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龙和梁羽生写的小说比较怎么样?

如题所述

  这里引用一段话:
  “以作品内容而论,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注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
  史,从此生发开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但从摄用历史材料来看,两
  人又有明显差别;梁羽生是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历史背景中,以此来强化
  历史氛围;金庸则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小说,其历史人物、
  事件,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两者都对历史进行了再认识、再
  评价,从作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而论,金庸比粱羽生更高一层,其写作技巧也
  高明得多。古龙的小说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
  直探现实人生,古龙的小说不是注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回顾,而是着重在对
  现实人生的感受。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古龙武侠小说意境开阔、深沉。
  就小说人物的主流倾向而言,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
  正邪严格区分,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但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
  的缺陷。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
  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
  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
  
  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古龙
  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
  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
  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在古龙小说中,多
  写变态人格,追求外化怪异人物性格的刻画,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诞、神秘、
  孤僻、行事固执,自尊心强,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这种情况可能与古
  龙的身世、心境、经历有关。
  谈到小说情节,古龙武侠小说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说有明显不同。三位
  大家都善于编织故事,他们的小说情节都十分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
  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粱羽生武侠小说情节前工后拙,
  开篇十分吸引人,以后的情节则渐趋平淡,显得有点才气不足。金庸武侠小
  说恰恰相反,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示,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盘根错
  节,主于巍峨,枝叶繁茂,宠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奇迹联翩,
  回环波动,摄魂夺魄,回肠荡气。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炉火,小说情节犹如炉
  火上的一壶水,火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又不相同。
  他的小说从头至尾都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
  有着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
  真假假,变幻莫测。小说情节的发展根本无法预料,惊险频出,令人喘不过
  气来,而全书的缜密无隙又让人口服心折。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营构的确堪
  称一绝。
  至于小说武功描写,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风格。梁羽生武侠小
  说中的“武功”,虚幻中写实性很强,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细腻而又逼真,
  紧张激烈,夸节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备道德倾向性,有正派武功,
  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着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敌防卫,
  又有益于修心养性,而邪派武功则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如修
  罗阴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渐进,发展缓慢,但根基扎实,
  邪派武功进展神速,却容易走火入魔,贻害终身。凡此种种,造成了梁羽生
  “武功”的既精彩又单调。比起梁羽生来,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
  庸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
  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
  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历程和坚
  韧性格,并有声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死地而后生
  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
  庸“武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今人
  捧腹。古龙的“武功”风格与众不同,他是以“怪招”取胜的。他的“武功”
  重精神不重招式,如《边城刀声》中写叶飞的“飞刀”绝技,“天上地下从
  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刀是怎么发出来的。刀
  未出手前,谁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应该在的地方!……
  天上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的精神,
  就绝不能发出那种足以惊天动地的刀!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
  已在!那并不是杀气,但却比杀气更令人胆怯。”这里所写的“飞刀”,已
  不是一种纯粹的武功,而是一种高尚人格,伟大的精神,即叶飞老师李寻欢
  那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古龙的“武
  功”又强调“攻心为上”,举凡人物的性情、情绪、脾气、衣饰、环境,乃
  
  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响,而高手决战是不容有
  丝毫错误的,“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神态,他们站着的姿势,都是绝对完美
  的。”在这种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间,生死立判。古龙的
  “武功”还表现出一种境养——禅的境界。它以彻心见性为宗旨,对敌手的
  体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认识的局限性,
  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体察敌手武功的弱点。这种忘我境界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
  后所达到的随心所欲的自如状态,在这种忘我状态中,战斗者己成为“无意
  识的人”,心中己不存在作为观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对面
  的敌人;在这种状态中,身剑合一,战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功的威力,
  一击之下,毁灭敌手。正因为古龙“武功”有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
  的风格别具特色。无招无式,简短有力,重在精神,一击见效。
  古龙小说在语言、技巧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家风格。梁羽生小说的
  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
  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
  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
  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腾,文
  笔俊爽、潇洒、诙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小说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
  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说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
  胆地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小说结构既精巧、繁复,又谨
  严、完整。古龙小说的语言句式短,句法多变,简洁、俐落、洒脱。文章随
  意挥洒、虎虎有生气,叙事力避平铺直叙,行文多跳跃抖动,情节惊险溪跷
  而又不违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说梁羽生是烙守典雅,不失武
  林大家风度的话,那么金庸就是博采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朴、慷
  慨多气,又诙谐幽默、妙语解颐,挥洒肆纵,多样统一地开创了一代武林新
  风,是“武坛”的绝顶人物!至于古龙,则是大胆恣肆,不守成规,逞才搞
  藻,笑做“江湖”,力求新颖变化而又意蕴深这的武林怪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15
金庸小说;一般都是侠义,民族矛盾,恩爱情仇为主线的。
古龙小说;一般都是风流浪子,武功超群,智慧绝伦,悬疑多变。
梁羽生小说;比较注重真实描写,语言也很直白,描写神魔的,有点类似志怪小说。

金庸小说;
首先,金庸小说作为武侠小说,它承袭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特点,即金庸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了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典型的创作了繁复多变的武侠文学。武侠小说在旧中国小说里是文学流派的一个大的分支,它与传统小说一样也是由评话、弹词、说书等演变而来的。在内容方面,与武侠有关联的单四大名著中就牵扯到三部;在形式方面,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并没有多大区别,江湖恩怨、门派斗争、武林纷争、男女爱恨、兄弟情义照例还是新派武侠常用的模式和显扬的主题,它的复杂变化反映在小说的思想上。
其次,金庸小说袭用了旧小说在行文时夹用诗词、歌赋、联句,在回目中使用对联、诗词,在语言上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特点。金庸在行文时很会玩“花样”,像元好问的《摸鱼儿》、丘处机的《无俗念》、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侠客行》等都运用得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痕。
再次,金庸小说潜移默化的借鉴了一些中国式的传统手法,如说书艺术、插科打诨角色的引入、全知叙述和次知叙述的运用、戏剧舞台的架设、假全知状态下的视觉与心觉的堂皇运用等。
金庸语言不仅借助白描和心理刻画,还常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修饰手法。他们或是成为一种意义或思维的化身,或是成为小说重要情节或线索充实小说内容,或是与叙事角度和评点相结合,不但为金庸小说吸引了无数的读者,也为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注入了一股活力。
金庸懂得挖掘现实,更懂得挖掘远离现实生活的“真实”(人的情感、性格、道德、信仰等)。然而,梦回江湖后,在金庸用小说特有的形式和语言引领读者想象并把握历史的脉搏的同时,理想却只能一点一滴地积淀现实,因为理想只能永远走在现实的前面引导与提升现实,却永远不能完全代替现实,所以,无论当年多么叱咤风云的金庸小说主人公,最终还是以各种方式离开了江湖这一“母体”。
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又恰恰在此,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并防止历史文化语境的印痕和创伤的暴露,充满激情地言说着这个世纪所交托给文人的侠客梦。
古龙小说;
古龙的小说弱化了武功在武侠小说中的功用,表达了对武功武力的限制及使用武力的权限限制与责任担当。 古龙的写作风格一直在变化,他开创了一种武侠的流派。作为一个写作者来看,这是一种突破和追求。古龙早期的作品是结构相对严谨,能首尾呼应,人物情节纵向发展,放得开,收得拢,人物多而不乱,并各具个性。小说注意渲染典型环境的氛围,以情节的变幻来揭示人物个性,代表作《名剑风流》。
古龙中期的作品结构的严谨,场面、人物、情节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架式,总体上气魄宏大。标志着古龙小说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是古龙小说的一个里程碑。它以悲剧落笔,以喜剧收尾,是一幕人生的悲喜剧。
古龙晚期作品小说的主题标新立异,结构也较严谨,情节也有起伏,环环紧扣,用性格的表层特征写出了导致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特征。人物性格鲜明。
古龙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的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龙式武侠小说风格,古龙成功地运用了写景、写情、写心态的新派写法,又兼顾中国传统小说环环相扣、扑朔迷离的情节安排;有实写,有虚写;有重笔描摹,有轻笔带过;有警句格言,有精采对话;有对内心世界的挖掘,有对氛围的巧妙渲染;有张有弛,有情有味;有峰回路转,有绝处逢生;有悲凉也有幽默;有扣人心弦也有驰骋想象;层出不穷而叙而不乱,悬念迭起而合乎情理;感人肺腑而催人泪下,欲罢不能而回味无穷。古龙的话:“一个人如果沉溺于酒,必定有他伤心的事,而伤心的人必定是多情的人。”他打破了以往武侠以段为主的方式,大量使用短句,一句一段的排列方式。按古龙自己的说法:“长句读来如浩荡大河一泻而来,突然以短句相接,犹如一把剑把水截断,可以收到波澜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确实,古龙作品里尽管短句很多,但是文字的优美依然亮丽。古龙的作品永远在弘扬真、善、美,在他的笔下,无论如何凄厉的故事都能让人感觉出一丝淡淡的温暖。对人性的了悟以及在这了悟后的宽恕,是古龙所要表达的主题。
梁羽生小说;
梁羽生小说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第2个回答  2010-08-23
以前比较喜欢看金庸。金庸写的文比较细腻,文笔很好。注重人物背景,所处环境等。看完有荡气回肠的感觉。现在看,觉得内容老套了点。

古龙并不是很喜欢,但他的小说我几乎全看过了。注重心理描写,文笔不够细腻,环境描写极少。内容是好的,文笔略逊了点。

梁羽生,他的文看的少,不过是很好看的。侠骨柔情,文字中的诗情画意是很美的,很浪漫。

现在想想,以前看的武侠小说不是很少。各有各的好。
第3个回答  2010-08-30
金庸的主要写爱情,较缠绵;梁羽生的主武功与民族大义,更大气;古龙的大多为花花公子,但挺潇洒。相对我更喜欢梁羽生的。
第4个回答  2010-08-23
金庸的小说侧重于情节的发展,符合广大读者的胃口;古龙的小说注重人物与意境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个人看法),我比较喜欢;梁羽生的嘛,我不爱看,说不好的感觉。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