉定、宝山、大场之类较偏远的地区看房,即便是自己开车,一天时间也要全搭进去,而且网上看好的房子,联系好中介,到了现场中介和你说你看中的房子卖掉了,还有几套差不多的要不要看,明知是被中介的话术骗了,也只能任人鱼肉。当地的房源也比较单一,不论找哪家中介,给你看的总归就是那几套房子。所以外环附近的房源还是以网上搜为主,搜到合适的,一定要和中介敲定,临时跳票也不看别的。

总结一下,想要在一线城市置业,当然不容易,但也没你想象中那么难。以上举得例子也都是普通人,他们(包括我自己)都已经成功在上海买房/置换。当然,你首先要有一份中上收入的工作,在上海,家庭月收入15K可以考虑200万+的一房,家庭月入25K可以考虑300万+的两房(得房率高的情况下,40平米一房夫妻两人住,50平米两房夫妻俩加一个孩子够住了)——这个数字在二三线城市可能算高薪,但在上海本科毕业工作8年,也就是30岁的时候,算中上水平吧,要达到并不是很难。

比较难的是100万左右的首付,这的确是一个硬门槛,一个年轻人要在8-10年内攒100万出来是比较困难,所以不要硬挺着不肯接受父母的资助——在一线城市买房,接受家庭资助不丢人,因为在房价上涨的大背景下,你今后置换时,可以还相当一部分钱给父母。我们来简单算个帐(暂不计税款):假设你第一套房首付100万贷款100万(200万的“老破小”贷满七成的可能性较低,能贷五成算不错了),五年后你的家庭收入显著提升,能够承受更高额的贷款,于是准备换房子,假设这五年房产增值40%(这个数字算“温和上涨”哈,2015年上海房价涨18%,2016上半年涨10%,北京深圳涨得更凶),你还掉贷款到手约180万,你置换一套420万的房子(我们假设五年前300万的两房也涨40%),首付三成,即126万,这样你五年就可以还父母54万(如果五年内房子再经历一轮暴涨,那么你置换时大概可以把100万全部还清)。

最后,还是那句话,在一线城市现有房价趋势不反转的情况下,在北上深的买房策略就是——不要考虑一步到位,量力而行,先上车再说。

买房的人各有各的路径,而不买房的人,或许都有一样的原因——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李先生10多岁就去了上海,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春,工作虽然比较清闲,但一直不是他想要的。

他说:人生,要的就是惊涛骇浪,这波涛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是伟大的,最后汇在一起,成为闪着金光的海洋。

做为一个有梦想的80后,李先生在存了第一笔创业资金后,就毅然决定创业。

辞职前,他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如果这一次我亏了,以后大不了还是一个打工仔。

如果我赚了,那这一辈子都不需要再看人脸色了。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他们夫妻二人决定一起回四川,尽全力为未来搏一次!

在那个时候,李先生从来没有做过生意,也没有接触过餐饮,他们凭着自己的直觉,觉得开一家面馆应该比较赚钱。

于是四处打听哪里的面好吃,想拜师学艺。在考察了近十家面馆后,依然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味道。

一次,李先生无意中听朋友说起,成都有家“五馅包”生意火爆,天天排长队。

李先生想,这样的小本项目,也许自己可以试试。

于是和妻子一起来到蜀食一家总部考察“五馅包”项目。

吃到第一口的时候,李先生就被包子的口味惊艳到了,他说,这么好吃的包子,不赚钱都难。

和妻子商量后,当即就加入了蜀食一家。

开店1 年半的时间里,李先生的包子店现在每天能卖3000元左右,除去人工水电等成本,夫妻二人每个月能赚近2万纯利。

对于这样的收入,李先生非常满意,他说一定会和老婆一起,把这个店好好的经营下去,让更多人吃到放心包子。

在经营店铺的过程中,李先生和他的妻子一直坚持遵循公司的经营理念,做好每一个包子,让食客吃得放心。在2017上半年,李先生的店获得了公司的高度认可,被评为蜀食一家优秀合作商。

“夫妻齐心,其利断金”

古人的话一点都不假,

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夫妻俩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肯定能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长按二维码,勾搭包子妹

<试一下呗,万一通过了呢?>
第2个回答  2017-12-27

五一节前夕,我升职做市场部经理助理,工资加了40%,有12000一个月。我很高兴。

这股高兴的情绪冲昏了我的头脑,因为一个月前我萌生了买房子的念头。我开始去房地产代理店看看行情,上网做一下资料搜集。但是,我从很开心,变得很不高兴,而五年来,我对数字的概念也被完全颠覆了。

那时侯,我把首期费用、印花税、月供金额和每个月个人开销做对相比,你会知道12000元原来“不是钱”。辛苦工作5年存到二十多几万,原来也“不是钱”。

这一刻我承认,如果我想买房子,我不该做市场营销,我真算明白了。

但在这几年,自我感觉算做出点成绩。问题是就算我怎么努力、怎么力争上游,每天晚上做得11点、星期六在工作都好,这些根本不会计算在令你买到房子的因素内。

当我把最好的五年青春完全奉献给工作的时候,我又得到什么?肠胃痛、失眠还是一觉醒来就登陆OA的习惯?

那就不要买房子了。

现在的房价那么高,还限购的,我目睹着广州房价的拼命增长,我有个大学同学前怀着“飞蛾扑火”的心情在天河买两房一厅,现在房价逼近3万每方。这一刻,他庆幸自己当时选择了孤注一掷。这一年如果我选择做飞蛾,那明年我就连火也看不见?

我不想以买房子来证明什么,我只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你每个星期六日去逛街很有趣?你以为我每天想挤在城中村么?你以为我想每天挤在公交地铁上呀?我只想有一个独立空间,离开公司、离开工作,一个星期放松两天,就这么简单。

那你省着花钱,慢慢存吧!

怎么省?工作带饭?每天骑自行车上班?谢绝朋友饭局?为什么我升职加薪都不可以过我想过的生活?

我不明白,我自我感觉不算太花钱,两年换一次iPhone、偶尔打车去上班,也给家里打钱,也会一年去一两次旅行。有人说“不要出去旅行”就可以啦,那么请问不去几次才够钱买房呢?我算过,应该是两辈子。

如果你做两辈子人都不去旅行,就应该刚好在番禺买到两房一厅的楼盘。由于我不知道下辈子楼市如何,所以我选择今世继续去旅行。

那你父母能帮一下忙。

第一,我不想。我27岁,父母53岁,我不想要两个老人家操心又出钱,我承认,我人固执。

第二,我不明白。正值年轻、有工作单位的人买不到房,反而要家人拿出“棺材本”给你买房,逻辑上,说不通。

这次是我第一次升职而觉得不高兴。因为加了工资令我“想得太多”,我也知道更多让人气馁、让人看不到出路的现实。

前几年,自己看到别人打工月入过万,甚是钦佩,不知不觉我已经成为当中的主角,不同的是,当年的1万和这些日子的1万已经不一样。

为什么要想这么多东西,这么辛苦,突然间,自己感觉不想升职了。

第3个回答  2017-12-27

各位,我们都在找一个终点,但永远不知道它究竟在哪儿。

与其这样,不如好好完善自己,这个社会,浮躁的年轻人太多太多,如果不能克制自己,后果不堪设想!

别的不多说,把下面6句话送给大家!请参考!

1、如果你足够努力,你可以成为“精神灵魂”守护者

每个公司,都需要不止一个“精神人物”。企业需要培养符合自己公司气质,品牌起到正向作用的灵魂,还需要培养资产、项目里的灵魂,这种人越多,企业便能更好地发展。

2、保持好和公司、同事的关系

谁都想去一个好的公司,能给未来的自己积累到最好的筹码。其实人生就是选择,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关键在于自己不要后悔,但是很多人在不断的选择、跳槽中,彻底迷失了自己。

我们都在找一个终点,但永远不知道它究竟在哪儿。与其这样,不如好好完善自己。

3、经历的事情越多,心态越重要

每个人曾经心理极度膨胀过,自己组建团队,做的效果也还不错。后来呢,我吃了很多亏,明白了很多事情。慢慢心态也越来越平和。

人生是一所大学,很多事情是你永远也无法理解的。我们一直需要学习,包括人性。

4、感恩团队,感恩用户,感恩曾经帮助过你的人

人要懂得感恩。关于团队,这些年从他们身上,体会到了很多,帮过你的人很多,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潜能爆发出来,投入到工作中。你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扩充自己的视野。

你的视野多大,决定了你能做多大的事情。考虑的面越大,你的高度就会远在其他人之上。

5、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现在眼高手低的人很多,事情没做到位,或者做了一点点,便洋洋得意了,还有那些没做就先发表意见的所谓的“聪明人”。实的人,哪怕再笨,也会给自己几次机会。不是逃避,是要不断的去完善细节!

6、学会排解烦恼,学会自我激励

说实话,努力,远远没有换来我的预期,至少没有给我换来好的生活,唯有经验更可贵。靠自我认可支撑着自己,也许这很单纯,但也意味着要舍弃很多东西。

其实自我认可、自我激励,一个根本的目的在于帮助自己找到自信。需要从小事看起,哪怕你在一个帖子上做得比别人更极致,某一个细节上想得比别人更到位,也该为自己加油和叫好。

各位,你一定要在前进的脚步中,切记浮躁,它是恶魔,会侵蚀你的!

第4个回答  2017-12-27

衣食住行,生活的必需品。

住,更是里面的大头。

大家都知道,目前国内的房价都是高企,想要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对上班族来说更是这样。一个月的收入没有杂事时,上班族还能略有盈余,遇上点随礼、头痛脑热的症状,便会沦落成月光族。但是房子是必需品,不买住哪儿啊?

住哪儿?

租房子!

这不是在开玩笑。先看下大环境,国内房地产经过二十多年的繁华,现在已经现在了珠穆朗姆峰上,再往高处攀登,已经没有空间了。这不,房地产大亨王健林在今年迅速通过信托、出售、上市等手段将万达广场变现出售,但却保留经营管理权,实现公司轻资产化。另一巨头万科也在房产外开辟新道路,转战城市养老服务。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些房产大佬们争相去地产化,必是嗅到了房地产行业的风波。

政策上,中央推出租购同权政策,大力推崇租房,调控城市公租房的土地供应,让民众能够租房就解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项政策已经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十多个城市试点,想必会逐步推广到全国。

所以说,没买房的上班族们,如果没有刚需(结婚需要),不妨考虑租房,既解决住的需求,又不降低生活品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