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5个等级

如题所述

科学家的等级如下:


0级:科学家人名或者其贡献被写入多个先进国家的中小学教科书  这一类成就是根本性的、对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都是推动性的。它们是如此的根本,乃至会被写入中小学教科书。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波尔,海森堡,这些都是明显的例子。这一级别的等价标准是造成主流哲学思想的变迁。

1级:科学家人名出现在多个先进国家的大众科普中,这一类成就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或者是社会关注的对象。

2级:科学家人名出现在多个先进国家的大学教材中。

3级:科学家人名出现在全球某领域专著的正文或实质引用中专著一般是对一个领域已经被公认的重要成果的总结,其专业程度比教材高。

4级:科学家人名出现在领域全球前5名刊物的论文正文或实质引用中  按照这个标准,如果一个研究人员只是在一流刊物发表了论文,但还没有被人实质引用,是不能进入4级的。

5级:科学家人名出现在领域全球 6-50 名刊物的论文正文或实质引用中。

6级:科学家人名出现在领域全球 50 名以后刊物的论文正文或实质引用中。

7级:科学家人名出现在领域全球 1-50 名以后刊物的论文作者列表中。

8级:科学家人名出现在领域全球 50 名以后刊物的论文作者列表中。

9级:科学家人名出现在本地专业刊物的论文正文或实质引用中  所谓本地专业刊物是指没有在国际上广泛流通的刊物。比如说,中国的某个学报。

10级:科学家人名出现在本地专业刊物的论文作者列表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3
一级教授

一级教授是教授职称中的最高级别,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其中正教授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教授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各高校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是: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 3 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被评定为一级教授的教授一般都是学界泰斗级人物,即院士级别。按照规定,一级教授基本上只有院士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故自然科学相关学科较多, 社会 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一级教授较少。

一级教授评定自1956年国家评定来,已经有半个多世纪 历史 ,但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来,一级教授称号逐渐淡出学界视野。自从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再次评定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后,“一级教授”这个名次再次在学界闪耀起来,紧接着山东大学等高校都开始聘任人文社科一级教授。自此文科教授也有机会进入到一级教授行列,成为人文社科领域里的“院士”。

设定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设立人文 社会 科学院士制度,造成了人文社科一流学者与理工科一流学者在津贴、住房、学术研究条件等方面待遇的较大差别,客观上给 社会 科学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2009年5月20日对于从事哲学 社会 科学研究的学者来讲,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中国人民大学大学在哲学 社会 科学领域率先开展一级教授试点工作,14名人文 社会 科学学者被聘为一级教授,打破了一级教授岗位只能由两院院士获得的 历史 ,意义非同寻常。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认为,所有的理念,都要通过行为来落实,通过制度来保障。对人文 社会 科学的重视也不例外。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人文 社会 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要从制度层面来真正扭转“重理轻文”,落实“四个同样重要”,从而为人文 社会 科学的繁荣发展和文科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高校教学科研岗位普遍分为13个等级,最高为1级,最低为13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首次进行教师岗位等级评级。然而,在此之前能够成为一级教授的均是两院院士,人文社科类教授没有机会获得一级教授岗位。在哲学 社会 科学领域率先开展一级教授聘任的试点工作,是完善职称评审制度的一种 探索 和努力

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看来,“聘任文科一级教授意义广泛而深远,有助于高校聘任教师工作更加规范化、完备化;有助于提升高校文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改变重理轻文和人文 社会 科学内部重 社会 科学轻人文科学的风气、倾向,从而能够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报考人文 社会 科学,进一步改善人文 社会 科学专业的生源质量,也能够吸引更多青年教师从事文科的教学和科研,进一步改善文科教师队伍的结构和素质;还有助于实现 社会 公正、和谐,从而推动人文 社会 科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平等相处,进而全面推进中国教育、科学事业的繁荣。”

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提高了人文 社会 科学学者地位,体现对整个人文 社会 科学的重视,鼓励人文 社会 科学出大师级学者。以发表论文的数量多寡论高低、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学术评价体系,制约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质量。消除“数字化教授”,是高校评价机制的一个导向。人文 社会 科学领域设立一级教授岗位,有助于建立何完善优秀人才的评价标准,对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意义深远,也将给中国人文 社会 科学注入新的血液。

只有院士才是一级教授。

四级教授是正教授岗位的最低级。

所以,区别较大。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级教授与四级教授的区别,打个比方,一级教授如同珠穆朗玛峰,四级教授如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为世界最高的高原,珠穆朗玛峰则更高于青藏高原,傲骄的雄踞于青藏高原之上!

一级教授,不仅是中国专业技术职务的最高级别,也是教授中的最高级别(正副教授共7级)。

你说区别有多大?可以说,虽然大号都是教授,却根本是不可“同日而语”,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教授,在常人眼中多么伟大的高级知识分子,可以称为专家学者!

岂不知,教授之在高等院校,分为正副教授,正副教授竟然又分为1~7级之多,不恭敬的说哈,中国高校数千之多,教授那就是如“过江之鲫”,多着呢!

而一级教授,那可是教授群体中的“凤毛麟角”,教授群体中的“王冠”,宝贝呀、稀罕着呢!

一级教授的聘用资格条件,也就是两院院士和人文社科资深学者,即学术泰斗级才能达到。各高等院校没有一级教授的定岗权和聘用权,一级教授由国家聘用。

一级教授,一般都是学界泰斗级人物。按照相关规定,基本上只有院士才能达到一级教授相关的评定标准,因而一级教授多为自然科学类的,一级教授人文社科类的比较少。

既使是二级教授,一般都是学界上临近泰斗级的人物。二级教授基本上只有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贡献者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所以二级教授也是多为自然科学类的,二级教授人文社科类的也较少。

教授分为1~4级教授,副教授分为5~7级副教授,一级教授可以享有对应正省部级待遇,四级教授享有对应副厅局级待遇,差别也是很大的(见附表)。

四级教授,刚刚脱胎于副教授,才踏进教授的大门;也就是刚刚登上向珠穆朗玛峰进军的基地青藏高原,登上向珠穆朗玛峰进军的台阶第一步,距离高耸在珠穆朗玛峰顶的一级教授的神圣殿堂,还有不要说十万八千里,也是相当的相当的遥远,可能拼尽“洪荒之力”攀登才能登顶,绝大多数也可能只是“望顶兴叹”,终生难以到达!

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部分一级教授名单(新中国首批1956年,至70年代,基本未再审批。)

北京大学:

一级教授:冯友兰 唐 钺 熊十力 江泽涵 许宝騄 段学复 周培源 叶企孙 王竹溪 饶毓泰 胡 宁 傅 鹰 黄子卿 张景钺 李汝祺 陈 桢 乐森璕 王 力 游国恩 曹联亚(靖华)季羡林 魏建功 冯 至 朱光潜 向 达 陈岱孙 曾昭抡 翦伯赞(副校长) 冯 定 汤用彤(副校长) 金岳霖 尹 达 张青莲 李继侗 孙国华 郑 昕 杨 晦 赵以炳

清华大学一级教授:章名涛、孟昭英、梁思成、张光斗、施嘉炀、钱伟长、张 维、张子高、马约翰

从以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部分一级教授名单,可以看出一级教授的份量了吧!

附表: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你解答。

大学一级教授和四级教授的差距有多大? 在一名高校人事工作者的眼中,一个是王者,一个是青铜。 当然,青铜只是放在教授里面来说的,而王者,是相对所有人来说的。

教授已经是教师系列的最高职称,但教授之间水平层次也相差很大,所以,在设置教师岗位时,又把教授分为4个档次,分别是教授一到四级(相应的,副教授和讲师也分别被分为3个档次)。

刚评上教授,即自动定为教授四级,这是教授的最低级,拿的也是教授中的最低工资。教师岗位的聘期一般是4年,也就是说,这4年如果没有新的突出成绩,都是按教授四级来聘用。

聘期结束后,学校会对教授的业绩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可以续聘或参加竞聘更高级岗位,考核不合格,则下一个聘期有可能会被聘为副教授三级岗位,相应待遇也将随之降低。这就是高校实行的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岗变薪变。

对于聘期内取得优秀成绩的,可以直接竞聘教授三级,甚至教授二级。这要看成绩的层次。一般来说教授三级岗位占所有教授岗位的20%到30%之间,优势学科相对更多,弱势学科相对更少。三级教授的定位是学术带头人,有独立的团队,或者是国家级大团队下面小团队的负责人,或者必须获得省级人才称号或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很多学校三级教授岗位要求设置得比较高,甚至会出现有岗位但聘不满的现象。这说明,大多数教授其实都属于普普通通,靠时间熬出来的教授。而三级教授,已经是其中的优秀者了。

二级教授要求更高了。在人事圈里有一句话,叫二级教授的水平决定学校的高度。因为二级教授的定位就是学科带头人,基本上一个学科1-2个人,不超过全体教授的10%。学科带头人就是这个学科里最有学术影响力,最有号召力的教授,能够带领学科其他老师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奖励、能够领导一个大的团队或者创新群体。能聘到二级教授岗位的人,要么是有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帽子,要么就是国家重大专项的首席专家。他们既是科研的主力,又是冲击人才顶峰的后备人选。

这个人才顶峰就是一级教授。它的聘用资格就是两院院士和人文社科资深学者,即学术泰斗。高校是没有一级教授的定岗权和聘用权的,聘也是国家来聘。有多少符合的都可以聘,如果一个都没有,那就一个都不要聘。一个学校有一级教授,说明学校有全职的院士,如果一个学校挂着一堆院士,但却没有一级教授,只能说明这些院士都是外聘兼职的。一级教授们的收入就不好说了,年入百万千万也不算事,而且院士能享受副部级待遇,有专门的医疗保健团队伺候。

这下大家应该清楚了,一级教授和四级教授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四级教授相对于副教授讲师而言,已经是比较牛了,但也只能算是学术生涯的半山腰。而一级教授,才是无数人仰望的顶峰。

以我们自己为例级教授和四级教授之间的差别还是蛮大的。我国教授有一级到四级,一级教授的人数较少,一般都是有名望的教授,二级,三级,四级人数渐次增多,四级是最基本的教授级别,不到四级只能是副教授。

副教授从五级到七级,七级是最起码的副教授,七级也不到只能是讲师。

教授的等级从解放后一直到现在都遵循这个制度,总之评审严格,晋升难度很大。各个学校的高级,中级的低级职称人数配比一般是,(以我们自己学校为例)高级职称包括正教授,副教授约占30%左右,中级及中级以下职称人数约占70%。当然,各个高校由于等级不同,高级职称和中低级职称的人数比例也会有所不同,譬如复旦,交大之类的学校高级职称的人数会偏多,中低级职称人数也相应较少,完全看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

一级教授和四级教授的区别应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方面是工资待遇的差别,一级教授在教授中占的比例较小,除两院院士外大多当属在其专业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和有影响的人物。其工资津贴等待遇层次内不同高校不同身份亦差别不小,和四级教授差别更大了,但这种差别因情况复杂,不好用一个具体的数字来表达。

另一方面是地位甚或荣誉的差别,且差别很大,顶尖的科学家是一级教授,两院院士是一级教授,即使是一般的一级教授往往是凤毛鳞角的知名人士。而四级教授从量上说占教授总数的60%,虽说在学术上大多都有一些建树,但与一级教授的地位相差甚远。

当然对 社会 上大多数人来说,由于不了解那么多,一说某某人是教授,往往不去计较是几级教授,毕竟都是教授吗!

回答不当,请批评指正!

在国内能上一级教授的人只有以下几类:两院院士,社科类学部委员,实力相当两院院士或社科学部委员的行业泰斗。只有这些人才会是一级教授。在国内很多理工农医院校,基本一级教授就是院士,如果不是院士的,也是业界实力远超院士的老先生(有的可能因为年龄问题错失院士,有的压根就自己不愿意参评院士)。

四级教授则是正教授里级别最低一级,属于刚迈入正高门槛。在普通院校很多四级教授可能到了985院校勉强能上副教授(不是说水平不行,平台不给力,所以也难以做出成绩)。但是,基本进到正高体系的教授,都是本校所在专业某项细分项目的骨干或者潜力带头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是学术泰斗,业界大牛,一个是新进中青年业务骨干。那么区别有多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有些很明确,有些很模糊,甚至暗黑!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才能获评获聘一级教授。也是高教系列13级中的最高职级。老百姓常说:教授还有级?是的,但我说的很清楚的就是,它从新中国建国后的1956年开始,很平淡,到了2009年开始兴盛,但不是高校老师一般很少有人懂这个门道。

而两院院士几乎全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人物,所以一级教授才能匹配。其实这除了那点与2、3、4级教授相差并不多的宏观职级工资,更在从事的自然科学领域地位更高,更该受人尊敬。但职称却都是教授。但就像袁隆平、钟南山、张伯礼、李兰娟再到屠呦呦(才评上)等老一辈院士专家,我们认为他们拿1万多一个月,多吗

至于人文科学,则一级教授凤毛麟角。因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就难说,更难评了!

父亲和我都是大学老师,父亲是钢铁冶金专家,为了支援国家建设,重庆 云南会泽 甘肃兰州 内蒙包头 安徽马鞍山,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而他的故乡是湖南湘潭,离韶山没多远的小山村。爸爸91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3级教授。99年63岁才退休,继续干专家组和关工委,直到83岁。直到今天他仍读书不止,有时还要看博硕论文。为啥?儿子我深深知道,技术工作和教育事业是他的信仰,而书籍是他的命根子。

我只是个2012年才获评聘高级实验师(副教授),7级职级(副高5~7级)。我仰望着父亲和那些老一辈专家教授,我始终不敢放松脚步。他们是巍巍大山,他们是中国脊梁,而我虽年过天命,却必须抖擞十二分精神,奋斗不止,否则我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他们的项背,而我身边是我深爱的孙子和孙女。我必须勇往直前。

一级教授和四级教授,区别不在工资待遇,都发不了财,然而却在你,为家国天下能做什么,做过什么,又正在做什么

目前在高校评 教授就是四级,上一级一般人是不可能的。

看看人大的一级教授

2009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开展了首批一级岗位教授聘用工作。目前有一级教授:第一批( 方立天、刘大椿、纪宝成、吴易风、宋涛、张立文、李文海、陈先达、周新城、郑杭生、胡乃武、黄达、曾宪义、戴逸)、第二批( 王利明、林岗、袁卫)、第三批(王子今、冯惠玲、吴晓球、杨瑞龙)

另外有的学校不叫一级教授,比如浙江大学称为文科资深教授,只有十几名,可见一斑。

华东师范大学称终身教授,71名。每个学校不一样

 以前每个省的评选教授标准是一样的,现在放开,好了,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同样的教授,要看学校, 985的副教授,恐怕放到非211就是优秀教授了。

你身边一定有不少人是大学老师吧?他们之中谁是教授、谁是副教授、分别是几级,这些事你可不一定知道 。所以,今天缪老师就聊聊大学教师的职称,再以美国为例,说说中美教授职称的区别吧。

一、国内现行的大学教师职称
别看大家都是大学老师,人跟人之间的区别还真是挺大。大学教师的支撑从高到低有:

①教授 :共有四级,一级到四级。这一级是超级大牛,是科学院或者工程院院士水平,最低也得是准院士的水平。二级的层次比一级略低,但也是学术界大牛的层次了,差不多得有杰青或者长江学者的头衔。

②副教授 :共有三级,五级到七级。

③讲师 :共有三级,八级到十级。

这其中, 高级职称包括教授和副教授总共七级,讲师就是中级职称了 。近些年,高校对青年教师还有不少擦边的叫法,比如说特聘教授,类似于美国的tenure track制度。也就是说在考核期内不定级,3-5年之后再定级。

一般人会认为,在高层次大学里面,评教授会比较容易 。缪老师需要澄清一下,事实真不是如此, 越是高层次的大学,面临的竞争越大,所以真的没那么容易 。所以,一所高层次院校的副教授,水平可能比普通院校的教授还要高。

二、一级教授和四级教授之间的差别
作为教授级别中, 最高的一级和最低的四级,自然是相差甚远。这区别主要体现在数量、地位、年资、学术贡献、待遇等方面。

不同高校的各个级别教授数量比例是不同的,但是总体上二级、三级、四级比例为1:3:6,一级已经没法用比例来说事儿来,毕竟院士级别那是凤毛麟角。 从数量上说,一级教授比四级教授要少得多 。

从 地位 上看,无论是学术地位还是 社会 地位,一级教授要比四级教授高的多,具体体现就是:四级教授需要用教授两个字给自己背书,一级教授是用自己的名字给教授两个字增光添彩。

从 年资 上看,除非是学术奇才,而且运气超好,一级教授的年龄都不小,毕竟需要一点点的做出学术成果,一点点晋升嘛。 待遇 上看,一级教授已经没什么花钱的地方了,你懂的。

三、美国的大学教师“职称”
缪老师之所以在职称上面加个引号,是因为美国没有对标国内的职称制度,只是为了方便拿来对比,才用这个字眼儿。

在美国, 刚刚进大学从教的phD,身份都是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 ,要经过几年时间的考核期,才能确保教职,也就是上面提过的tenure track(准聘——长聘制度)。

如果 顺利拿到稳定教职,基本上地位就是associate prefessor (副教授),我们可以理解成拿到来铁饭碗,因为学校不能随便开除你了。如果一切顺利,你的 科研成果不错,同行评议也挺好,就有机会拿到professor 。

一级教授和四级教授区别非常非常大,虽然看起来只是从一级岗位到四级岗位,但是其行政级别是从正省部级、副省部级、正厅级到副厅级,所以差别很大,可以说是天渊之别。

一级教授只有院士和人文社科资深学者才有资格聘用,一级教授都是学术界的泰斗,是由国家来聘,是人才的顶峰,也只有著名大学中才有顶尖级人才。二级教授要求也很高,是一所大学的一个学科的带头人,一个学科一般只有1-2个人,在大学里领导大团体搞科研项目,是搞科研的主力军,他们的水平决定了学校的高度。三级教授占所有正副教授岗位的20%-30%,是学术带头人,一般是大团队下面的小团队的负责人,只有获得省级人才称号或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的人才有资格聘。四级教授是教授的最低级,领的是教授中的最低级的工资,聘期四年,考核合格后才能续聘或竞聘三级教授,考核不合格则可能被聘为副教授。

在大学里被聘上教授很不容易,即使是四级教授,也是需要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才能聘上,很多人一生能聘四级教授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第2个回答  2023-04-26
  科技人员
  1990年,美国共有95万专门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科技人员,居世界首位。该年美国每万人口中有科研人员39人,每万劳动力人口中有科研人员76人。同1980年相比,全国科研人员总数增加了46%。

  科技人员的分布

  1990年美国科研人员7%在联邦政府机构工作,76%在工业企业,14%在高等院校,3%在其他非赢利机。同1980年相比,各部门科研人员在全国所占的百分比,只有工业企业上升了4个百分点,政府机构减少了2个百分点,高等院校和其他非赢利机构各减少了1个百分点。

  科技人员的培养

  美国科技人员主要由大学培养。1992年,美国共有238所主要的培养博士的大学,其中前35名大学所培养的博士占该年全美博士授予总数的43.45%。1992年培养博士最多的前10名大学是: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厄班那香滨伊利诺伊大学、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安阿伯密歇根大学、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双城明尼苏达大学、洛杉肌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各校当年授予的博土学位数在560-796个之间,合计占该年全美博士授予总数的16.33%。这10所大学,除斯坦福外,均为州立大学。

  1991—1992学年,美国共授予博士学位40历9个,其中理工医农博士学位22689个,占55.8%;硕士学位352838个,其中理工医农硕士学位97575个,占27.7%;此外还授予各类医药高级专业学位27965个。该学年理工医农博士学位授予人数最多的学科为:工程(不含建筑等)5499人,物理科学(含物理、化学、天文等)4391人,生命科学4243人,医药卫生1661人,农业和自然资 源1214人;硕士学位授予最多的学科为:工程25977人,医药卫 生23065人,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不含通信等)9530人,物理科学 5374人,生命科学4785人。

  1992年在美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者的中位年龄,物理科学为 30.7岁,生命科学为32.7岁,工程为31.5岁;从获得学士学位到 获得博士学位的中位年数,分别为8.1年、9.4年和8.7年;注册攻 读研究生的中位年数,分别为6.5年、6.7年和6.2年;博士学位和 学士学位专业一致的比例,分别为68.4%、53.5%和81.8%;女性 比例分别为‘19.7%、39.3%和9.3%;美国公民比例,分别为 54.2%、65.7%和38.7%。从毕业后的就业意向看,工程博士第一 位的选择是工商业,其次是学校;生命科学博士第一位的选择是学 校,其次是工商业;物理科学持有这两种选择的人大致相当。大约 56%的博士就业后主要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

  美国政府每年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3000多名博士生、1 万多名硕士生及l万多名主要的青年研究人员。从1984年起,国 家科学基金会还设立“总统青年科技奖”,奖励优秀的青年研究人 员,每年授奖200个,每个得奖者在5年内可获得奖金10万美元。 此类措施在造就美国优秀科技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技经费

  1993年,美国科研经费总额达1608亿美元,超过 了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总和。美国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 的比例,目前约为2.8%。近10年来,美国科研经费(按不变美元 计算)增长速度约为5%,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科技经费的来源

  美国1993年的科研经费,43%来自联邦政 府,51%来自工业企业,6%来自其他方面。同1983年相比,工业 企业多提供了占总额3%的科研经费,其他方面多提供了2%,联 邦政府则减少5%。但联邦政府仍是美国科技经费的最重要的来 源之一。即使扣掉国防科研费,政府仍负担全国科研经费的 25%,这一比例较日本和德国高出许多。尤其是基础研究经费,在 美国主要由联邦政府提供。

  美国工业企业33%的科研经费来自联邦政府(享有联邦政府科研经费的近一半);非赢利研究机构62%的经费来自联邦政府,14%来自工业企业,其余34%来自自身;就高等院校而言,不计设在大学内的联邦资助研究发展中心,1993年科研经费总额达206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提供55.5%(即高等院校使用了联邦政府该年科研经费总额的16.5%),州政府提供7.9%,工商企业提供7.3%,其他机构和个人提供9。7%,自身提供19.6%。同1983年相比,美国高等院校来自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相对少了,但来自州政府、工业企业、社会各界和自身的科研经费相对增加了许多。1992年受到联邦政府科研资助最多的10所高等院校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5.34亿)、麻省理工学院(2。50亿)、斯坦福大学(2.47亿)、华盛顿大学(2.45亿)、密歇根大学(2.10亿)、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2.03亿)、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2.02亿)、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1.95亿)、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1.92亿)、哥伦比亚大学(1.90亿)。以上学校占联邦政府对高等院校科研资助总额的22.72%。据美国科研经费前20名大学统计,它们的科研经费61%来自联邦政府,占联邦政府对它们各类资助总额的82%。

  科技经费的分配

  美国的科研经费,联邦政府研究机构使用11%,工业企业使用72%,高等院校使用13%,其他非赢利机构使用4%。1993年同1983年相比,各部门在全国科研经费使用分布中的相对比例,高等院校和其他非赢利机构各增加了1个百分点,联邦政府机构和企业各减少了l个百分点。

  美国研究开发3个阶段经费的分布,基础研究占16%,应用研究占25%,开发研究占59%。1993年同983年相比,基础研究上升了3个百分点,应用研究上升了2个百分点,开发研究减少了5个百分点。就各部门而言,3个阶段经费的分布,在政府科研机构,分别约占20%、28%和52%;在工业企业,分别是5%、20%和75%;在高等院校,分别是66%、26%和8%;在其他非赢利机构,分别是37%、29%和34%。值得注意的是,高等院校承担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基础研究任务;工业企业则不仅是开发、应用研究的主体,而且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其地位仅次于高等院校。

  1993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费,按学科 分,40.64%用于生命科学(包括生物科学、医学、农业科学、环境生 物学等),21.27%用于工程科学(包括冶金、材料、化工、机械、土 木、航空等学科),17.17%用于物理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天文 学等),8.97%用于环境科学(包括地质、大气、海洋学等),4.35% 用于计算机科学和数学,7.60%用于其他科学(包括心理科学等)。 联邦政府对大学的科研资助,52.83%用于生命科学,9.86%用于 物理科学,5.96%用于环境科学,5.36%用于工程科学,2.31%用 于计算机科学和数学,23.67%用于其他科学(含国防研究)。

  美国政府提出的1996年联邦科研预算,总额只比1995年增 加2.4%,但各类研究和各部门所分配的经费呈现出不同走向,其 中基础研究增加3。2%的经费,应用研究增加了不到 l%,开发研 究减少了将近1%。国家科学基金会主要资助大学科研。国立卫 生研究院1996年预算118亿美元的科研经费如%也用于资助高 等院校等机构的生物医学研究。

  科研管理体制

  联邦政府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决策权在总统。克林顿总统在内阁中设立了部一级的由他亲自挂帅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在总统办公厅内设有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和科技政策办公室,为总统处理有关科技事务提供咨询。总统的首席科技顾问相当于总统助理级别,为白宫专职人员,兼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主任及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直接向总统汇报工作并参加国家经济会议和国家安全会议的最高决策。国家科学基金会等联邦机构也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及规划的制定。

  除了上述机构外,还有许多非官方的机构在制定和执行科学技术政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咨询作用。其中包括: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科学院、国家医学科学院、美国科学促进会、各种科学技术协会;美国大学协会、全国州立大学和赠地学院协会,以及一些主要的大学、高技术公司和组织,如电子工业协会、国防工业协会、化学制造商协会等。它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为总统和联邦政府在科学技术上提供广泛的咨询服务。国家科学院具有双重职能,既是学术荣誉机构,也是联邦政府的科学咨询机构,目前约有1500多名院士,下设23个专业部门。国家研究理事会是其领导机构;由17名理事组成,理事由总统提名并任命。国家工程科学院(目前有院士1,500多人)和国家医学科学院(目前有院士700多人)的性质与国家科学院类似。

  美国国会在国家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也相当重要。政府的科技立法草案、重要科技机构的设置、重要科技官员的任命以及科技预算等都需要通过国会参、众两院的审议和批准。目前,众议院设有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参议院没有商业、科学与运输委员会。

  科研机构体系

  美国的研究开发工作是分散在联邦政府实验室、私人工业公司、高等院校和其他非赢利机构这4大类研究机构中独立进行的。联邦政府通过研究合同、采购合同和其他政策,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政府以外的科研机构,使全国科技工作成为一个整体。除联邦政府外,自80年代以来,各州政府为发展本州经济也开始关心和参与本州重大科技计划的管理,但一般并不直接成立研究机构。

  联邦政府研究机构

  美国联邦政府现共有13个部和50多个独立职能部门,其中大约有17个部或独立职能部门与科学技术关系比较密切。在这17个部门中,尤以其中的6个关系最为密切。美国联邦政府1996年的科研预算总额为720亿美元,其中国防部占54%,卫生与公共事业部占14%,国家航空航天局占12%,能源部占10%,国家科学基金会占3%,农业部占2%。以上6个部门合计,就占该年联邦政府科技预算的95%。

  据不完全统计,联邦政府各部门所属的研究单位共有750多个。其中国防部所属陆、海、空三军共设l08个研究试验机构,卫生与公共事业部的国立卫生研究院设有20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国家航空航天局设有9大研究中心,农业部在国内外设有146个试验研究机构,商务部下设国家标准局、国家海洋大气局、专利与商标局、国家技术情报服务中心、国家通讯与信息管理局等科技机构,环境保护局下设14个研究机构。

  在联邦政府所验属的实室中,有一种称为“联邦资助研究发展中心”的机构,这些机构的经费全部来自联邦政府的有关部门,如能源部(它有53家此类机构)、国防部、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及国家科学基金会等。这些研究机构的人员均为政府雇员。但这些机构的行政管理却由政府以合同形式交由高等院校、私人工业企业或非赢利机构来负责。这些研究机构一般规模庞大、经费充足,主要从事高风险的、长远的研究和开发。

  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实际上只有三分之一拨给自己所属的研究单位(其中的四分之一以上又拨给联邦资助研究发展中心),另外三分之二则以不同形式,主要是以研究合同和研究资助的形式,拨给政府以外的研究单位。以1993年为例,该年联邦政府科研开支为698亿美元,其中联邦内部机构用去23.86%,如加上全部联邦资助研究发展中心(9.41%),则为33.27%;工业企业用去44.73%,如加上由工业企业管理的联邦资助研究发展中心(3.07%),则为47.8%;高等院校用去16.86%,如加上由高等院校管理的联邦资助研究发展中心(5.31%),则为22.17%;其他非赢利机构用去4.24%,如加上由非赢利机构管理的联邦资助研究发展中心(l.03%),则为5.27%;此外,州和地方政府用去0.41%,外国用去0.48%。

  工业企业研究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私人工业企业目前有不同规模的实验室大约2万个。它们的研究开发活动大致有两类:第一类是联邦政府通过研究合同或采购合同委托企业进行的研究。此类研究开发工作约占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少数工业领域,而且集中在大型公司。第二类是工业企业本身投资进行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电子、工业仪器和科学仪器等领域。一般来说,美国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集中在高技术产业。例如前些年美国整个制造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只有3.7%,而航空航天工业的这一比例高达18.3%,通讯产业的比例也达11.5%。

  大型工业企业在美国的工业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00家最大公司的研究经费占全国工业研究经费的75%。职工100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约占全国工业研究经费的80%。工业公司的基础研究更集中在少数大公司。10家大公司的基础研究就占全国工业基础研究的一半左右。

  多数大型工业公司都设有中央实验室或研究开发部,拥有雄厚的研究资金、完善的研究设备和众多的科技人员。例如,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纽约州设有中央实验室,拥有研究人员3000多人,其中4人曾获诺贝尔奖。1992年,该公司的研究开发经费高达66。44亿美元,占其销售额的10%。有些公司则设有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例如,贝尔实验室是1992年研究开发经费高达31.14亿美元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所属的独立研究机构,被誉为美国的“发明工厂”,曾经获得2万多项专利,发明了晶体管、激光、太阳能电池、第一颗通信卫星,创立了射电天文学等。该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2万多人,其中曾有7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它对基础研究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开支占研究开发经费总额的10%左右。除上述两家公司外,下列公司1992年科研经费也名列美国前茅:杜邦公司(19亿美元),数字设备公司(17.54亿),惠普公司(16.2亿),伊斯曼柯达公司(15.87亿),道氏化学公司(11.59亿),联合技术公司(11.4亿),默克公司(11.12亿),施贵宝公司(9.93亿)。

  过去,由于受反垄断法的限制,美国大企业之间很难合作进行研究。美国国会为了增强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于1984年通过《国家合作研究法》,为企业之间合作研究扫清了道路。到1987年,在美国司法部注册的联合研究公司达360多家。例如,半导体研究公司由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英特尔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等35家公司组成。

  除大型公司的技术创新外,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近年来也很受重视。美国每年约有6万个小型技术企业创建。据统计,小企业每年获得颁发专利的60%,其人均技术成果为大企业的2.6倍。在一定程度上,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中比大企业更具有活力。

  高等院校研究机构

  美国1992年共有高等院校3638所,但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125所研究型大学,其中前40名大学的研究经费占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经费的52%,前10名大学拥有全国高校:研究经费的20%,它们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7.36亿美元)、 密歇根大学(3.93亿)、斯坦福大学(3.68亿)、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3.53亿)、麻省理工学院(3.24亿)、明尼苏达大学(3.17亿)、华盛顿大学(3.14亿)、得克萨斯农机大学(3.05亿)、康奈尔大学(2.99亿)、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2.96亿)。

  科学研究在美国高等院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美国高等院校的研究支出占学校总支出的比例,1930年只有3.55%,1940年提高到4.04%,1950年提高到10%,1960年高达18%,1970年又回到10%,1980年为9%,目前约为12%。

  美国大学的研究机构大体上可分为4类:①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各院系实验室,全美约有6000多个;②拥有众多专职研究人员的独立研究所,全美约有5000个;③政府在大学中设立的各种研究中心;④工业与大学的合作研究机构。目前在美国高等院校共有19个联邦资助研究发展中心,其中能源部所设最多,以研究经费计算,占75%左右。又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织筹建并提供资助,由大学或大学集团进行管理。每个中心在5年内可从政府得到1000-1500万美元资助,同时鼓励工业界对这些研究中心提供资助。从1985年开始兴建,到1990年已建成25个。后来联邦政府又决定,以工程研究中心为模式,在大学创办更多的跨学科的科学技术中心,鼓励大学和工业公司在双方急需的研究领域进行合作。该类中心亦由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部分资助,目前已建成100多个。从1985年起,国家科学基金会还拨款2亿多美元,在大学中建立了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例如,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超级计算机中心,由19所大学组成的大学集团进行管理。从1973年起,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大学实施“大学——工业合作研究中心计划”。目前,已建立了45个由国家科学基金会、州政府和工业界共同集资在大学中兴建的此类中心。

  其他非赢利研究机构

  此类机构既不隶属于政府部门,又不设在大学或由大学管辖,也不像工业企业那样以赢利为目标。这主要是指各种私人非赢利研究所或公司、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医院以及某些学会和私人基金会等。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年经费预算在200万美元以上的非赢利研究机构目前大约有200多个其中有的年度经费预算高达近亿美元,比较著名的有:国际斯坦福研究所、德拉皮尔实验室、巴特尔研究所、兰德公司、米特公司、麻省总医院等。此类研究机构虽然数量不多,但对美国科学技术的 发展很有影响,是其他3类研究机构的有益补充。

  科技政策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实现和保持美国经济增长和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研究开发经费占联邦政府年度预算的比例长期保持在6%左右。当前,提高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成了全国关注的中心。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日益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的条件下,经济竞争力问题实质上归结为科学技术领域内的较量。

  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要点如下:①国防研究是政府研究开发的主要支柱。近年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防研究开发经费在美国政府科研经费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1988年为 67%,1991年降到60%。美国与国防有关的行业聘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也分别由1987年的16%和 11%下降到1992年的13%和8%。但加强军事实力,研究和开发先进的武器装备始终是美国政府在研究和开发领域的首要任务。 ②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经费在政府民用研究开发经费中的比例目前已扩大到40%。1995年,费密实验室发现顶夸克,是基础研究领域的一个最新重要成果。为寻找这种稍纵即逝的顶夸克,美国政府组织了440名优秀科学家协作攻关。③扩大对大学 教学和研究的投资。④加强对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美国现有 600家风险投资公司,风险资本总额超过240亿美元,支持3000 家新技术企业。⑤调动工业对研究开发的积极性。⑥促进政府实验室、工业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合作。⑦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商品化。1980年国会通过《史蒂文森·威尔德勒法》,规定将技术向工业和商品化转移是联邦政府的实验室的一项任务, 拿出经费总额的0.5%用于这个方面。1986年国会又通过《联邦 技术转移法》,允许私人公司或个人享有在政府资助的研究中产生的专利权,并依法成立了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集团。⑧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美国政府特别强调维护美国的利益,尤其是要保护其知识产权。国务院专门设有海洋、国际环境和科学事务局,主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第3个回答  2023-06-22
科学家的5个等级如下:
1. 一流:对人类文明有影响的科学家。
2. 二流:研究超过一般诺奖水平,而被优秀科学家所长期赞誉,影响深远。
3. 三流:研究达到诺贝尔奖平均水平,本学科出类拔萃,其发现和结论为重要教科书内容。
4. 四流:研究的科学或应用意义被同学科科学家交口称赞,二十年内都知道其代表性工作,为本学科中坚。
5. 五流:研究意义一般科学工作者误认为很有噱头,虽然少数优秀科学家早就看穿其局限性,挡不住这类科学研究在短时间得到很多瞩目,研究者个人得到利益,但其研究结果不到十年就被同一学科所忘记。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相似回答