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

如题所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起始的环节,汇聚着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心。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先后开展4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2022年9月,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全面铺开,“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迈出新步伐。
如何推动学前教育更普及普惠、优质安全?新生儿数量下降对幼儿园意味着什么?多位代表委员展开热议
01
——建议幼儿园入园年龄低龄化
全国政协委员陈小艳拟提交的提案之一是关于加强幼儿园等托育机构的建设改革,她注意到由于幼儿园规定三岁儿童才能入园,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许多年轻的女性同胞尽快参与到社会的生产生活当中,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在广泛听取女性同胞的呼声后,陈小艳建议出台相关评估标准,在孩子能够基本自理的情况之下,不一定非要等到3岁入园,两岁或两岁半就能够入园了。
02
——建议普惠性幼儿园视各地情况分级定价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副主席施维雄提出了关于普惠性幼儿园根据不同级别制定收费及财政补贴标准保障办学品质的提案。
施维雄建议道:“幼儿园收取的保教费应参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原则,各地政府统筹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办学质量和政府投入及群众可承担能力等综合因素,对不同投资、不同办学质量等级的普惠幼儿园实行不同收费及奖补标准,让幼儿园总收入的个人承担学费和政府补贴之和贴近幼儿园实际办学成本,以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行及办学品质。”
03
——加强幼儿园和托育机构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建议,国家层面应制定完善更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提供政策支撑保障。比如,加大对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对0-5周岁学前家庭发放育儿补贴,对二孩、三孩家庭实行一次性生育奖励,为多子女家庭二孩及以上的孩子提供教育补贴。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建议,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鼓励企业、工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自身资源开展寒暑托、课后托、全日托等类型的托管服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